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序言

 温情海洋 2020-03-08

        中国文化基础是阴阳五行,这是中国社会进入文化文明的标志,开始于黄帝时期,是中国文明独立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价值所在。阴阳五行,外化为龙形,故龙上天为阳入地成阴,和之五行,形成中国社会独有的龙形,非图腾;世界其他文明则有图腾,而后生宗教,其他文明出宗教,独有中国社会出文化。阴阳五行学说,外化成龙形,所以又叫“龙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和基础,是中国社会进步于世界各地的地方,也是世界文明学习中国的价值之处。

        阴阳五行后,出《连山》,归藏》,《周易》,而如今独有《周易》存世;及至周朝末期,形成中国社会易,道,儒,墨,外加管仲之法应用,此六家代表中国社会文化,后人不明徒自细分,有引人歧途之嫌。天下学士,不归儒,既归墨,是学之所向,太史公以儒学之身,撰写《史记》,尚且不能有墨子之存身,何况他人?汉后历史实则为儒学历史,非中国文化历史。汉代经学家最大价值,莫过于对文化典籍的整理注释,为保存中国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经学因于斗室之见,以一家言而误导初学者,造成认知误区。南北朝,佛教东成,道教已备,而阴阳五行之木火土金水,生生之气,变成道教金木水火土,死死之气,唯有守静抱一而长生。至五代陈抟,或惑于五行,或惑于社会,发展易学,出太极论述,引发周敦颐,邵雍,张载的进一步研究,易学由用太易转化为用太极,用少阳成用老阳,物壮则死之理。后有理学三宗师,二程,司马光,实则为教育家,非文化之集大成者,以教育学之一家之言,窥于社会,真如一管之为,后辈朱熹进一步提升理学为新儒家或儒教,编撰所有中国文化典籍,自此中国文化尽失,中国社会的价值之处不存,后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之根源,正言老阳必死之理数。一八五零年近世及民国诸人,不察中国文化之本原,徒自羡慕西学之长,只窥儒学之短,非中国文化之短,短则为理学儒教之祸,非中国文化全貌,即为废除中国文化,盲目推行西学,造成中国社会动乱之根。后人认知更加推波助澜,以儒学之偏,代全中国文化全貌,谓之可恨;后辈学子,兴中国文化基础传统,非儒学,经学,理学之一家之说,则归于阴阳五行的基础,易,医,道,儒,墨,和管仲之法的文化总分,不落儒学之一家,则成绩中国文化全貌矣。

        在中国浩瀚如渺的历史典籍中,经过历史岁月的纷争,或毁于人之势力,或藏于人之密室,官方虽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编撰之为,实则毁百家私学,独行理学之用,则文化湮没,徒有形外之表,无文化教化之实。历史上中国典籍曾经以百家分类,四分于书,期间有历史的局限性,和文化认知片面性,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传承,造成中国社会文化思想认知的偏驳,文化则集百家之长,不行一家之见。根于中国文化大道,则以六分,以合于阴阳五行,地用以六,所以以子,史,经,集,别,杂来分类,囊括中国文化形态下的典籍之全貌,以易,医,道,儒,墨,外加应用管仲之法,不宜再进行各家分类,避免进入文化认知误区,才能够真实客观的记录社会和文化。其中,文化典籍子部道家的代表《道德经》是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书籍之一。(另一部是《圣经》)

     《道德经》是周代末期春秋藏室吏老子(李聃)著,传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为道家的代表典藏,书分上下两篇,上为道经、下为德经,共81章,5000余字以道为宇宙的根本,阐述了道的本质、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庄子 天下篇》括其旨: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历史上注释的书籍有一百多种,或优或劣,诸家不同,或重于玄,或重于妙,或重于可道,或重于可名,或多为道教所用之解,背离道家之道之根本,甚至乱解于道,造成国人认知不足,形成沿用历史诟病的恶习。《道德经》上篇明道,则篇篇不离大道,后世学者之论,由感而发,忘却大道之本,只患望文生义之苦;下篇明德,章章不背德化,学人妄自浅论,只患名实之累于己,所以,从阴阳五行角度其解读,归于道,合于道,于一则无悖也。

       试读:  本注第一卷体道篇  第三章-----世之祸事源头,非名即利。不片面推崇引起人们产生名利之心的那些东西,即得与失的常理,是道之本,忽视道之本原,是理解偏差的开始。此句注释错误最多,虚心是脚踏实地做事,没有妄想。实其腹,是解决生计问题,安居乐业。弱其志,非弱也,是其次之义,首先是解决生计,其次才是文化教育。强其骨,是接驳上文,文化教育,骨者本也,人之本,国之本。

        试读:  本注第二卷无我篇    第二十三章-----道者,何为道,则为天地自然之大道;德者,何为德,就是思想文化德具体体现;失者,何为失,非失去也,乃于上句德,两两相对,即是无德,没有思想文化。后世歪解“德与失”,以圣人之德解德,则圣人已死,德已死,焉有德;德既然歪曲,而失,必然解于与名利之实之相对,故无,则一字差千里,非一人之错,实为学识偏见之祸,失与德相配,德即有思想文化,失则为无思想文化,于此,道可明矣。

       解读《道德经》,从道之本原去解读,非训诂于各种版本,吾之本义,此义与众意不同也。

    1 道教所为---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南北朝时期道教全面建立,葛洪注释《道德经》,奠定了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炼养术的根本,同时影响中国后世对《道德经》的正确理解,加之帝王之家的利用,陷入“清净,无为”的道教修炼境地

    2佛教影响---自东汉末期小乘佛教传入中原,经三百年余年,融合儒学和道教,终合于中国社会,产生大乘佛教,又叫汉传佛教。佛教遵循“宇宙,无相,无识”的理念,夹杂道教许多习俗,以此注释《道德经》,产生消沉,空寂的境界。

   3儒学经学---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国家管理“大一统”,立五经博士,经学由此产生。经学五经十四博士,专习注释训诂之能事,所以史学,训诂学,语言学等得到大力发展,保留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典籍合文献,这是积极的方面,在文化典籍传承上,经学家是非常值得感谢。而经学之弊病,行斗室之为,于文化深度有益,在文化广度则见识不足,有见文生义之弊。

  4理学儒教----北宋时期以“二程”和司马光为三宗,以名利之实入于学,实则为片面推行教育这一体系,非文化领域大范围,然而理学行以偏带全,妄自推行学术,加之以官身并进,遂得到社会上下逐名利者附和而流行。理学儒教,别于传统儒学,叫新儒家,或叫儒教,进而借官宦之力,大肆编撰中国文化的所有典籍,造成中国文化之本原于此地而失,后世所为国学者,皆为理学儒教所为,非中国文化本原,由此注释《道德经》,己心已存名利,于注释无补,徒有名利。

  5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是在以宗教信仰基础上诞生,不可避免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上约束民众,而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术,虽然名为唯物和辨证,实则陷入“有名”之循环,最终西方的哲学家们,许多人的命运是带着无法解决的哲学命题,或忧郁而毙,或精神分裂而亡。科学不是万能的,是在某一时期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表现,科学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用西方哲学体现注释《道德经》,则不伦不类,不男不女,背离万物之常,正应老子语“名,可名,非恒名”。

       中国文明异于世界其他文明,本于阴阳五行,基于阴阳五行,注释《道德经》,方可窥于道之道。世界万物,阴阳相对,世之常理,不必冠以虚名,进入名类之别;认识世界,产生思想和智慧,是道家思想的价值所在,鉴于此,尝试用阴阳五行视角去注解,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引发更多的独立学者,从阴阳五行角度去解读《道德经》,以继承中国文化,并可以弘扬中国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早日回归于文化大道之地,在世界文化中独放异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