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不沉俾斯麦 2020-03-09

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一战爆发后不久,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就频频越洋空袭英国本土。虽说飞艇带不了多少炸弹,命中精度也很差,但就搅得大英帝国上下鸡飞狗跳人心惶惶,强烈要求军方组织防空力量猎杀这些不速之客。前文提到过的P.B.29/31大型四翼机就是反飞艇计划的产物,而这只笨“夜鹰”还有好几个不成器的“小兄弟”。


左右难兼顾

    一战初期,英国本土的防空事务由海军部负责。为了对付体积庞大的德国飞艇,海军军械官弗朗西斯·兰肯发明了一种飞镖武器,每枚长约23厘米,重450克,一端是铁质箭头,另一端带有折叠尾翼,内部装着引爆装置和可燃物,以24枚组成一筒。使用时,携带这些飞镖的飞机要爬升到飞艇上方100~200米的高度,由机组人员投下飞镖,依靠箭头戳破飞艇的蒙布,而弹出的尾翼能够扯开气囊,再引燃内部的氢气,彻底将飞艇烧毁,这可比用机枪子弹往飞艇上打几个眼更有效。
    英国海军部接下来需要的是一种能将飞艇拒之于海岸线之外的远程战机,1915年初就找上了布莱克本飞机公司。这家创办还不到一年的业内新秀当时正在承接生产皇家飞机工厂的B.E.2c双翼机,出于节省研制时间和成本的考虑,他们直接利用现成的部件,稍加改动后拼装出一架颇为另类的双发双机身水上飞机,称为“双体布莱克本”(Twin Blackburn)。这架T.B.直接将左右两个机身用上下主翼和水平尾翼连接起来,机身上各设一个座舱,机头下方分别装有菱形的大浮筒,机尾下方也加上了小浮筒作为支撑,便于从水面起降。为了获得较大的航程,英国海军部从美国引进了油耗低重量轻的“史密斯”10缸星型发动机作为动力,单台功率达112千瓦,但在国内生产和测试后发现实际性能并不咋地。海军部只好改用技术上更成熟的法国货,首批订购的9架飞机中前8架安装功率仅为75千瓦“土地神”发动机,最后一架安装82千瓦的“克勒格斯”发动机。
    1915年8月,布莱克本的“连体儿”在皇家海军空勤队的格兰岛基地正式亮相,然而一试飞就暴露出诸多缺陷。首先是“肌无力”,居然不能按设计要求装上仅重32千克的3筒兰肯飞镖达到预定的巡航高度和续航时间,只好减去一筒。其次有“筋骨病”,双体结构影响到副翼的操纵效果,使得飞机的横向机动性变差。第三是“拳不硬”,除了飞镖就没别的武器了。更麻烦的是,两名乘员的位置相隔3米多,起飞后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只能打手势交流。由于发动机启动时下方的浮筒上会溅满漏油,为防止被火星点燃,还得有人拿着灭火器在旁边伺候着。
    作为布莱克本公司“原创”的第一种双发飞机也是第一种军用飞机,急于求成而先天不足的T.B.自然没有迎战德国飞艇的机会,勉强留到1917年都给拆掉了。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双体机身的设计实际上降低了T.B.水上飞机的操纵性能。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无法携带足够的武器使T.B.毫无实战价值。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小炸弹似的兰肯飞镖如今已成为文物。


T.B.双体机基本参数:
机长:11.15米
机高:4.11米
翼展:18.46米
全重:1588千克
最高时速:138千米
实用升限:2800米
续航时间:4小时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面对德国的轰炸,英国皇家飞行军团也展开了以牙还牙的反击。为此,英国战争部在1916年初向国内招标一种既能保护轰炸机奔袭德国又能拦截飞艇的单发多座战斗机,指定以一台187千瓦的罗尔斯-罗伊斯“鹰”式12缸水冷发动机为动力。性能上并不要求太高的速度,但续航力需达到7小时,而且机上武器能对付从各个方向出现的敌机。
    当时,协约国一方还没有实用的机枪同步协调器。想让机枪开火时不会打到前方的螺旋桨,射击范围又要足够大,参与竞标的各个飞机厂商可谓煞费苦心。其中,阿姆斯壮·维特沃斯公司的荷兰籍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库尔霍芬就整出了一架F.K.5三翼机,机枪不是装在机身中,而是架在两边的机翼上。他在加长的中层机翼翼面上方左右各设一个扁长荚舱,可容纳一挺7.7毫米机枪和射击手。荚舱的前端明显超出机头螺旋桨,使机枪可以不受妨碍地向前方射击。为了分散机翼上的额外负荷并保持平衡,底层机翼下就安装了左中右3组机轮,机身下还有支撑滑橇。
    设计师的大胆创意在公司经理看来却是荒诞不稽,坚决反对让F.K.5升空试飞,理由是坐在机翼后方的飞行员视野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库尔霍芬只好缩小两侧荚舱的体积,位置也换到中翼的下方和螺旋桨之后,同时把机身改得更为粗壮,重新设计了机翼结构和起落架。这番改动构成了新的F.K.6,总算达到准许试飞的最低要求。然而在尚未配备机枪和射击手的条件下,F.K.6飞起来已经显得笨拙不堪,飞行员的视野并没有明显改善,也没法加装保护尾部的后射机枪。
    英国战争部原本在1916年3月订购了4架原型机,看到第一架的表现后赶紧亮出“红牌”,剔除了这个应征者。而设计师库尔霍芬的奇思妙想还在延续,后来又捣鼓出之前提到过的F.K.9/10四翼机,可惜还是落得同样的结局。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F.K.5的左右荚舱严重限制了飞行员的前方视野。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改进而成的F.K.6仍然难当重任。


F.K.6战斗机基本参数:
机长:11.29米
机高:5.18米
翼展:19.14米
最高时速:160千米


★“机顶盒”之争

    与阿姆斯壮·维特沃斯公司同场竞技的还有两家英国飞机制造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飞机的“头顶”上大做文章。在机翼上方架设机枪以避开螺旋桨的做法在单座战斗机上已有先例,但射击角度是固定的,那么把活动机枪和射击手都放上去岂不是可以扩大射界了吗?
    以出产“骆驼”战斗机知名的索普威斯公司这回设计了一架大号三翼机,机身上按常规设有前座飞行员和后座射击手,又在最上层机翼的中部塞入了一个前圆后尖的流线型短舱,用立柱支撑在机头上方。其位置比下面的飞行员更靠前,视野足够开阔,可谓“风景这边独好”。不过,在这个高人一头的“宝座”内操纵机枪的工作可并不让人羡慕,爬上爬下就够呛了,暴露在半空中承受大幅度机动的滋味恐怕更不好受。
    由于整体结构头重脚轻,这架飞机采用较为宽大的四轮小车作为主起落架,以免在起降时摔成倒栽葱。其它特点还包括在木制机身内加入H形的金属构件来提高强度,三层机翼翼展相同而且均带有副翼,下翼还装上气动减速板以降低过高的着陆速度等。这是索普威斯公司在一战中研制出的最大一种军用飞机,但没有正式定名,通常被简称为LRTTr,即“远程拉进式三翼机”(Long Range Tractor Triplane)的缩写,另有一个绰号就是“鸡蛋盒子”。
    到了试飞的时候,据说还真有一位勇敢的索普威斯员工坐进“机顶盒”里体验了一把心跳的感觉。不过来自军方的飞行员们可就理智得多了,再挑出机动性差和续航力不足的毛病,很快就把LRTTr排到出局者的行列中去了。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头重脚轻的LRTTr要靠四轮起落架才能保持平衡。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高高在上的“鸡蛋盒子”可不是一个舒服的观景台。


LRTTr三翼机基本参数:
机长:10.75米
机高:4.42米
翼展:16.15米
空重:1124千克
最高时速:172千米


    还有一位竞争者来自军火巨头维克斯公司,其航空分部的设计师霍华德·弗兰德斯同样也想到通过增加“机顶盒”来扩展机枪射界的招数。他设计的F.B.11以常规布局的双座双翼机为基础,机顶荚舱的上半部为流线型,但底部是平直的,就架设在上翼的翼面上,前端接近螺旋桨,也是用立柱支撑在发动机整流罩上。同样是为了保持前后平衡,机身下除了后三点式起落架,还在主机轮之间加装了向前伸出的滑橇。
    弗兰德斯的设计方案看起来还比较靠谱,这让维克斯公司收到了两架原型机的订单。1916年7月第一架F.B.11组装完毕,只是由于罗尔斯-罗伊斯的“鹰”式发动机没有及时交货,拖延了两个月才开始进行试飞,到11月又转到皇家海军空勤队的东查奇基地接受军方评估。结果不比LRTTr好到哪去,结构和重心上的变化造成F.B.11的横向操纵性和机动性很糟糕,只有续航时间差强人意,最终在一起事故中严重受损。第二架原型机还没完工,维克斯公司和其它飞机制造商就已经推出了装备有机枪同步协调器的新型战斗机,这个刻意追求机枪射界的项目也就被彻底“毙掉”了。


笨鸟难飞——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05)挑战飞艇的“笨斗士”
F.B.11的“机顶盒”很快就被机枪同步协调器所淘汰。


F.B.11双翼机基本参数:
机长:13.11米
机高:4.17米
翼展:15.55米
全重:2243千克
最高时速:155千米
实用升限:3350米



《笨鸟难飞》系列连载于《航空世界》2012~201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