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昵称32901809 2020-03-02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也是我们中学时代必须全文背诵的一篇诗文。在这首诗当中,诗人用华丽而动人的语句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表达了他的同情与共鸣。

那么,白居易究竟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而这些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写作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

借代

借代是指不把事物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种与之相关的东西去代替着称呼它。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局部代替整体,用小代替大。

比如文中,举酒欲饮无管弦,终岁不闻丝竹声,(用管弦与丝竹借代音乐);妆成每被秋娘妒(用秋娘借代善歌貌美的歌伎);秋月春风等闲度(用秋月春风借代韶华),门前冷落车马稀(用车马借代宾客)。

灵活地运用借代手法,可以起到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的作用,引人遐想,使形象更为突出,特点更为鲜明,表达更为生动。

比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就是用石头借代墓碑,含蓄地讽刺了反动统治者青史留名的美梦终将破灭,表达对历史的正义终会到来的呼唤。这里借代的效果就使表达更为含蓄。

再比如,上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老烟斗,一个是四只眼。这里则是用形象来代替本体,写出了一个喜欢抽烟,另一个则是近视眼的特点,这里的借代就让表达更加鲜明和突出。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当然,我们在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时,也要注意它的通俗化,就是能够让读者快速理解,不能为了借代而借代,使得表达晦涩难懂,这就失去了它的本意。现在的一些流行语中其实就有借代的成分,比如,今天你剁手了吗?既突出了消费血拼的特点,也便于理解、遐想,引发共鸣。

为了快速学好借代,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用的借代词语。比如桃李对应着学生,同窗对应着同学,桑麻对应着农事,庙堂对应着朝廷,阡陌对应着农田,藩篱对应着边防,催眉对应着低头,南冠对应着囚犯,桑梓对应着家乡等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便能让我们迅速的学会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在写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或段落时,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出色。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博喻

它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包围本体,一层层地加强它的艺术性和形象性,就像歌中所唱,一层层的剥开洋葱,你就会发现它的心。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让事物的本象臣服在作者的笔下。

比如文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和珠落玉盘比喻琵琶声,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和节奏韵律,也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琵琶曲如在耳畔。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有时候,一些本体是抽象的或是难以理解的,那么通过博喻可以抽丝剥茧,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栩栩如生。比如,一个事物从总体来讲很难描述,那么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声音、质感等各个角度来进行比喻,就可以让这个事物变得可感可触。

在杜甫的名诗《观公孙大娘舞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骄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果正面去写,难度太大,诗人便从剑光、舞姿等四个角度分别描绘,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这一场景被赋予了更深厚、更生机勃勃的艺术魅力。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有时候,博喻也可以提高文字语言的魅力,让它更具有诗歌的光泽,比如青春是风中的野火,是雨中的花蕾,是一枚等待成熟的青苹果。这就是用三个不同的比喻去形容青春,写出了青春的三种不同的状态,让作品更具有诗意美。

博喻也可以加强气势,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所写。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通过博喻的铺陈,让作者的抒情更加强烈、恢弘,表达了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信心与期望。

不过,博喻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而服务,如果一味地堆砌辞藻,生拉硬扯,这对文章而言就不是增光添彩,而是一种戕害了。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顶真

顶真是指用上一句结尾的词或句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比如文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等。别和凝字就将前后两个小分句连在了一起。

现在我们一般把顶真分为两种,即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

直接顶真是顶真部分的相同词语可以直接衔接,中间没有阻隔。比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而间接顶真则是顶真的部分之间还有其他的文字,比如从春天等到夏天,从夏天等到秋天。从字挡在了两个夏天之间,这就是间接顶真。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通过顶真,可以使前后句相互衔接,行成一气呵成的效果,比如诗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时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通过一个去字,借助商人买茶和独守空船这两个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这两句话巧妙地合为一体,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也可以在交代事物的时空位置时使得彼此之间关系更加紧密,不会呈现分割、零碎的状态,也可以使人的目光像是跟着镜头一样跟随移动。

比如风吹过梧桐树,树上的露珠滚落到了草地上,草地上惊起了一只鸟,鸟扑腾着翅膀飞到了半空。虽然都是很普通的景象,但是通过顶真的组合却可以使意境妙趣横生,充满了生机活力,并且使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嵌套得十分紧密,加强了整体性。

顶真还可以起到引出与强调的作用。比如,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这就是通过由大到小的层层铺垫与衬托,突出了江苏以及南通高考的难度之大。

学会顶真可以使表达的逻辑更为严谨和周密,也可以使抒情写景时更加的灵动和清新,并且使句子环环相扣,读起来流畅而具有节奏美。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4

通感

通感就是转换感觉,即在描写对象时,通过语言表现,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不同感觉相互交错,将原本用于某种感觉的语言转移到形容另外一种感觉上。

它巧妙地借助了人的联想能力,比如人们看到一片芳菲的景象便会,想到春暖花开(温暖的感觉),想到蝴蝶飞舞,(视觉)想到溪水潺潺,鸟鸣嘤咛(听觉),从而沉浸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意境中,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机。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通感中,味道是有声音的,声音是有颜色的,颜色是有温度的,温度是有重量的。这让表达更加地形象与生动。

比如文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声时而像黄莺的歌声在花下婉转流动,时而像泉水在冰层下艰难流动,(听觉调动视觉)时而像水流遇冷渐渐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听觉调动触觉),声音开始中断,让人心里生出愁思、幽怨和暗恨,(听觉调动感觉)又突然像是银瓶撞破,水浆溅洒;像是军队厮杀,刀枪齐鸣。(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调动视觉)

通感是在现实之外,通过想象对客观物体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它对于意境的营造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不过,虽然它不像比喻那样,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对应关系,但是两种感觉之间也要有相似之处。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就是用听觉来写嗅觉。通过高楼和渺茫写出了歌声的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神秘美,由此来表现花香的淡雅悠远,沁人心脾。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且使意境更富有朦胧美和诗意美。

通感还需要注意一点,即先要自己在脑海中构造出情境,先沉浸在那个氛围中,只有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活跃,能够被触动,这才能够触动别人。

学会通感可以使文字更富有想象的张力与诗意美,更能让读者沉浸在我们的文字所构建出的意境中。

读《琵琶行》,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人们常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那么修辞就是为文章增光添彩的最好的一个途径。正确而灵活地使用修辞,文字便会在我们的笔下倾斜出一片花开,只是读着,便仿佛有暗香袭来,月华盈袖,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