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抗击疫情期间的信贷支持,还是复工以后如何支持经济发展,银行业的信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超过12543亿元。 在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银行信贷投放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具体来说有五大转变: 一是根据人民银行核准的重点支持的优质企业名单,快速精准流向重要医用、生活物资企业,未来的信贷投放仍然成为重点。 抗击疫情是现在的重点,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是信贷支持的重点,包括抗击疫情的药物、设备以及未来加大相关研究等都需要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能力。 二是银行信贷投放结构的调整,有效夯实了支农支小的市场基础,投放偏好更注重新基建项目。 随着我国各省陆续公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又再一次重建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虽然不能说会出现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但是各省以及国家的2020年重点投资项目仍然会是各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 根据相关报道,一些省市已经陆续出台2020年重点投资项目:2020年四川省出台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重庆市重大项目投资1136个,总投资2.6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76亿元;陕西省重点投资项目600个,总投资3.38万亿元,年度投资5014亿元;河北省重点项目投资536个,总投资1.88万亿元,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再加上云南、河南、福建等省出台的投入基建项目,7个省总投资接近25万亿的水平。 虽然说这些投资项目不是一年的投资金额,但当年的投资仍然会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成为各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 三是商业银行将加大对新兴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疫情影响之下,在未来会催生一些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甚至有可能会推动我国战略产业布局的调整。 今年,各商业银行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对新兴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如对环保行业、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加大信贷支持。 四是各银行将提高对贷款不良率的容忍程度,加大和夯实小微企业基础刻不容缓 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我国的基本政策,但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一直面临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同时风险大的难题,如今,各银行可能会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提高对贷款不良率的宽容度,一些银行已经对中小微企业授信评级将‘审慎’等级改为‘鼓励’,并将中小微企业从中短期流动性贷款可以提高等级为项目贷,提高了对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风险容忍度,并拓宽了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宽度。 五是对企业授信门槛普遍适度降低,企业获得授信将相对容易 贷款难一直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面对疫情以后的灾后重建,政策上会鼓励银行对企业授信门槛适度降低,以让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更容易,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些银行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等控制要求适度放松,对许多消费娱乐、传统制造业的授信评级由“审慎”转为“鼓励”。 银行信贷投向和风险管控这五大转变对未来信贷的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应该积极调整自己,提高信贷投放的效能,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抗风险的能力。(麒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