分享

打拳要学会“碾掌磨胯”,体会一下这个东西

 太极通臂 2020-02-28

白鹭忽惊,落樱沉醉。触景生情,也曾经历。不亲身经历,怎能感同身受。一个层面说,说一个层面的话。正所谓,道道是功夫,线线显拳脚。套路,是一套轨迹。火车飞快,轨迹精确。猛虎扑食,背后生风。功大者沉,于是能松,能松于是能疾。功小缺整,于是先求合。兜兜转转,缠缠绕绕,这是做甚?直线不善募集整劲,弧势做圆,拳就整多了。圆弧运动,势能大,用螺旋劲刷身体,动能募集更多。放长抻旋,放松撑拧。领住了头,顺抻脊柱。撑开了肘,深抻胛缝儿。性子直,没遮没拦,冲口而出。弹性好,兜抛随意,不假思索。体会旋蹬,放劲如扔链子球,转个小圈儿,一放手,嗖的撒了出去。哪里大就练哪儿,比如后背。哪里活就松哪儿,比如髋臼。别反过来,该扩的不扩,该活的不活,这就弱多了。不是人不行,是不善使用。云手不云手,后背蹭大圈儿。单鞭不单鞭,裆下抽拽筋。用结构力开发人体,这是聪明人。有些体会,很难形容,比如,饿得狠了,前心贴后背,浑身疲软。一不留神,又吃撑了,走不动道儿。这是现象,并非感受。拳这种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千里桃花,红遍江山。练拳,不存在喜新厌旧,上了道儿,越盘越有东西。心够细,随时捕捉,一体会还真是,思路为之一新。一门有一门的感觉,意识流,结构轨迹,引发了体感。出手无腰,出招不招。多留意腰里感受,譬如说,云手磨腰,闪通背刹腰,三换掌滚腰。手不是手,手就是腰,这样想着,如此练着,整体势能越来越大。笔有笔势,龙蛇飞动。拳有拳劲,竖拔横撑。腹腔一旋,催肋动胛,探膀旋肱,运圈化圆。开始你会慢,因为不熟练,久练驾驭娴熟,动得反而极小,但功劲好大。一套拳,灵活通顺,更要立架稳定。随时叫停,校正校正,看看支撑力。一个式子,好几个劲,多体会活角支撑。每一角度,都要有支撑力,支撑力不是僵紧劲。放松之后,感受弹性活力,饱满无缺的掤。打拳找什么呢,寻圆走化。看看圆不圆,想想顺不顺。顺这个字眼,说的是动力链,小孩就比大人顺,不是体重问题,结构决定了,小孩子发挥更自在,更整更通。小孩子有劲,不是真比大人有劲,是练出小孩子结构,功夫更大。所谓功夫大,用结构练出了活力,源源不断,这个就太珍贵了。所谓拳法,培育唤醒能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