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思明居士 2020-03-04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一代名将马援病逝于平定武陵郡蛮夷叛乱的战场前线。一般而言,对于马援这种临阵病逝的大将,封建帝王为了展示其哀悼之情,往往会格外隆重地举行葬礼。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听闻马援的死讯后,不仅没有为其举行盛大的葬礼,反而还下令要将马援夺爵免职。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马援病逝于战场前线!

《后汉书·马援列传》曾记载此事件道:“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这句话的意思是“汉光武帝刘秀十分恼怒,下令收回以前赐给马援的新息侯印绶。”(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马援因镇压交趾郡征侧、征贰叛乱有功,而被光武帝刘秀加封为新息侯)。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下令收回臣子印绶的惩罚可谓相当严厉,因为皇帝此举相当于是在对臣子施加夺爵免职的惩罚。而光武帝刘秀此时下令收回马援的新息侯印绶,这也就意味着刘秀正式剥夺了马援的新息侯爵位!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光武帝刘秀不仅没有为马援举行盛大的葬礼,而且还下令要将马援夺爵免职!

除此以外,《后汉书·马援列传》还曾记载道:“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光武帝刘秀更加恼怒。马援的妻子惶恐害怕,根本不敢将马援的遗体归葬在祖坟,只好在城西买了几亩薄田安葬了马援。而马援的宾客旧友也因此根本不敢前来吊唁。”

虽然马援难以归葬祖坟一事并非出自光武帝刘秀的明文诏令,但毫无疑问,马援的妻子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光武帝刘秀对马援的恼怒之情。在重视家族传承、讲究入土为安的古代社会,马援最终落得个难归祖坟、薄葬城西的结局,不可谓不可怜,不可谓不遗憾啊!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最终落得个难归祖坟、薄葬城西的结局,不可谓不可怜,不可谓不遗憾啊!

众所周知,汉光武帝刘秀不同于其先祖汉高祖刘邦那般“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也不同于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那般“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光武帝刘秀素来都是宽宏大量,优待功臣的代表人物啊。

事实上,光武帝刘秀登基称帝以来,他不仅从来没有过滥杀功臣之举,就连虐待功臣的事例也极为少见,那么为什么宽宏大量的光武帝刘秀唯独对开国功臣马援如此苛刻呢?这其中有哪些少有人知的原因呢?这一切的问题或许都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一番。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为什么宽宏大量的光武帝刘秀唯独对开国功臣马援如此苛刻呢?

一、马援归顺光武帝刘秀的时间较晚,他与刘秀缺乏同甘共苦的情义

马援本是扶风郡茂陵县人(今陕西省兴平市),在西汉末年那段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代,由于关中地区战争频繁,所以马援曾于更始二年(24年),与其兄长、族人一起逃往凉州地区躲避战乱。

马援在凉州避难期间,曾受到当地诸侯隗嚣的赏识和重用。史载:“嚣隗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意思是“隗嚣十分尊敬和器重马援,任命他为绥德将军,常常让马援参与战略决策。”也就是说,在西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马援最初的主公其实是陇西诸侯隗嚣,而并非河北诸侯刘秀。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最初的主公其实是陇西诸侯隗嚣,而并非河北诸侯刘秀!

待至东汉建武四年(28年),光武帝刘秀经过数年征战已经逐步统一了河北地区和中原地区,其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朗了。陇西诸侯隗嚣在此时审时度势,也准备主动归顺兵强马壮、实力超群的光武帝刘秀了。于是,谨慎的隗嚣就先任命亲信心腹马援作为自己的特派使者前往洛阳去朝见光武帝刘秀。

此次奉命出使洛阳不仅是自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马援第一次来到中原地区,而且也是马援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光武帝刘秀。此番会面之后,马援就被刘秀的雄才大略和开朗豁达的个性所折服。自此以后,马援便已经准备归顺刘秀了,只不过限于自己的使臣身份而不能立即归顺而已。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东汉建武四年,马援初见刘秀便被刘秀的雄才大略和开朗豁达的个性所折服!

马援后来回到隗嚣处后,不仅积极劝告隗嚣要尽快归顺刘秀,而且还主动请求护送隗嚣的长子隗恂到洛阳充当质子,最终,马援带着自己的家人、宾客、仆从们来到了洛阳。只不过此时的马援并没有得到刘秀的赏识和重用,而马援也不得不返回关中长安的上林苑一带屯田以养家糊口。

东汉建安五年(29年),陇西诸侯隗嚣听信了部将王元的挑拨,准备长久地割据陇西地区,于是隗嚣便从阳奉阴违逐渐开始公然反叛。虽然马援听闻隗嚣叛变后,当即力表忠心,并积极地向刘秀进言献策。但是刘秀却仍旧不为所动,他只是让象征性地让马援全权负责劝降隗嚣麾下诸将而已,而且仍旧没有授予马援具体的职务。

一直到东汉建安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亲率大军抵达关中长安,准备一举击败割据陇西地区的隗嚣和割据巴蜀地区的公孙述。也是直到这时候,马援才算得到光武帝刘秀的正式任用,曾先后被任命为太中大夫、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等职务。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一直到东汉建武八年,马援才算得到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和重用!

众所周知,光武帝刘秀自地皇三年十月(22年),从宛城起兵反莽开始,直至建武元年六月(25年),在鄗城登基称帝为止。这两、三年间,刘秀曾屡屡陷入九死一生的危险境地,尤其是刘秀攻略河北地区的过程堪称是险象迭生、命悬一线。

因为作为中原人士的刘秀在河北地区并无半点根基,而他刚到河北地区两个月后,河北当地的王郎政权也趁乱崛起了,作为地头蛇的王郎政权自然不能容忍外来户刘秀在河北地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所以刘秀很快就遭到王郎政权的围追堵截和穷追猛打。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刘秀初入河北地区就遭到河北当地王郎政权的围追堵截和穷追猛打!

可以说刘秀攻略河北地区的过程就像公司的创业阶段一样,作为董事长的刘秀在当时真可谓是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而这时候始终追随刘秀身边的文臣武将和主动归顺的文臣武将才真算是雪中送炭了,故而这些文臣武将自然也会得到刘秀的额外青睐和格外宠信。

例如邓禹、冯异作为始终追随刘秀的人物,耿弇、吴汉、寇恂、景丹作为主动归顺刘秀的人物都受到了刘秀的极大信任和极大宠信。即便是后来东汉王朝建立后,这些人物也皆是深受刘秀宠信的朝廷重臣。在这份君臣关系中,同甘苦、共患难、共度时艰的经历或许就是双方的情义所在吧。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邓禹、冯异、耿弇、吴汉等人皆与刘秀有同甘苦、共患难的情义!

而马援作为建武四年才第一次面见刘秀的人物(28年),建武五年才主动归顺的人物(29年),建武八年才得到重用的人物(32年),他实在不算是刘秀的亲信心腹啊。毕竟当时的刘秀已经统一了河北地区和中原地区;已经是带甲百万、谋士如云、武将如林的天下第一诸侯了。当时的天下局势已经十分明朗了,刘秀统一天下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此时主动归顺的马援只是顺势而为而已,双方完全没有共度时艰的情义了。

也就是说马援主动归顺的行为对于刘秀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远远没有邓禹、冯异、吴汉、耿弇、寇恂、景丹等人物那般雪中送炭啊。以人之常情而言,人们总是对雪中送炭的人物,印象更加深刻,而对于锦上添花的人物,则并不放在心上。后世贾诩劝告张绣归顺仇人曹操时,不也正是因为雪中送炭的情义远远胜过锦上添花嘛!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主动归顺的行为对于刘秀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远远没有雪中送炭那般重要!

二、马援外出征战、大获全胜时,曾公然接受麾下将士的“万岁”欢呼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交阯郡征侧、征贰姐妹俩举兵造反,她们不仅攻占了交阯郡的大部分郡县,而且九真、日南、合浦等地也纷纷响应叛乱。征侧最终自立为王,并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刚刚统一天下的汉光武帝刘秀自然不能容忍如此严重的地方叛乱,所以刘秀很快就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并让他即刻领军平定叛乱。

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伏波将军马援在交趾郡大获全胜。他不仅成功平定了当地叛乱,而且还临阵斩杀了征侧、征贰二人,并将其首级传回洛阳。汉光武帝刘秀闻讯大喜,不仅下令犒赏三军,而且还加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成功平定交趾郡叛乱,光武帝刘秀大喜,下令加封马援为新息侯!

这件事本来是一件君臣皆喜的事情,但是,马援后来在交趾郡当地犒赏三军时,却发生了一件令光武帝刘秀十分不高兴的事情。

《后汉书·马援列传》曾记载道:“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犒赏三军时,发生了一件令光武帝刘秀十分不高兴的事情!

这段话的意思是:“马援于是杀牛斟酒,慰劳将士。他在宴会上高兴地对部下们说:“我的从弟少游常说我志气太过高远,他曾说过:‘人者一生,只要吃穿足够,能乘坐小马车,能驾御一匹老马,能做一个郡的掾史,能守住祖先的坟墓,乡里人都称赞自己是个好人,这样就可以了。至于追求更多的东西,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当我在浪泊、西里之间行军时,当贼寇尚未消灭时,当时下面是水,上面是雾,毒气缭绕,我仰望天上的巨鹰都要坠落水中了,在回想起从弟少游对我说的话,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呢!如今幸赖大家的共同努力,幸蒙陛下大恩,我才能侥幸在诸君之前就封侯晋爵,我真是既高兴又惭愧啊!”马援麾下的将士都跪拜在地,高呼万岁。”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犒赏三军时大发感慨,其麾下将士皆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主帅马援在犒赏三军的宴会上,大发感慨,本来这种言行在那种酒酣耳热的情境下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像成功人士喝醉后,总喜欢感慨自己早年创业多么艰辛)。但是千不该、万不该的是三军将士也在酒酣耳热的情境下,居然全军跪拜在地,向马援高呼万岁!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自从秦始皇开创帝制以后,许多昔日的民间词语就逐渐变成皇帝一人独享了。诸如“朕”、“陛下”、“诏”、“制”等词语皆是如此。而“万岁”这种最尊贵的吉祥话也从人人可用逐渐变成了皇帝独享的祝福之语。

马援麾下将士向马援高呼万岁,或许这只是三军将士醉酒状态下的激动之举而已。至于马援本人则根本没有想当“万岁”的念头。但是这件事却令汉光武帝刘秀十分不悦。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三军将士向马援山呼万岁事件,令光武帝刘秀十分不悦!

毕竟在封建王朝时期,帝王任命大将外出征战时,他本身就会对前线大将有所猜疑,尤其是远征大将更是如此。这是因为远征大将成功地攻城略地后,就割据当地并称王称帝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远的就不说了,刘秀本人不就是最典型的事例吗?作为更始政权特派使者的刘秀,他当年成功攻占了河北地区后,不就在河北地区自行登基称帝了吗?

马援当时所出征的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与定都洛阳的东汉王朝可谓相隔千里,作为远征大将的马援又如此深得麾下将士之军心,这怎么能令刘秀高兴的起来呢!

这件“山呼万岁”事件发生后,刘秀虽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治罪马援,但心中的芥蒂必然存在了。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刘秀虽然没有因为“山呼万岁”事件而治罪马援,但心中的芥蒂必然存在了!

三、京城权贵不满马援深受宠信,大多排挤打压马援

正如上文所说的一样,马援是东汉建武五年(29年)才主动归顺刘秀的人物。当时的刘秀已经是谋士如云、武将如林的大诸侯了。马援主动归顺刘秀后,要想出人头地,他就必须争得刘秀的一份宠信。也就是说马援与刘秀旧臣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以人之常情而言,人们对于竞争对手,总是排挤打压多过共同进步,刘秀旧臣也不例外。

例如东汉建武五年(29年),马援来到洛阳,准备归顺刘秀时,就因为无人引荐,以至于连续数月都没能见到刘秀。迫不得已的马援只好请求刘秀将上林苑周边的部分耕地划给他,以便于他屯田以养家糊口。对于这种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代雄主刘秀还是很容易就同意了,而马援也不得不从洛阳搬到长安上林苑一带以屯田为生。也就是说,马援第一次主动归顺刘秀时,就因为无人引荐,结果就以失败告终了。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第一次主动归顺刘秀时,就因为无人引荐,而最终以失败告终了!

直到东汉建安八年(32年),刘秀御驾亲征割据陇西地区的隗嚣政权,作为熟悉隗嚣内情的马援才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华。只不过这次机会还是马援自己争取到的,而非刘秀旧臣的引荐。史载:“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这段话的意思是:“马援向光武帝刘秀上疏说:‘臣马援知道臣归身圣朝,敬侍陛下以来,一直都没有三公辅相一句话的推荐,也没有陛下左右的人帮我美言几句。我自己如果再不说话,陛下又怎么能听到臣的建议呢?所以臣即便触犯罪过,也要冒死进谏。’”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曾在给刘秀的奏疏中明言,自己极度缺乏他人引荐!

事实上,马援除了不得刘秀旧臣的引荐外,他后来还因为屡建军功、深受刘秀宠信而越来越遭人嫉恨和排挤。“薏苡之谤”就是马援深受京城权贵排挤打压的典型事例。

昔日马援率军在交趾郡一带平定征侧、征贰叛乱时,因为当地气候恶劣且多瘴气,而当地一种名叫“薏苡”的特产颇有功效,所以马援就常吃“薏苡”以抵御瘴气。后来马援成功平定交趾郡叛乱后,就特令部下带一车薏苡种子回洛阳。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援成功平定交趾郡叛乱后,还特定部下带一车薏苡种子回洛阳!

但是这一车薏苡种子运到京城洛阳后,却引起了京城权贵们的集体非议,因为众人都认为这是马援在交趾郡平定叛乱期间所搜刮的金银珠宝。只不过大获全胜、胜利凯旋的马援当时正深受光武帝刘秀宠信,所以没人敢状告马援而已。

然而等到马援后来再次出征平叛并病死于前线时,这些与马援关系一般的京城权贵们就开始纷纷上书诬告马援了。例如杨虚侯马武和于陵侯侯昱就集体向刘秀上奏说,马援早年在交趾郡曾经搜刮了一车金银珠宝(实际上只是一车薏苡种子而已)。史载:“马武与於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毫无疑问,京城权贵们对马援的诽谤之词极大地加剧了刘秀对马援的恼怒之情。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马武与侯昱就曾上书诬陷马援搜刮民财!

四、光武帝刘秀的女婿梁松与马援素有嫌隙,刻意诬陷马援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武陵郡爆发蛮夷叛乱,武威将军刘尚奉命领军征剿,结果却因为冒进深入而全军覆没。时年六十多岁的马援再次主动请缨,请求领军平叛。光武帝刘秀虽然体谅马援老迈,不想让他再次领军,但架不住马援的苦苦请求,最终还是同意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们君臣二人最后一次相见,也是马援被冤枉的开端。

由于武陵郡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武陵郡大致相当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而发动叛乱的武陵郡蛮夷大多熟悉当地地形,他们借助地形优势,层层抵抗。一时间,马援所率领的数万汉军也难以平定叛乱。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由于武陵郡易守难攻,所以马援率领数万汉军也难以迅速平叛!

而马援麾下的副将耿舒此前因为进军路线的问题而与马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耿舒主动从充县出发,主动稳扎稳打地推进,但马援则主张翻越壶头山,兵贵神速、快速平乱)。耿舒就给其族兄耿弇写信告了马援一状,并将汉军迟迟未能平乱的责任都推给了马援。耿弇收到此信后,当即奏告光武帝刘秀。

刘秀于是就派遣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梁松曾迎娶舞阴长公主)。只不过梁松抵达武陵郡前线前夕,年迈的马援就已经病逝于前线了。此时的梁松因为与马援素有嫌隙,所以刻意诬陷马援。而大怒之下的刘秀偏听偏信,当即下令剥夺了马援的所有职务,并收回了马援新息侯的印绶。史载:“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病卒,松宿怀不平,遂因事陷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光武帝刘秀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乘坐驿车去责问马援,而且还让梁松担任监军职务。恰逢马援病逝,梁松因为一些琐事而对马援怀恨在心,于是就借机陷害马援。”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梁松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物,因为一些琐事而对马援怀恨在心!

结语

总而言之,素来宽宏大量、厚待功臣的刘秀之所以对开国功臣马援如此苛刻,其主要原因或许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因为马援归顺光武帝刘秀的时间较晚,算不上是刘秀的嫡系亲信。另外,归顺较晚的马援与东汉王朝的开国君主刘秀之间没有同甘苦、共患难的友情,这自然会使得刘秀惩罚马援时比较严苛。

第二是因为马援外出征战、大获全胜时,曾公然接受麾下将士的“万岁”欢呼。“万岁”作为皇帝独享的祝福语,作为远征大将的马援也公开接受了,这自然会使得刘秀十分不悦,甚至于猜疑。

第三是因为京城权贵大多不满马援深受宠信,大多排挤打压马援。作为归顺时间较晚的人物,马援与同朝为臣、同朝为将的刘秀旧臣们是竞争关系。马援作为“新人”却屡建军功,深得刘秀宠信,这自然会使得京城权贵们纷纷排挤打压马援。

当马援深受刘秀宠信时,这些京城权贵自然还能与马援维系表面的和气,但是,一旦马援不再深受信任时,他们往往也会煽风点火、落井下石,“薏苡之谤”就是京城权贵排挤打压马援的典型事例。

第四是因为光武帝刘秀的女婿梁松与马援素有嫌隙,刻意诬陷马援。梁松作为光武帝刘秀的乘龙快婿,他自然深得刘秀的信任,而梁松却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物,他因为和马援以前的矛盾就刻意诬陷马援,这直接成为马援被夺爵免职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中华书局2012年点校本。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