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察力攻略】第三章:洞察思维系统(之一)

 有时知道 2020-03-03
 洞察思维系统的结构:
人,如果要进入洞察思维系统,我们的意识就必须突破前意识,摆脱前意识的连接。与潜意识建立联系。我们的潜意识天生具备洞察能力,意识只要与潜意识建立了联系,就能进入洞察思维系统。
 
洞察思维系统的运作流程:
在洞察思维系统中,当人受到外界刺激,产生不适的时候,意识的角色变了。
意识的角色:
1、“信息收集者”:负责收集现象世界中的相关信息。
2、“提问者”:在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向潜意识提出问题。他提出的这种问题,是一种“心理影像”,不是综合体验心理影像,这种心理影像是不带情绪的。
潜意识的角色:
“洞察者”:对本质世界进行洞察的“洞察者”。接到意识的信息以及问题以后开始洞察。洞察之后,再把洞察到的结果,用心理影像反馈给意识。
这是洞察思维系统运作的基本结构与流程。
在此之后的流程是:意识根据得到的反馈,再下达“行为”的指令,潜意识负责行为的实施。实施以后,产生了新的“综合体验心理影像”,再次放入前意识。
人在洞察思维系统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没有喜怒哀乐,感觉不到时间、空间,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时空。很多人经常感受到这种感觉,很宁静、很祥和,时间好像一晃就过去了。
很多从事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的人经常能够感受这种状态了,一旦进入了这种状态,就好像与现实世界脱离开了,好像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时空一样。不少普通人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他在读中学的时候,读书很认真,经常会为了思考一个问题,突然人就停下来了,别人叫他,他都听不到,有好几次在宿舍爬上铺的过程中,人在梯子上,人就突然停了下来想一个数学问题,同寝室的同学,以为他出了什么事,怎么叫他,他就是没有听见。这种事后来经常发生同学们知道他在思考问题,也就懒得理他了。
大家也许会想,人进入洞察思维系统以后,是不是人只会动脑子,而不能动身体了呢?
不是的。
洞察思维系统有两种结构:
意识突破前意识,与潜意识进行连接,就进入了洞察思维系统。在洞察思维系统中还存在着两种结构。
第一种是“静结构”,意识与潜意识进行连接之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进行问答式的对话。人处在“静结构”中。这时,人,基本上是静止的、很少动的。
第二种是“动结构”。“动结构”就是意识给潜意识提供信息并下达指令以后,由潜意识直接给前意识下达指令,前意识根据潜意识的指令进行行为反应。“动结构”在那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演奏家、书法家、画家、运动员身上,常常有表现。在NBA中经常提到的篮球智商,就是洞察思维系统中“动结构”的运用,一个好的运动员,不是根据场面做出简单的反应,而是经常能在对手做出反应之前,预见到对手的反应,在对手反应之前,非常自然地处理球。姚明、丁俊晖,都被对手、教练赞扬过常人的运动智商。
看过NBA洛杉矶湖人科比比赛的,大家是不是发现,科比有个很奇怪的动作:在暂停休息后,在临上场之前,常常会后仰头把眼睛闭起来,一动不动,好像入静一样,时间不长只有几秒钟。科比为什么会这么了不起?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如何进入洞察思维系统的“动结构”,他的教练,就是人称禅师的菲尔杰克逊。他的弟子懂得进入洞察思维系统时是件非常正常的事。进入“动结构”在球场上自然就能出神入化。大家发现没有,科比越是到最后时候、关键时候,他越是神奇,这是因为他越到最后的关键时候,在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洞察思维系统的“动结构”。
学习过书法的朋友也许会有这样的体验:写书法的时候,如果老是想着笔该如何的提按转折、笔划该如何写,笔划之间如何照应,结果,这样写出来的字反而很僵硬、不生动、不畅通。但是,自己放松了,有兴致想写一幅好字的时候,常常能不经意之间写出符合所有要求的好字。原来这是自己进入了洞察思维系统的“动结构”,是潜意识在前意识写。如果,心里一高兴,想要把字写好,又去想那些规则,结果字又写不好了。这种现象,好像我们意识是个捣乱者一样,越掺乎越添乱,这个现象我们在后面的攻略中会介绍。就像在我们的企业中一样,领导需要做的是,下达正确、准确的指令,监控过程,越少干预执行,下面的执行效果越好,在洞察思维系统中也是一样,这是后话,我们在后面再讲。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