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是普通的乏力伴发热,竟 1 天进 EICU!凶险的多脏器损伤,却因为这个?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03-09

只是普通的乏力伴发热,竟 1 天进 EICU!我们先看病史:

74 岁男性,自述活动时乏力,无其他不适。次日被家属发现发热,送往医院。

查体:体温 39.1℃,双侧踝关节肿痛。

听起来是个普通软组织感染?然而局部发热不明显。测了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如下:

CRP > 200 mg/L   
AST:1766  
Tnl :5.105 ng/mL    
CK:20354 IU/L   
BNP:6679 pg/mL  
Cr:479μmol/L     
血小板达到了 4.9 万  
PCT > 100 mg/mL

普通的发热伴乏力一天,却一点都不普通!生化指标显示:患者的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血液系统,都有损伤!


该病例诊断时有哪些难点?

1. 损伤太多,反而没有具体定位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这些容易有症状的系统,全都没有定位表现。

2. 没有可追踪的病史

除了发热伴乏力一天,没有其他可用的病史信息。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线索一:患者的 PCT > 100 mg/mL,降钙素原(PCT)高,提示有感染,结合患者体温 39.1 ℃,我们可推测患者是脓毒症(Sepsis)。

既然是 Sepsis,在没有具体定位的前提下,如何判断感染源?

线索二:患者一天之内就有了多脏器损伤。一般血液感染之后,病情就会发展的非常迅速。所以我们定位了血液,给患者做了血液培养。

果然,在血液里找到了致病菌: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大多是从肠道进入血液,所以这个病例诊断结果是:肠源性脓毒症


肠源性脓毒症,为什么患者没有肠道反应?

这也是诊疗该病例重症患者要注意的一点:因为疾病发展迅速,多器官脏器衰竭可能会掩盖原发病,导致肠道反应不明显而被忽视掉。

最终,这个看似普通的发热乏力病人,因及时准确的诊断为脓毒症,及时收入ICU 进行治疗。

上述病例来源于丁香公开课课程——《值班必备:急症的快速分析与处理》,讲师:浙大一院急诊科副主任李彤。

大家或许也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就诊时表现普通,让人放松警惕,然而病情会在短短几小时之内达到难以控制的严重后果。

如果是你,门诊时接到了一个普通的发热乏力的患者,是否有把握快速明确诊断?

怎样培养临床思维,才能做到洞悉危险,提前给病人做好处理?

怎样检查处理,才能抽丝剥茧,稳定病人生命体征的同时查出原发病?

临床诊疗与教科书经典病例不同,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特点,稍不留神就会错过重要诊疗信息。要见多识广,才能随机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