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茶,中道的美妙和谐

 街心舞苑 2020-03-06
大家好,我是白朗,这一讲我们聊黄茶。
开始前,我们先弄清楚一个问题:在茶叶的历史上,绿茶一度是唯一的主流,后来才有了六大茶类的概念,那么,其他五大类茶,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从人类利用自然的进程可知,白茶的制作简单到可以不使用任何工具,因此,它有可能是比绿茶更古老、更传统的茶,但不是主流,所以不显于文字。
而历史的发展进程,总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同在。我们在第7讲《茶叶5000年(下)不可一日无茶》中聊过,朱元璋一道圣旨,散茶成为主流,自然衍生出六大茶类的概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具体到除白茶外、其他四大类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每一种茶最初的出现,几乎都是来自偶然事件的发生。

关于黄茶的偶然事件,是这样发生的:
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茶叶被水汽热闷,茶叶颜色被闷黄了,这下可糟了,黄不拉几的,又不好看,多半也不会怎么好喝,不过总要泡一杯尝尝,哦,还不错哦,喝起来柔柔的,很舒服,挺新鲜,而人们对新鲜事物永远具有好奇心,正是这份好奇心,促使人们总结这次偶然事件的经验,不断地提升技术,最后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其典型制作流程是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杀青、揉捻、干燥就是绿茶的制作流程,而黄茶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依茶叶嫩度、气温等条件因素,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内敛,是黄茶的风格特点,既保持了绿茶的鲜香,又多了一份柔和。更重要的是,相比于绿茶,黄茶的寒性降低了很多,对胃粘膜的刺激性降低了很多,而从生物化学分析茶叶成分的功效研究中可知,黄茶中茶多酚等的抗癌抗衰老等的功效,和绿茶相近。
简单来说,黄茶相对于绿茶,功效不减,寒性降低,在功能性和伤害性之间寻求中道,寻求平衡的状态,达成了美妙的和谐。

然而黄茶的中庸之道,长时间保持并非易事。
黄茶在六大茶类中,是最小众的一种茶,以星点状分布于全国各个茶区,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与当地主流绿茶产区混合在一起,面对的也是同样的市场。可想而知,在某个以喜爱鲜爽甜美的绿茶为主流的市场,会拿什么样的眼光看黄不拉几的黄茶:
呀!
黄茶!
新鲜的茶!
尝一尝。
嗯,不够绿啊!
呜,不够鲜爽啊!
没特点啊!
还是绿茶好喝!
尝完了新鲜,就没了兴趣。
因而促使了某种黄茶,在制作的过程中,闷黄程度越来越浅,渐渐向绿茶靠近。
一度在一段时期里,有人专门来寻黄茶,竟然喝不到地道的黄叶黄汤,几乎和绿茶一样了。好在,寻茶人有心,找到了当地的一位老师傅,老师傅说,我会,不过好多年不做老传统的黄茶了,好在工具都还在。于是张罗着复原黄茶制作试验,等照着记忆中的制作方式做出来之后,试验却宣告失败了:不是那个味儿!大家一起探讨后发现,问题在闷黄时包茶的那张纸,不是当年的那种纸。他们各处寻找适合闷黄时用的纸,继续试验,却全部都宣告失败了。最后,茶叶包在一种来自韩国传统制法的纸里,这黄叶黄汤的黄茶才算成功了。
黄茶失去的中道,这才又重新找回来。


中道,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是佛家认为的脱离二边、至于中道的至高真理。
《中庸》原文:“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自然而然生长发育了。

然而,在喝茶这件事儿上,人们往往更愿意取悦自己的眼睛和嘴巴,而对自己的身体疏于关心,完全是“食色,性也”的一个真实体现,早已偏离中道。
因此,作为爱茶的我们,如何在品茶的过程中,体悟中道,持守中道,温和而强大,是重要的修炼。
 
接下来,我们来看黄茶的分类,根据采摘标准和茶叶的嫩度,把黄茶分为了三类: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全是由芽头制作而成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黄小茶,是用一芽一二叶制成的黄茶,有湖南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湖北远安鹿苑茶、安徽霍山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
黄大茶,是以一芽三四五叶制成的黄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湖北英山等地的黄大茶,还有广东大叶青等。

其中
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黄芽茶之极品。其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茶芽倒竖,滋味甘醇鲜爽。
君山银针鲜叶的采摘有很严格的“九不采”标准:
“雨天不采”
“风伤不采”
“开口不采”
“发紫不采”
“空心不采”
“弯曲不采”
“虫伤不采”
“瘦弱不采”
“过长过短不采” 
雨天,茶叶会有水气,香气和滋味都会影响;
风伤会引发茶叶自愈机制,这样的茶芽就不会甜嫩了;
开口,说明采的晚了,要在最初萌芽的时候采下来;
发紫是因为阳光照射过多,花青素积累,茶叶变颜色,滋味变苦涩;
空心、弯曲都是在萌芽的初期遭受意外刺激,自然不好;
虫伤也自然会淘汰;瘦弱是没达到标准;
过长过短不适合整体的一致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款好茶,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关于黄茶的存储和冲泡,请参照第11讲《绿巨人 | 绿茶的快意恩仇》中,绿茶的存储和冲泡建议,可复制操作,绿茶和黄茶的近亲关系,在此更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