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1、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 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CEI或AR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 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CEI或AR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长期应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CEI或AR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CEI或ARB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C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 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CB有扩张血管和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收缩血管和减慢心率的作用。 4、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 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C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以下四种联合用药方案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但不作为首选或常规用药方案,其优缺点介绍如下: 2、α-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对于伴前列腺增生或心率加快的高血压较适合,但两者的降压力度相对较弱。 3、二氢吡啶类CCB 保钾利尿剂(螺内酯):螺内酯是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特效治疗药物。 4、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与保钾利尿剂(螺内酯):降压力度弱,一个排钾,一个保钾,可以相互抵消。 不常规推荐但必要时可慎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有以下三种: 2、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 β-受体阻滞剂:其实这种联合应用在临床很常见,对于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者,或者是属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两者联用是合适的。因为两者均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以协同改善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者的预后,并降低血压。但是对于单纯性高血压,不推荐这种联用,因为两者的降压机制部分重叠,其降压效果1 1小于2。 3、中枢降压药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减弱中枢降压药的降压作用,并引起心动过缓。 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 二氢吡啶类CCB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保钾利尿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每天给你带来健康科普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