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ASE 10 F/38,右大腿皮下肿物。

 漠藩 2020-03-07

镜下特点:肿瘤边界清楚,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上皮样,胞质丰富,粉染。核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未见核分裂及坏死。瘤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实性片状。间质可见较丰富的薄壁血管。

免疫组化结果:CK、EMA、S100、P63、SMA、CD138均(+),GFAP、Desmin及Ⅳ胶原均(-)。

诊断:软组织肌上皮瘤。

软组织肌上皮瘤与涎腺肌上皮瘤一样,由肌上皮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表达肌上皮标记。肌上皮细胞一般有四种形态:上皮样、梭形、透明及浆细胞样,肿瘤可以完全以一种形态细胞构成(如本例为上皮样细胞),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肌上皮细胞构成。当出现细胞异型性明显、浸润等不良生物学行为时则诊断为肌上皮癌。分子遗传学改变主要是EWSR1基因重排,形成EWSR1-POU5F1,EWSR1-PBX1融合基因,包括新近报道的EWSR1-ZNF444融合基因。

鉴别诊断:

此例形态最主要的鉴别是血管球瘤。血管球瘤瘤细胞形态也可表现为上皮样,间质有丰富的薄壁血管,类似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但后者除表达SMA外,还可表达Ⅳ胶原,不表达肌上皮标记。分子遗传学改变无EWSR1基因重排。

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