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绑架辨

 无问西东好 2020-03-09
     现如今,道德,以及道德绑架,往往成了论辩双方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甭管谁,甭管逻辑如何,甭管是非对错,只要一方提出来了,另一方就要缴械投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道德绑架,仿佛原子弹,谁碰谁完蛋。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真不成有这么大的威力?
     关于道德绑架,人们并没有形成共识。顾名思义,所谓道德绑架,大多指当事人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去胁迫、攻击他人,使他人理亏、屈服,籍以影响或左右他人行为的一种现象。道德绑架,道德是幌子,绑架是手段,压制才是目的;道德绑架,是以道德之名,行非道德之事。
     关于道德绑架,个人背景、身份、禀赋、职业、教育、经历不同,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就存在差别。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在一次宫廷讲学时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然而,没有共识的共识,何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
     事实上,人是群居动物,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必然存在道德、伦理、习俗等规范和准则。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可见,法治与德治须臾不可分离,相辅相成,方能圆润充实。
     18世纪哲学大师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墓碑上刻有这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因此,道德作为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缺席,差别仅仅在于: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强一点还是弱一点。
     道德,作为评判一个人行为的规范,与真、善、美紧密关联。古人在《文子·道德》所言:“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老子在《春秋》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所谓道德,道是指引,德是品行。以道引德,以德正道,殊为道德。
      现代经济学鼻祖,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人是为自己利益着想,会算计、懂权衡的“经济人”,但同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怜悯、同情、体恤等情感本能。亚当·斯密指出:“无论人们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关于人的本性的复杂性,以及多样化情感状态,斯密列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假如中国这个伟大帝国连同其全部亿万居民突然毁于一场地震,那么一个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很有人情味的欧洲人会有什么反应呢?我觉得,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他会忧心忡忡地想到人世无常,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就这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可是当悲天悯人、深谋远虑全都过去以后,他就会像平常一样优哉游哉地做生意、寻开心,好像这种不幸的事件从未发生过。哪怕是他自己遇到的最小的麻烦,都会让他更为紧张不安”。亚当·斯密主要分析了人的谨慎、仁慈、正义、自我控制等四种美德。他认为,谨慎、正义与自我控制的美德均出自于人的“自利”需要。而仁慈,是因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不发达所造成的维持每一个个体生存的客观需要。他认为,仁慈德性的保持和实践没必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仁慈就失去了生存空间。
     事实上,人类并非只有一种情感,一种本能,人类是多种情感与多种本能的混合体。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也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故而,道德,一部分源自人的本能,一部分来自后天训练所获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我认为,对那些德性操守处于较高水平的人来说,与其说道德绑架他,不如说,他甘愿受道德绑架,如果以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话。对那些德性操守处于较低水平的人来说,道德绑架也奈何不了他,因为他早已将道德这块“遮羞布”弃置不顾,完全以一种兽行的方式伪装成人类的存在。对那些德性操守刚好处于道德绑架所要求的人来说,进一步,甘愿绑架;退一步,无畏绑架。惟有不进不退者,内心煎熬,煞是痛苦。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德绑架只是一个扛着道德旗号来迫使他人屈服的一种“道具”,唬人而已。使用道德绑架者,往往因为自己缺乏“遮羞布”而希望通过绑架他人来意图获取这块“遮羞布”,恰如皇帝的新装。
      苏轼曾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绑如何,不绑又如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