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南山团队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数据研究论文正式发布(附研究释疑述评)

 濮水新声 2020-03-01

2月28日,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的临床特征》。论文显示,病毒中位潜伏期为4天。仅1.9%的患者有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史。患者最常见症状为发热和咳嗽,腹泻不常见。入院时磨玻璃影是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研究团队提取了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52家医院1099例经实验室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数据,主要复合终点是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机械通气或死亡。结果显示,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其中女性占41.9%。67例患者(6.1%)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包括送入ICU的5.0%、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2.3%和死亡的1.4%。

论文指出,在疫情初期,患者就诊时症状、影像学结果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多样性使疾病诊断变得复杂。患者在就诊时43.8%有发热,但住院后88.7%有发热。15.7%的患者在住院后出现重症疾病。2.9%的重症患者和17.9%的非重症患者在最初就诊时无影像学异常。

论文显示,约2%的患者有野生动物直接接触史,四分之三以上的患者是武汉居民、曾去过武汉或曾有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这些发现与其他最新报道一致,包括家庭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患者传播疾病和分为三个阶段的暴发模式。此研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的临床特征与SARS冠状病毒相似,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胃肠道症状不常见,这与近期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需要注意的是,与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具有不同的趋向性。不发热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高于SARS冠状病毒(1%)和MERS冠状病毒(2%)感染患者。因此如果监测病例的定义侧重于检测发热,则不发热的患者可能会被漏诊。

论文指出,尽管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死亡总人数多,但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似乎低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患者入院时的呼吸功能受损与结局较差相关。需要注意的是,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和高致病性流感的一般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可能也相同。目前已在胃肠道、唾液和尿液内检出新冠病毒,需要对这些潜在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同时,需进一步了解疾病谱,因为在病毒性肺炎发生之前,检出新冠病毒感染或未发生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占8.9%。

此外,论文认为,病死率(1.4%)低于近期报道的病死率,原因很可能是样本量和病例纳入标准的差异。研究结果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更为相似,后者表明截至2020年2月16日,51,857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3.2% 。由于轻症患者和未就医患者并未纳入本研究,因此真实世界的病死率可能更低。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可能共同发挥作用,降低了广东的新冠肺炎死亡率。

针对该项研究,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关伟杰,梁文华,何建行教授和通讯作者钟南山教授在“NEJM医学前沿”发表评述文章,进一步回答了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的亮点有哪些?

研究首次收集全国范围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例数据,通过分析大样本量数据:

1)明确了本研究所确定的病死率(1.4%),与国家卫健委官方报道数据更为贴近;

2)发现了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汉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过武汉,72.3%患者曾在近2周接触过武汉地区人员;

3)指出近一半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时可能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将近90%的患者出现发热;

4)明确了消化道症状较为少见,但是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粘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社会各界需要注意预防粪口传播;

5)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有临床症状但是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的新冠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这类患者的比例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

6)首次明确了重度新冠患者入住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的风险为非重度患者的9倍。

2.潜伏期最长达24天,这是什么回事?

潜伏期主要根据患者上报最近一次接触传染源(疫区人员、野生动物)的时间以及首次出现症状(含疲乏、咳嗽、发热等)的时间确定。整个人群的潜伏期各异,研究者使用了中位数以及最小、最大值以呈现潜伏期的集中、分散分布趋势。

本研究发现,重度、非重度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然而,仔细查阅整个人群的潜伏期分布规律,我们发现潜伏期大于14天的共13例(1.27%),而潜伏期大于18天的仅有8例(0.73%)。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

此外,长期居住在武汉或者与武汉地区人员接触的患者,其潜伏期多为0天(接触时间按照最后一天计算);研究者在剔除这些不合理数据后重新计算,得出最新的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因此,为更好地表示人群的离散趋势,研究者确定了潜伏期的四分位间距为5天(2天-7天)。

3.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目前亟待明确病毒传播的动力特征、传播途径、病毒对人体组织的嗜性(tropism)。既往已有研究用于预测我国新冠疫情的变化趋势,然而其并未适当纳入政府近期对各地采取的强有力干预措施、全国复工、武汉与黄冈等地封城对人群疫情变化趋势的影响。因此,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智能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该述评文章来源于“NEJM医学前沿”)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编辑:张丹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