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历经四朝辅佐十一位皇帝,中华上下五千年独此一人真牛

 明月照水中 2020-03-06

今天小编给各位看官讲的这位啊,很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或者说官场厚黑学,但是却也被骂惨了。大文豪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优。谁呀?为什么大家对他竟如此的嗤之以鼻呢。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被称为史上第一政坛不倒翁,因为他的履历太丰富了啊。我们就简而说之,冯道曾经效力过后唐四代帝王后晋两代帝王后汉两代帝王。后周两代帝王共十位皇帝。期间呢,他还向辽太宗称臣。更令人称奇的是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要么是三公之职,要么是三师之谓,真正做到了在四个朝代八个姓氏一共十一个皇帝的统治之下,担任最高等级的官员啊。

可以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能做到如此的,也只有他冯道一个人了。我们都知道啊,古人的道德基准四个字忠孝节义,“忠”那是放在第一位的,不忠的人是会被人鄙视的啊。冯道如此的八面玲珑,不忠不义之人被骂,那就太正常不过了,他就差点被挖祖坟了。我想大家一定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政坛不倒翁的呢?要知道古代朝代的更迭,那都是血雨腥风啊,冯道是如何自保,又如何身居高位屹立不倒,那就要好好讲讲不倒翁冯道的官场投机数。

举一个例子:后唐时期,明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了,可是不到四个月,同宗李从珂就来单挑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啊,就是要夺取地位。李从厚得知消息之后,那吓得是屁滚尿流啊,慌忙就跑到自己姨父石敬瑭的君主。第二天早上呢,冯道和其他大臣都来到朝堂之上还准备上朝,却找不到皇帝,这一问才知道李从珂发动兵变了,并且率兵正赶往京城。冯道这时的做法,真是一般人他做不到的啊。极其的出人意料。

他的本是明宗一手提拔的亲信啊,并且被任命为宰相。按常理来说啊,此时正是他报答明宗大恩大德的时候,况且李从珂起兵,实属大逆不道的,但是冯道并没有考虑这些,他认为李从珂是大,而李从厚还没有掌握实权,他在衡量了利弊之后,决定率百官开城门迎接李从珂,冯道他身为宰相啊。很多官吏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呢告诉给大家,多数人也是不好说什么的。虽然也有抗议的声音,但大多数人无奈只能跟冯道一起,到洛阳的郊外去列队迎接李从珂,就这样冯道呢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摇身一变又成了新朝的开国功勋。

但是李从珂对这老家伙也不放心啊,把他放到外地任官,后来才把他调回京中,给了他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司空之职。后来呢,石敬瑭同李从珂发生了冲突,石敬瑭想借恢复明宗的旗号打倒李从珂,但是石敬瑭兵力是很单薄的,他是不能同李从珂抗衡的啊。为了夺取帝位,石敬瑭也不顾一切就派使者去契丹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并许下三个条件,事成之后第一个呢,是向契丹称臣。第二个呢,很荒唐,石敬瑭要向耶律德光称自己为儿子。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要知道,耶律德光比石敬瑭是要小十岁的。第三个呢,就是割让雁门关以北的地方给契丹。耶律德光此时正想插手中原事物,石敬瑭主动去求正合其意。两人一约定中秋之后,清国复原。于是呢,在契丹人的指使之下,石敬瑭是打败了李从珂。坐上了古代历史当中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以恢复明宗为号召,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把原明宗朝的官吏大多复了职。也许是因为冯道当时没有受到李从珂的重用,所以冯道也被任命为宰相,这石敬瑭当皇帝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兑现对耶律德光许下的诺言。这其中啊,自称儿皇帝意识可是实在是羞于说出口。据史料说,写这一道诏书的官吏,当时是色变手颤乃至于气下,可见啊这是多大的奇耻大辱。至于派人去契丹当策离史,更是一个既要忍辱负重,还有冒生命危险的事。石敬瑭想来想去呢,觉得冯道合适啊,一个呢,显得正式。第二个呢,冯道老练圆滑,但石敬瑭也很为难,他害怕冯道拒绝,可谁知冯道呢,是主动请缨,可是石敬瑭哪知道冯道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冯道十分清楚。只有把这个爸爸皇帝笼络好了,儿皇帝才好对付。

其实,我们从这一点来看啊。冯道对于长保富贵,还的确算得上是有胆有识的。冯道在契丹那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他是被滞留了两个多月,但冯道这个人呢,确实很冤枉啊。耶律德光觉得这个老头啊,忠实可靠,这才决定放他可以回去。谁知道冯道还不愿意回去,他多次上表,想留在契丹,可越是这样,耶律德光就越觉得他应该回去,好让他在石敬瑭那里为自己办事。自己还多个眼线。经过反复多次冯道这才显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在路上也是走走停停,走了两个多月才出了契丹的国境,他的随从很不解地问,咱能活着回来,恨不得插翅而飞。您为什么要走得这么慢呢?老奸巨猾的冯道道出了原委。他说啊,咱们呢一旦走得快,就显出是逃跑的样子,就是咱走得再快,人家契丹的马也能追得上,那有什么用呢,咱反不如慢慢而行。随从人员这才佩服冯道的深谋远虑呀。

这趟出差回来之后,冯道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啊。风光无限,甚至连石敬瑭都讨好巴结他,只是石敬瑭的后晋政权,只维持了十年多就完蛋了。后晋出帝开运三年,耶律德光率三十万军队南下占领了汴京啊。冯道大概觉得契丹人可以稳坐中原江山了,就主动来投靠耶律德光,冯道满以为耶律德光会热烈欢迎自己,没想到北方异地不懂中原的人情世故啊。耶律德光一见冯道,就指责他辅佐后晋的策略部队。这可把冯道吓坏了,那冷汗直流啊。耶律德光问他,你为什么要来朝见我呢?冯道这个时候,战战兢兢的说,我既无兵又无城怎敢不来呢。耶律德光又问,你这个老头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冯道可能觉得自己大势已去自怜的说我呀,我就是一个又憨又傻,无德无才的糟老头哇!冯道的态度,弄的耶律德光是哭笑不得,实在也不好为难他,但是啊,由于冯道善于逢迎,在后来耶律德光慢慢的信任,并且看中了冯道,让他做了辽王朝的太傅。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真如走马灯一般啊,令人眼花缭乱。刘知远的后汉政权刚刚建立四年,郭威就扯旗造反了,带兵攻入汴京。这时候的冯道呢,又故伎重演,准备率百官迎接郭威,他做了后唐明宗的七年宰相尚且不念旧恩,更何况只做了不到四年的后汉太师,更是不足挂齿。于是他帅百官迎郭威进汴京,又当上了郭威所建的后周政权的宰相。

说了这么多,我们差不多能画出这个冯道的形象啊。于是很多人就好奇这个墙头草的结局怎么样啊。说来啊。后周郭威病死,郭威的义子柴荣继位,这时候啊,割据一方的后汉宗族刘琮,勾结了契丹,企图一举推翻后周政权。根据冯道半个世纪的经验,而他认为,此次后周又保不住了,肯定又得改朝换代了。自己虽已经苟延残喘之年,可是还是想要保住这官位爵禄,此时的柴荣,当时只有三十四岁,年纪不大,但是呢,却很有胆识和气魄。当刘琮和契丹联军袭来的时候。一般大臣都认为柴荣刚刚继位,人心易摇不可轻动,可是柴荣却一定要亲政,别人呢,看见柴荣意志坚定,便愿意跟随柴荣一起出征不再多说。只有冯道,那是倚老卖老,在一边冷嘲热讽的劝谏柴荣说,过去唐太宗征战都是亲自出兵。难道我就不能学学他吗?冯道说,不知陛下是不是唐太宗。竟然敢这样子跟皇帝说话。柴荣又说,以我兵力之强出击刘琮契丹联军犹如以山压卵如何不胜,冯道却说陛下能为山吗。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柴荣大怒,他私下里对人说,冯道这个老家伙竟狗眼看人低,瞧不起我。

其实在后世看来,冯道倒不是看不起柴荣,而是他又有自己的小算盘啊。这是为自己在下一个什么朝代做官,留下一条后路,弄一点投靠新主子的资本。但是柴荣还真不信邪,亲率军队。与高平之战中大败刘琮契丹联军大胜的消息传到了冯道的耳朵里,冯道知道自己翻船了。于是得了一场大病,又羞又恼郁郁而终。但是啊,关于冯道,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得不说,那不得不提,就这个官场上的老油条,当时的老百姓却很爱戴他,赞誉他是好人好官。

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暂且抛开冯道,不忠君这个污点先不谈,冯道为官史料记载说他不贪财,不好色,有才干不结党不树敌有容人之量,知道进退关心民生疾苦。条条都是溢美之词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道这个人最大的贡献,是保护了汉人百姓,并且在乱世中保护了很多历史典籍。据说呢,他曾用非常献媚的话,去拍辽国皇帝的马屁,让他不随便乱杀汉人。他也曾经不懈地为大规模刊印典籍。在五人当国的乱世里,为文化的存亡断续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所以呢,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看历史,也许还真有不一样的发现,最后,用冯道他自己的话来结尾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他的为官之道或者是官场生存法则,大家可以各自领会这句话就是“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