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里的养生常谈

 2017药药鱼 2020-03-04




1

                                                  惊     蛰

惊蛰(jīng zh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在这个节气,民间有五大常见的习俗,一是“吃梨”,寓意农作物远离害虫,庄稼能有好收成;二是“打小人”,由春雷惊醒蛇虫鼠蚁,人们以香驱赶的做法演变而来,借此抒发心中不满;三是“祭白虎”,祈求平安顺遂;四是”祭雷神“,雷神乃是此时的节气之神,祭雷神以示敬畏;五是“炒虫”,是指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和米谷,寓意除百虫。



2

                                                 惊 蛰 与 养 生

惊蛰节气前后,仍属春季,中医认为春季与肝相应,肝属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此时人体中的肝风、肝火易妄动,易引发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春季护肝尤为重要。人们在春季一定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保持心境平和。若已怒,可通过“哭”来解决,因为怒责肝,悲责肺,肝属木,肺属金,金可克木,故悲则气可消。如何防怒?《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可以在春季,尤其适合在惊蛰前后锻炼的保健功法,首先用空心拳从大足趾内侧始,沿大腿内侧面由下往上来回敲打肝经,这样可以起到护肝、疏肝的作用;其次通过左手上升顶天(肝左),右手下降立地(胆右)的伸懒腰功法进行日常保健,练功法可以疏通肝胆、平衡阴阳、起到生发肝气、调畅情志的作用。(赶紧点击视频,学习起来吧~)




3



                                             惊 蛰 与 针 灸

但如果您的血管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最佳的话,请记住健康是第一位的千万别硬抗!中医讲究治未病,未病先治,乃为上策!等到健康亮起了红灯,再去医院就晚啦!看过这期X诊所节目的朋友们,一定认识诊所出境率老高的胡主任啦!他就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盛氏针灸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胡智海主任医师。胡主任在临床上针对这类春季好发疾病常采用阴阳针疗法和揿针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何为阴阳针,何为揿针呢?简单来说阴阳针是根据针入穴位的深浅程度来区分的,深层为阴,浅层为阳;而揿针又称皮内针,是一种短且细小的针具。视频中胡主任选取左侧合谷穴用阴针,右侧合谷穴用阳针,双侧三阴交穴用揿针,两种针法与两组穴位的有机结合,在治疗上可起到交通阴阳,调和气血、保护血管的作用。当然,观看上方小视频,可直观的了解针灸的神奇之处,边看边找下您想要的答案吧

温馨提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治疗上不可一概论之,以上是针对部分病症和人群的选穴和治疗方法,如过您有健康上的问题,还请及时就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经过医生的辨证论治才能为您制定一套独一无二的治疗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