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用型”阅读教学的三等追求

 猫条山 2020-03-01

  以《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为例

 枫亭开发区辉煌小学赵丽蓉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语用型”阅读课堂因此有了建模的基础。那么“语用型”阅读教学究竟需要建构起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我以为,在当下的“语用型”阅读课堂的构建中,应着力体现3种追求:层次化、方法化、和谐化。

 一、“语用型”课堂,追求有层次的阅读

“语用型”课堂,毫无疑问是以“阅读能力”为指向的。“教阅读”与“教课文”,除了理念的反差之外,两类课堂的组织结构也是完全不同的。“教课文”,课堂很容易被文本本身的行文结构所限制,呈现出线性结构,尤其是叙事类文本更是如此;而“教阅读”,课堂一定体现以能力层次为序的板块结构

我在设计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堂按阅读能力序列划分为3个板块:

 第一板块,以预习检查为切入点,对课文中4处出现“锡”、“封”这两个字的句子进行朗读和理解——“瓶口用锡封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用锡封严了”、“拾起盖印的锡封”。4处虽然都是“锡”“封”相连,但是通过朗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朗读的停顿不同,语意的理解也不同。这种在具体语境中,通过把握语言节奏来理解词意的能力层次,可以划为能力培养的第一层次

 第二板块,以“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定式填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主要人物”(渔夫和魔鬼)、“关键情节”(恩将仇报)、“文章亮点”(渔夫的智慧)这3个要素,对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种培养训练概括提炼能力的层次,可以划为能力培养的第二层次。

 第3板块相对比较复杂,在介绍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背景之后,以“天亮时,王后可能正讲到故事的哪个地方”为主问题,将“在具体语境中把握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反思评判文本语言的优劣处”、“把握民间故事的文本结构特点”等有机整合到一起,构成了本课能力培养的第三层次。

 以上3个板块紧紧围绕“语境”这个核心要素,呈现出典型的从低到高的能力层次训练序列。这种序列的制定,是以辅助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前提的。换言之,在以“语用教学”视角来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文本内容本身,而是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和读懂这个文本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台阶。我们所想的,是如何铺设台阶辅助拐棍,缩小这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凭借穿过通过言语实践,在抵达文本意义的同时或者前后,更可贵的是顺便兼顾能够获得阅读能力的培育发育发展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用型”阅读的实施前提是眼中有学生学情。

 二、“语用型”课堂,追求“显式显法”的阅读

 语用型的课堂,特别强调对于显性的阅读方法的归纳和学习。在《渔夫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3个板块的教学全部以显性的阅读方法的实践和习得为目标。在第一板块中,“锡封”两字的语音节奏,与其表达的意义互为印证,学生在这个环节要学习的方法是“朗读节律节奏”。在读中,实现对上下文的观照,并且借助符合语言节律的停顿,理解词语意思,培养语感。

 第二板块的“归纳故事主要内容”,方法式指导的特征更明显。抛出“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这样的问题,看似粗略地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梳理对于“故事”这种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时需要把握怎样把握核心要素。

 第三板块贯穿始终的是“联系上下文把握文本的语意”,这也是这节课重点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学生会发现魔鬼的善变和欺软怕硬,于是知道阅读文章除了读懂表面文字之外,还需要推敲隐藏暗含的信息;联系上下文,学生会发现渔夫的心理活动不必写完整,这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一种方式……

 从语用学的观点来看,语意只有附着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而语境又分很多种,上下文就是其中一种语境。这节课主要借用这个文本,以文中成功的和不太成功的语言现象为例子,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彼此之间的联系。经历一个从偶然发现到主动寻找的过程,从而逐渐学会用联系的方式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樊注:联系着看事物、联系着想问题)。

 三、“语用型”课堂,追求和谐化的阅读

 首先,“语用型”课堂,追求课境与语境的和谐统一。《渔夫的故事》节选自《天方夜谭》,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嵌套式”的叙述结构。作为民间故事,情节的曲折、悬念的迭起,也是这个文本的重要特点之一。基于对文本这两大特点的把握,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上,笔者有意借用了这种“嵌套式”的结构,以“猜猜王后讲到故事的什么地方时,天亮了”为主线问题,串联起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文本语言的反思以及对于拓展阅读的引导,于是整个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樊注:引人入胜式模式、引人入胜式课境)。

其次,“语用型”课堂,追求“破”与“立”的和谐统一。在本课的学习中,主体部分的学习一直围绕“文本的表达”而展开。其中对于“魔鬼的外貌形象”,采用了“破”的态度,让学生通过两段不同版本翻译文字的比较,发现另一版本中写魔鬼是“愁眉苦脸的一副倒霉相”,比课文中写的“样子非常凶恶”,更符合上下文营造的语境。由此也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并非是不容置疑的。而对于课文中唯一一处心理描写,则采用“立”的态度。学生先联系上下文补写渔夫心理的活动,再通过与课文的一番比较,发现课文中“以少胜多”也是一种成功的表达策略。总之,不管是“破”还是“立”,都基于把握文本语用特质,基于促进学生语用发展,实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