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古稀老人赵 2020-03-08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朱光潜笔名蒙实(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现代著名美学家;1918年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赴英、法两国留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在法国斯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朱光潜历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长期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

著译以美学、文艺学领域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和《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维柯《新科学》等。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他现代美学的翘楚与标杆人物,融贯中西,发展出自己的美学理论,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朱光潜曾有过两次轻生

1.第一次轻生

其实这位美学大师,也是旧婚姻的叛逆者和新道德的追求者,为了反抗包办婚姻,当时还年轻的朱光潜想过轻生。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1923年6月,朱光潜港大毕业回来后,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英文教师,当时的他27岁,就是在前年,朱光潜回到家,从小教授他如何作桐城派文章的父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媒妁之言的婚姻,让一位姓陈的姑娘和他结婚。

他没有感觉、没有爱的冲动,只是迫于父亲与祖父的压力,最终才无奈屈从。陈氏比他小那么一两岁,裹小脚,个子中等。

在1925年朱光潜到上海教书时爱上了一个叫奚今吾的人,是他的学生。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因为战争的原因学习被迫停办,奚今吾就此和他分别,因为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的基础,他时常想和原配离婚。之后江浙战争爆发,回到家他时常时想起奚今吾,可是怕父亲阻止,内心十分的痛苦。

他想追求爱情,追求幸福,于是和父亲说了他与原配陈氏谈分手这件事一说出口,父亲立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厉声说到:你要是敢休妻,就不要进我的家门!

1924年9月,在一个晚上,痛苦万分的朱光潜选择离开了家乡,与旧时家庭决裂。他到了安庆,乘上一条小船,前往上海,当他路过镇江焦山时看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是那么的亮,将这条江的江水照的闪闪发光。朱光潜放下手上中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来到甲板上,他想起了和父亲的吵架,离家出走,又想起了他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他精神受到了极具刺激,眼前出现了幻觉,在这个未曾见过的美好夜景下引起了他心灵的震撼,神使鬼差一瞬间他强烈的想和江水融入在一起,他产生了从未尝试过的快乐到极致的感觉。

他感到胸口的窒息,感到头脑几乎崩溃、爆裂,想急速地翻过栏杆,奋力跳下去,好摆脱即将崩溃的恐惧,好在他的理智还没完全丧失。当他看到船依旧在行驶,月亮还在挂在那天上,他不仅流了一背的冷汗,万分庆幸自己没在那时候投江自尽。从那以后朱光潜再也没有回来过岱鳌山下。

直到10年后他海外归来,看到父亲已经撒手人寰,他在他父亲的棺材上大哭了一次,骂自己不孝,内心愧疚不已。1936年,朱光潜在北大写文章中有提到这段往事,他说:“我现在还记得在一个轮船上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心神有力恍惚,找不到一个安顿处,因而想到自杀也许是唯一的出路;我现在还记得15年前还是20年前第一次读济慈的《夜莺歌》,仿佛自己坐在花阴月下,嗅着蔷薇的芬芳,听着夜莺的声音越过一个又一个山谷,以至于逐渐沉寂下去,猛然间觉得自己被遗弃在荒凉世界中,想悄悄静静地死在夜半的蔷薇花香里。”

2.第二次轻生

第二次轻生是在1933年秋天,由胡适力荐到北大外语系任教,他到北平后常去北海看朋友或买东西,他在秋天的一个傍晚在北海白塔顶上,望着北平城里的楼台烟树,望着西郊的远山,看到即将落下去的夕阳,想起李白“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夕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名句,觉得目下的境界真是苍凉而雄伟,产生了自己不应该在留在这个世界里的念头。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他想到了死,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又坚信自己的精神一个是正常的。

他在1947年写文章时说:济慈要趁生命最丰富的时候死,过了那良辰美景,死在一个平凡枯燥的场合里,那就死得不值得;甚至于死本身,像鸟歌和花香一样,也可成为生命中一种奢侈的享受。我两次想念死,下意识中是否也有这种奢侈欲,我不敢断定。

朱光潜不愧是一位美学家,他从不隐晦自己有过两次轻生的想法,且希望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自杀念头的起因。其实他两次轻生都有关于他的爱人奚今吾。

3.与奚今吾相爱

1923年,从香港大学毕业的朱光潜应聘到设在上海的中国公学中学部作了一名英语教师。有一个叫奚今吾的学生,她刻苦好学,英文成绩尤其突出,课堂上每每“发音准确,语词流利”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平日里,在学生面前,朱光潜总是不苟言笑的,但是对这位模样可人,且成绩优秀的女学生,他是多了一些关心与爱护,与她单独相处的时间自然多了起来,渐渐产生了异样的感觉。而奚今吾被他的才学与风度吸引了,而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是,她的内心已经有着别样的情愫开始滋生。

据《朱光潜传》描述,那时候的奚今吾特别喜欢上英语课,上课时眼睛发亮,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但是就在他与奚今吾相识的那年,陈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纵有千般爱意,万般渴念,朱光潜还是将这份爱收拾在心上。中国公学由于受到军阀混战的影响开始颓败,于1924年9月解散,朱光潜被迫离开,而奚今吾也转学去了别处。

朱光潜是1925年秋到达欧洲的,先后辗转于爱丁堡、伦敦、巴黎、斯特拉斯堡之间。奚今吾大约在1928年去的欧洲,在巴黎大学学习一般女生望而生畏的数学专业。而远离了家庭的藩篱,朱光潜的身心也轻灵起来,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怀表达了他的爱情,不久他们结为伉俪。

朱光潜34岁,奚今吾小朱光潜10岁。也就是在这年朱先生完成了他的名著《文艺心理学》初稿。

虽然二人已经分别了几年时间,却一点没有生疏之感,从此以后,朱光潜与奚今吾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将近60年的岁月。

1933年回国后,奚今吾为了朱光潜的事业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几十年如一日教育子女,整理文稿,给朱光潜以极大的支持。尤其到朱光潜晚年患病后,她为朱光潜做了多少事,真是说不清了。

朱光潜:这位与丰子恺齐名的大师,我们都该知道他

人生分为广狭两义:

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毫无隔阂;

“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丰子恺与师父李叔同提倡“美育”感化人间,朱光潜后半生用阐释美学来刺破国民教育中的灰暗。

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