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总是拖延?”揭秘拖延症的四大心理根源

 超级致富宝典 2020-02-29

随着整个社会,各个行业运转速度的加快,拖延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焦虑,拖延,更焦虑,更拖延,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也只有了解了这些根源以后,才能反过来控制拖延行为的发生。

2007年,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发表了一篇评论,对将近800项拖延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最终找出了四个拖延最可能的成因:

1、对成功信心不足;

2、讨厌被委派任务;

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拖延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或者说是自我控制能力的问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拖延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更要命的是,这个问题几乎从古至今都有,堪称人类的共有弱点。我们今天总说是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割裂了自己的时间,致使我们没有办法专注在要事上面,可那些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大家的效率就很高吗?其实也不见得。

还是会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逃避做事,玩游戏、逛街、发呆,只要你想就可以找到无数种不做事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拖延是一个心理问题而非能力问题,如果你是个不会游泳的人,换了另一个池子同样不会游泳,如果你是一个拖延的人,就算在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你一样会拖延。

在《拖延心理学》中,有人说:“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前面我们提到皮尔斯·斯蒂尔所认为的导致拖延症出现的四个成因,这几个因素在某些程度确实导致了人们不想做事,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个人反复出现拖延行为,是因为他的行为认知里交织了情绪、生物和社会等因素,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生长,就像蒲公英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1、拖延的情绪根源

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

很多拖延者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他们害怕自己在努力之后依旧没有办法获得想要的结果,相比于拼尽全力之后还是失败的痛苦,拖延行为带来的愧疚感和自责感更容易接受。

2、拖延的时间纠缠

拖延的另一个根源是拖延者和时间的战争,他们觉得时间是可以被控制的,是可以被征服的,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去选择自己是否做一件事情以及什么时候去做这件事情,但在安排任务的时候,由于对事情的优先级把控不到位和对自我执行效率的认知不足,经常根据最后期限来倒推排期,这种排期模式给了自己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往往造成紧急又尴尬的结果。

3、拖延的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大脑是有记忆的,以往发生的事情对当下的选择总是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大脑会记住那些令人兴奋和刺激的事情和时刻,对于那些令人痛苦的东西,大脑会选择性避免,越痛苦越拖延,越拖延越痛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能够对一些必须做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兴奋点,在下次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大脑不会那么恐惧和害怕,大脑始终在变化,“神经的可塑性”可以帮助人们从本质上调节拖延行为。

4、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是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以往的家庭关系中所受到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在之后的人生中对人的行为模式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有人曾经因勤快或者努力受到过身边人的赞赏和认可,这会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勇气去加快速度完成任务,如果有人因做事过于急躁出过错甚至受到过他人的批评,在之后会更愿意延缓一点时间,以免重蹈覆辙。

尝试亲自探索和理解这些影响自己产生拖延行为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源上读懂自己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