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道

 zcm1944 2015-10-23
冯道
持重镇俗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
人。出生在“为农为儒,不恒其业”①的家庭。年轻时品行纯厚,不耻清贫,
事亲孝而为学勤,颇有古风。
唐末天祐年间,冯道曾任刘守光的参军,因常陈利害而惹怒刘守光。刘
守光失败后,他逃到太原投靠当时在河东任监军使的宦官张承业,当了巡官。
后张承业把他推荐给晋王,被任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李存勗与后梁军夹河
对垒之时,郭崇韬要求裁减闲散人员,李存勗怒而欲“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
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令冯道草拟文告发表,冯道执笔久之不写。李存勗
正色催促,冯道说:“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
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
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①不久,郭崇韬向李存
勗道歉,经过冯道的调和,此事顺利解决,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胆量识见。李
存勗称帝后,冯道被破格升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
冯道为人刻苦俭约。在晋梁交战前线,他在军中只搭一茅屋,室内不设
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牧草。请将送他在战争中掠得的美女,他无法推却时就
安置于别室,等找到她原来的亲人后再送回去。他因父丧丁忧期间,遇到饥
荒,他就尽自己所有周济乡里,亲自种田背柴。有因人力不足而致田地荒芜
的人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夜里帮助耕种,事后人家前来道谢,他认为这完
全是应该做的。守孝期满,后唐朝廷重新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他赴任途中走
到汴州时,正遇上赵在礼魏州兵变后李嗣源带兵进攻首都洛阳,孔循劝他等
到局势明朗后再走,他认为奉诏赴阙,不可擅留,依旧快速赶赴京师。
三代为相
李嗣源向来知道冯道的声名,即帝位后任命冯道为端明殿学士,不久,
迁兵部侍郎。一年后,又迁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冯道引荐任用了不少有才识的孤寒士子,而对那些品行浮躁的衣冠子弟都加
以抑制。尽管因此遭受一些人的讽刺打击,但一直得到李嗣源的信任。
天成、长兴年间,连年丰收,中原太平无事。冯道打比方提醒李嗣源,
借自己在河东任掌书记时出使到中山(今河北定州),路过井陉(今属河北)
地区的险恶山路因十分小心而没有出事,等走到平地时以为可以放心大胆结
果反而跌伤的事说:“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
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李嗣源问他丰收年景的百姓情况时,他说:“谷
贵饿农,谷贱伤农。”并且特地吟诵了聂夷中的《伤田家诗》:“二月卖新
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
————————————————————————————————————
①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
①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

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①李嗣源听了很受感动,命人抄下经常诵读。当李
嗣源为得到一只刻有“传国宝万岁杯”字样的玉杯而高兴时,他说:“此前
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②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无形之宝便是“仁
义”。他因势利导地规劝明宗,既使对方乐于接受,又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巩
固。他还因为“诸经舛谬,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今陕西西安)
郑覃所刊石经,雕为印板,流布天下”③。这是中国古代印刷史的一件大事。
李嗣源死后,他在闵帝李从厚时仍任宰相。当李从厚出奔卫州(今河南
汲县)时,他又率百官迎接末帝李从珂入主朝廷,仍然被任命为宰相,后虽
一度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一年后又任司空。后晋灭后唐时,他
又投靠新朝,石敬瑭任他为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
封鲁国公。事无巨细,悉以归之。其荣宠程度更胜前朝。石重贵时,他仍为
宰相,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出任匡国军(治同州)节度使,又徙镇威胜
(治邓州,今河南邓县)。“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
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曰:‘无城无兵,
安敢不来。’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这种自甘贬辱的态度使耶律德光感到高兴,被任为太傅。耶律德光曾问他:
“天下百姓,如何可救?”他说:“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①有人
说这种谄媚的谀词讨得了耶律德光的喜欢,因而没有夷灭中原人民。耶律德
光北撤时,他一直随从到了常山。刘知远建汉称帝后,他以太师奉朝请。后
周灭后汉之后,冯道又被后周任命为太师兼中书令为首相。
明哲保身“长乐老”
冯道在未发迹时曾写过一首诗:“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
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反映了他既要洁身自好又打算委曲求全
的人生哲学。后来,有人因他“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②,
而称之为不倒翁。
乾祐三年(950)夏,冯道写了一篇题为《长乐老自叙》的文章,历述自
己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及契丹入主时期所获官爵荣宠,真是官越做越大,
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弟。他写道:“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
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然而,在文中他也承
认自己的一生“奉身即有余矣,为时乃不足”。并且明白指出这不足在于“不
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历职历官”。因而他清醒地预见到后人
对他“知之者,罪之者,未知众寡矣!”①
后周取代后汉时,冯道已是一位经验老到的政客,连郭威都要细察他的
反应来决定行止。当郭威进攻洛阳,刘承祐为乱兵所杀后,郭威认为后汉大

——————————————————————————

①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
② 《新五代史》卷 54《冯道传》。
③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
① 《新五代史》卷 54《冯道传》。
②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及注。
① 《旧五代史》卷 126《冯道传》。

 
臣一定会推戴自己为帝。可是在见到冯道时,发现冯道一点表示都没有,只
好像往常一样先向他行礼,冯道仍像平时一样受之。郭威就意识到取代后汉
为帝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就假意提出立刘赟为帝,并且派冯道到徐州去迎
接。因此当时的舆论并没有把后汉之亡归罪于冯道,而冯道对于改朝换代丧
君亡国也因习以为常而并不在意。柴荣继位后打算亲征刘赟,冯道以为不可,
再三谏阻。当柴荣说要以唐太宗为榜样时,他更直言“陛下未可比唐太宗”②。
因而惹怒了柴荣,亲征时就不要他随行而让他去处理郭威的后事。结果郭威
刚安葬完毕,冯道不久也就患病,四月去世,终年73 岁。谥文懿,追封瀛王。

 
2015-10-23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七卷》第七章第一节    p40/5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