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24年从未同寝,丈夫去世后却绝不改嫁,去世前说出个中原因

 花开无田 2020-02-29

民国时期,作为新旧思想、中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代,思想碰撞、东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许多冲破传统世俗的爱情故事。但在这许多的背后,其实也有更多“受困于传统”的婚姻,一如苏雪林与张宝玲之间的婚姻。

夫妻二人结为伉俪24载却从未同寝,更令人感慨的是在张宝玲去世之后,苏雪林亦绝不改嫁,至于原因直至苏雪林弥留之际才娓娓道出。

苏雪林,与冰心、丁玲等人并称为“民国五大才女”,但在这些才的背后却是一位女性“争”与“不争”的“悲惨”身世。

1897年3月26日,苏雪林降生在一个传统的官宦世家。在这样一个世家之中,她的幸运是可以衣食无忧,但不幸却是在哥哥、兄长们都能心向西学之时,她作为女子却又要恪守《女训》之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自己不求甚解的阅读《三字经》等旧文,不能入学求是。

“我想上学!”不,你不需要。这样在现代看来怪诞滑稽的对话,在当时的新旧思想、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上显得尤为突出。

父母对她给出的是相夫教子的社会定位,但作为一名立志求是的女性,她自然又心有不甘。于是,她争,争的是当兄长们从上海带回新的杂志、报刊、外文译作之时,她如饥似渴的阅读,是求学的机会;不争的却是,在面对自己的婚姻上对父母的屈从,自己的无能为力。16岁成年时,面对父母为她定下的亲事,她无可奈何的答应下来,而这门亲事的对象,便是张宝玲。

当时的苏雪林因为与父母、长辈争学习之权利,以致于身体不虞,二人当时也并未成亲,而且迫于女儿的状态,父母也允准了她的学习之权利。

1921年时,苏雪林前往留学法国,学习西方文学,这对于向学的她自然极好。但接下来,父亲病故、母亲病重、婚姻问题接踵而至,她也只得选择在1925年时提前回国。而后已经年逾29岁的她,在母亲的逼迫之下,与早已订婚数年的张宝玲成婚。

张宝玲,家境殷实,父亲乃是五金商人。对于西方科技,张宝玲也并不排斥,他曾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理工课程。

但是爱情与学习不同,它更像是两块磁铁。

结婚之前,作为都接受了新文化的二人,曾经通信过,但是苏雪林自觉张宝玲并不适合自己,便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但在家人阻止之下未能如愿。至于张宝玲,则是一个理工男,用现在的话说可以归为“直男”。性格上的迥异,自然让二人的结合矛盾重重。这种差异,即便是二人结婚后也没有缓和。本来二人便各有事业,婚后也是分居而住,不过这种局面却随着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而有所改变。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在武汉大学担任教授一职的苏雪林跟随学校后撤至四川乐山,此时的张宝玲也已经在云南昆明担任机械厂的总工程师,二人相聚不远,而且在1942年9月时,张宝玲也被聘请至武汉大学任教,久别的夫妻二人也得以重逢。

都说久别胜新婚,按道理年岁已长的二人理应也能捐弃前嫌,可惜的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对夫妻却反应平淡,邻居杨静远更是回忆:夫妻二人重逢后,仍旧各处一室,同餐却不同寝。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后张宝玲回到老家寻找父母,至于苏雪林则在解放前夕选择了前往香港,至此夫妻二人即为永别。

苏雪林和张宝玲的婚姻,在我们现在看来更像是笑话。这份婚姻有名无实,二十四年的婚姻靠的不是夫妻之间的情感寄托,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二人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无疑就婚姻而言,却又是失败的。

但令人诧异的是,在1961年张宝玲去世之后,苏雪林在没有了现实羁绊之后,却仍旧选择了独身一人,不再改嫁。

那么又是何种原因让苏雪林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

事实上,关于这一点也是众说纷纭,直到1999年苏雪林弥留之际,谜底才揭开。在她谈论起她与张宝玲的关系时坦言,作为丈夫的张宝玲,除却两人性格上的不适合外,最令她难以容忍的就是张宝玲虽然也曾经留美,接受过西方教育,但事实上骨子里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对于妻子,他希望能够相夫教子;而反观自己,显然不是一个如此的女子。与张宝玲名义上的二十多年婚姻 ,也让苏雪林心灰意冷,在张宝玲去世之后,她选择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学术与教育上。

作为时代交替的牺牲品,张宝玲、苏雪玲无疑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成功的,但唯独婚姻上却让人痛惜。这是时代,历史留给普罗大众下的烙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