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跑赢CPI的穷人吗?如何正确理解通货膨胀

 ta8edrt 2020-03-03

文:屠夫1868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

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是屠夫的第 180 篇原创,全文 2400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建议先【浮窗】后阅读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无论投资环境如何,投资者对收益有一个基本要求 —— 跑赢通胀。
理由很简单:跑不赢通胀,任你操作猛如虎,资产都是在缩水
可仔细一想,为什么明明保本理财已经“跑赢通胀”,我们还是觉得钱不够花、需要学习投资?
或许,是我们误解了这4个字。

01

理财收益高过CPI

为什么你还那么穷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了消费价格的变动,是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上周国家统计局刚公布了2019年12月的CPI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如果收益率低于4.5%,那么你的资产实际上缩水了。


想要达到4.5%收益难吗?
难,也不难。
说难,因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已经赶不上这个数了。
说不难,因为银行有不少理财产品以“跑赢CPI”为卖点,不难买。

问题是,通过理财产品跑赢CPI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
一个重要原因是:CPI代表不了我们的个人消费结构。

国家统计局在《CPI数据为什么与公众的感受不一致?》提到过:
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对分类指数、总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
而权数的确定是一个地方总体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和个人的消费结构可能很不一致。
划重点:消费结构

举个例子,油价上涨时,车主的感受远比其他人强烈,但“平均”下来的CPI可能不那么明显。
又比如,抽烟的人对烟草涨价会有感知,但不抽烟的人几乎不受影响,这就是消费结构的差异。

02


跑赢CPI的穷人多的是

了解指数基金的同学,想必听说过「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

「必需消费品」是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比如农牧渔产品和食品饮料

生活中少不了鸡鸭鱼猪牛羊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价格涨跌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近期的一大典型就是猪肉 —— 嘴上都说吃不起,销量不见得会下降。

手机、汽车和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与之相反,需求弹性较高。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提升,可选消费品在咱们家庭生活支出里的比重越来越大。

比如你现在手里拿着的手机,虽然算“可选”,但几乎人手一台,还越买越贵。

有些隐蔽的可选消费品常常被大家忽略,比如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的学费

现代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越来越多,兴趣班和补习班也随着“起跑线论”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刚需。

这种费用屠夫甚至不确定是否有纳入CPI,毕竟不少补习班还是以老师开小灶的方式,悄悄进行的。

除此之外,让你沦为「跑赢CPI的穷人」的另一个因素是:房价

编制规则清晰表明:商品房的购房价格不在CPI考虑范围。

可现实是,购房是许多家庭要办的一件大事,甚至是许多人一生最大的一次支出。

如果把学区房的溢价考虑进去,房价的影响就更大了。

我们对物价的感受和CPI不一样,关键在于消费结构的差异。

CPI是按一定权重计算出来的平均结果,就像我们常常吐槽的“平均工资”一样,往往和个人相去甚远。

可选消费品和未被纳入CPI的支出,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异,所以 —— 

跑赢CPI,

解决不了你资产缩水的问题。

03


如何正确地理解通胀

许多人把通货膨胀等同于CPI涨得快,这是不对的。
国家统计局在官网有专门撰文解释,反映物价变化的CPI虽然是观察通胀的重要指标,却不是通货膨胀本身。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可参考国家统计局官网《CPI与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重点在于4个字:货币贬值

关注半天候资产配置组合的同学都知道,屠夫将组合里的资产分为4个大类:
  • 权益类资产,以股票指数基金为代表

  • 债权类资产,以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代表

  • 大宗商品和REITs,以黄金、原油和REITs为代表

  • 现金,以货币基金为代表


现金只保持5%的最小比例,可屠夫一直留着,为什么?
因为货币 (现金) 和其他资产的相对价值,是有意义的
 —— 货币本身,就是一类资产。

当我们把货币当作一类资产时,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某一资产发生贬值时,持有其他资产可以对冲这个风险。
现在这个“某一资产”等于货币,“贬值风险”就是通货膨胀。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

哪一类资产
对冲通胀效果最好?

04


对冲通胀的正确姿势

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用142年的数据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下图展示的是1871~2012年的股票、债券与短期国债在1年及30年持有期内,经通过膨胀调整后的年复合平均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与通货膨胀 (1871~2012年)
数据来源:杰里米·西格尔,《股市长线法宝》

短期内 (持有1年) 股票、债券和短期国债都很难有效地对冲通货膨胀风险。
但是从长期来看 (持有30年) ,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几乎不受通胀影响,而债券收益率被远远抛在后面。

西格尔教授解释道:

股票代表着对真实资产盈利的要求权。

二战后是有史以来通胀最严重的时期,

而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并不低于此前150年……

股票在通胀时期保持购买力的能力,

让其成为一种通货膨胀的套期保值工具。

西格尔教授并不是第一个做出类似研究的人。
早在1924年,埃德加·史密斯在《普通股长期投资》中以美国内战至20世纪初的数据证明:
无论物价是上涨还是下跌,
股票的表现都优于债券。

而西格尔教授用更全面的数据重新验证,这个结论依然有效。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同学疑惑:
「民间保值神器」黄金不是更好吗?

当然不是。

看过屠夫写的《210年,资产收益率的前世今生》就会知道,黄金连跑赢通胀都勉强,论收益更是被股票和债券甩开一大截……

别跟我说什么“盛世翡翠乱世黄金”,文中的数据囊括1802~2012,两次世界大战都在其中了,你还需要多乱的乱世?


05


写在最后

洋洋洒洒展开了不少,屠夫把关键点浓缩为3条:
  1. 因为每个人的消费结构不同,CPI往往和你的实际有出入
  2. 加上房价因素,跑赢CPI你也可能资产缩水,沦为「跑赢CPI的穷人」
  3. 长期的通货膨胀风险,完全可以通过股权类资产对冲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