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的养成

 雾霭霾 2021-11-16

图片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中最值得称颂的艺术审美,长期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王国维就曾感慨曰:“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

为挽此颓势,王国维先生在博采西方哲人叔本华、尼采、康德等人的思想后,开启了现代中国美学研究之路。随后学术兴盛、名家辈出:朱光潜、宗白华、徐复观、丰子恺、李泽厚……他们不遗余力地重整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研究体系,其著作更成为近几十年来的经典,影响着美学与美育的发展,亦是文人空间团队的必读书单。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01 
图片
李 泽 厚

李泽厚(1930-2021),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靠前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在80年代出版《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在国内影响极大,从者甚众。

李泽厚《美的历程》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代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华夏美学》:中国传统审美的渊源在哪里?中国精神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艺术与哲学如何巧妙地融为一体?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美学四讲》:部简洁畅达、读之有味的美学经典。一本书囊括从柏拉图到后现代艺术的美学观,美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作品。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全面系统展现,深刻探寻美的本质。



 02 

图片

宗 白 华


宗白华 (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1920 年赴德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25年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直到逝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宗白华讲美学》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宗白华是“融贯东西艺术理论的一代大师”,其美学著述牢牢地把握了中国美学的精魂。本书合编了《美学散步》和《艺境》中的全部美文,汇集了宗先生所写美学论著精品中的精品。在这些文章中,他构筑了以艺术境界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美的基本性质探讨与中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美学思想意蕴方面,给人以深刻启示。同时,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与个体美的生活高度统一,能够切实提升读者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本书新增数百幅与主题相关的珍贵文物图片,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得到身临其境的美学感受。



 03 

图片

朱 光 潜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国、法国研习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史,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任教。早年接受克罗齐、里普斯的美在直觉说、移情说,后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


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本书为朱光潜先生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美》。采用书信体的形式,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文字明白晓畅,充满了真知灼见,指引读者一条认识美学的捷径。自问世以来深受好评,被视为美学领域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



 04 

图片

徐 复 观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著名学者,曾任香港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台中农学院教授,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华侨日报》主笔。


《中国艺术精神》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中国艺术精神》是研究中国艺术的经典读物,自1966年发售以来,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书中前两章,从音乐的角度,探讨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礼乐、乐教方面的思想所反映出的艺术精神;由庄子的思想归纳出“虚、静、明”的精神,并将二者汇而为“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专门谈画,按照历史相关顺序探讨山水画、画论、南北分宗等画史重要课题,突破了许多古人和现代人在文献、观念上的误解。


 05 

图片

丰 子 恺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祖师,其漫画作品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多反映社会现象。其散文别具风格,多用平淡笔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丰子恺《人间情味》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人间情味》是丰子恺的一本随笔札记。上编艺术之境,选取了他对中国艺术理论发展提出的一些观点。中编人生感悟,是他对艺术与人生直接发出的感叹。下编佛性童心,这是丰子恺艺术创作中的两个很核心的要素,佛性中蕴涵着童心,是他给现代艺术创作留下的一份深沉的智慧。还有一部分随笔,直接表达出他的艺术观念。



 06 

图片

王 国 维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学者。其生逢变革年代,为学术与谋生,游历波折,两考乡试,三赴日本,京沪往返不计其数。一生坎坷,唯有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光彩照人。共有著述62种,批校典籍近200种,涉及戏曲、诗词、哲学、美学、史学、金石、考古、教育、翻译等众多领域。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叶嘉莹讲评本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人间词话》是百年来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美学经典。作者王国维以简隽明晰、深入浅出的条分缕析,首次开创性梳理出词的脉络、规律。他用短短64则笔记,讲透词之美学核心:推崇“简”与“真”、提出“境界说”,让人豁然开朗。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对后世的启迪,更如雨润万物。


 
 07 

图片

司 空 图

司空图(837—907),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其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由晚唐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撰,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诗歌理论的专著。它探讨了诗歌创作、诗歌美学的风格,形象地概括了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欣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名著。作者用艺术的形式对《二十四诗品》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创作,用书籍美演绎经典著作。



 08 

图片

朱 良 志


朱良志,1955年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主要作品有:《石涛研究》《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南画十六观》等。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本书是朱良志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课的讲稿。他尝试通过中国美学发展自身的逻辑,去接触其核心问题,理出一个初步线索,着重敷陈中国美学的'生命超越'特性。论述中既注重整体观的概括,又拈出若干范畴,高屋建瓴且探幽烛微,语言畅达优美,颇富情致和文采,是一本很好的著作。


朱良志《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本书通过对国画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如:钱选、石涛、倪瓒、八大、马远、陈洪绶、夏圭、法常等画家及其画作的介绍,将这些国画作者的人生经历、境界和追求揭示出来,同时在介绍过程中将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读来颇令人感怀。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朱良志《真水无香》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真水无香》是朱良志教授研究中国艺术观念的一本著作,通过对中国艺术和审美生活的考察,突出师法造化、逃避人工秩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法则,围绕这个中心,全书对中国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究。



 09 

 图片

蒋 勋


蒋勋,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省。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近年专注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美的沉思》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书)

 

《美的沉思》是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