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羿想天开》之六十三电动车的无奈与必然

 思绪未果 2020-03-03

电动车的无奈与必然

文/生子

电动汽车、燃油汽车,几乎产生于100多年前的同一个时代。由于历史的捉弄,使它们的命运栉风沐雨,使它们发展泾渭分明。这真是:

发展的无奈与必然

淘汰的必然与无奈

无奈的淘汰与选择

发展的选择与必然

1881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第一辆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时速达到12km/h。 1882年,英国人发明了性能更优的铅酸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之后几年美国等研发的四座布局和照明等功能的电动汽车更有现代车的轮廓。 而1985年才研制出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燃油汽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石油开采技术突飞猛进,为了创造价值,打压电动汽车,出现了非常残酷的“竞争”。燃油车为一次世界大战战场提供车辆,电动车因蓄电有限、续航不足败下阵来。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近现代围绕石油展开的局部战争不可避免。可以说战争成就了燃油动力汽车,推动了汽车业的发展。

燃油汽车也有缺憾,一是全球石油储量有限,石油能源消耗增量大,维持发展动力不足;二是热效率普遍低,燃油汽车有60%的热能被浪费,相当于一升石油浪费了0.6升。热效率决定了燃油车必然被淘汰。

所以说寻找替代能源,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电能毫无悬念地回归人类视野。新能源汽车虽有国家政第扶持,技术不成熟仍然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电池寿命短、成本高、储能量小,充电技术、电池衰减、梯次利用、再生处理、续航里程、可靠性等方面仍需改进。而报废电池回收处理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时代的选择,汽车最终还是要回到电驱动形态。不论是节能减排还是用车体验,都是历史的必然。

人们购买电动汽车,除了减成本,增续航外,最闹心的是怕电弱汽车趴窝,多个备用油箱,只是给自己的出行多一份保障。我认为既克服电动汽车技术不尽完善的无奈,又顺应新能量汽车发展的选择,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2020年3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