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斜阳x5448hotsu 2020-03-10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然而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有很多家长只是负责“抚养”,而不负责“育人”,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很极端,偏激。

中国有句老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等到自己生了孩子后,才恍然想起了父母当年的辛苦,因为养孩子真的太难了。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这个难,以前主要集中在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不让孩子饿着冷着,就算是成功,但到了80、90后这一代父母,已经升级到身心的全面教育上来了。

50、60年代的父母管孩子大多很简单:不听话?打!

不好好学习?打!

不吃饭?不存在的,因为根本就吃不饱!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时代在变,育儿的方式也在变,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老一辈的棍棒教育,很容易对孩子身体甚至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比如去年4月份发生在上海的高中生因不服妈妈的批评而发生的“跳桥”悲剧,又或者是成都一名8岁女童因为看电视与家人发生争执,赌气从21楼一跃而下的悲剧。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其实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是个例了,我和朋友聊起往事的时候,她现在是我初中母校的任课老师,听她说,有一名初中女生也是因为父母老师的批评,选择“跳楼”来结束痛苦,而她平常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生。

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印象:

孩子是玻璃心,骂不得更打不得,吃不得一点苦;

叛逆起来连父母都不认,视生命为儿戏,头脑一发热,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原本天真可爱,善良淳朴的孩子,俨然变成了一个炸药包,而引线在哪里,父母们根本不知道!

其实就在平日的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犯错或不顺从他们等异常现象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觉得非常生气,甚至恼羞成怒,认为“我们之前对你那么好,你不应该出现逆反的心理,因为我们作为家长就是权威,他们这些行为就像在挑战权威!”

于是,打的打,骂的骂,一路看下来,好像都很有道理,结果孩子变得更叛逆。

最后还是按老套路来,问题依旧不断。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个概念:

孩子教育要分年龄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要不同,绝不能颠倒,总的来说,就是小时候斗勇,大了就要斗智。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从小让孩子有敬畏心

什么叫做敬畏?

就是让孩子知道害怕,他才会收敛,这其实是一种及时的保护,避免日后闯出连父母都收拾不了的大祸。

现在有很多孩子对父母长辈都不够尊敬,要钱不给就辱骂,不让看电视就砸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缺少敬畏之心。
李玫瑾教授说:

“尊敬是建立在畏惧之上的,孩子若不怕你,是不会尊敬你的。”
那这“畏”从哪来?自然是从惩戒的教育中来。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现在有些家庭对孩子太过溺爱,别说打了,几句重话也不舍不得说,生怕吓着孩子。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结果养出个“小霸王”。

孩子小时候犯错,该打还是要打,不能一味放纵,但是要有方式方法,而不是乱揍一通,容易把孩子打坏。

首先是告诉孩子,你的底线,也就是让孩子清楚父母动手打人的边界在哪,一旦越过边界就要受罚了。

划出边界之后,孩子就会自己掂量轻重,而父母也能避免一生气就打孩子的冲动。

还有就是打的过程,要“雷声大,雨点小。”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李玫瑾教授小时候犯了错,她妈妈要揍她,李玫瑾撒腿就跑,妈妈在后面追了她半个操场,动静闹得很大,许多邻居都出来围观,可是直到回家,妈妈一下也没打过她。

打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怕,而绝不是为打而打,目的达到了,就不一定要真打,把“样子”做足就行了。

如果真要打,也要避开孩子的重要部位,比如头部、腹部,注意下手轻重,孩子认错了,就及时收手。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给孩子立规则一定要趁早

米粒还2岁多的时候,我带他逛超市,这个小家伙看到琳琅满目的美食两眼放光,都想往购物车里放,如果我不同意的话,就坐在地上哭。

起初我不得不满足他的要求,到后来我开始制定规则:
每次买东西,只能二选一,要A就得舍弃B。
刚开始他还不乐意,我也不松口,后来次数多了,他也就接受了这个规则,现在出去买东西不会多要,也没再出现撒泼打滚的情况。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太小不懂道理,其实小孩子是最讲理的,只要你提前把规则告之,孩子都是愿意遵守的。

像动画片看多久、几点睡觉、吃完饭自己收碗等等,都可以定出具体的规则。

定规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说到做到,起表率作用,答应孩子的就一定要实现,不能骗人,否则孩子也会反过来骗你。

无论是惩戒教育还是立定规则,最好在“儿童叛逆期”之前进行,也就是8岁之前,为什么越早越好?

李玫瑾教授提到了一个“脱敏教育”的概念:

“管教孩子要从小循序渐进,惩戒和规则都不要放松,孩子习惯这种教育方式后,遇事就不容易出现偏激行为。”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如果不“脱敏”,小时候爱得不行,百依百顺,等到初中高中了,面对升学压力,父母突然变得异常严苛,孩子就很难适应,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少年派》和《小欢喜》这两部剧中都展现了这个问题,平时不管不问,到了高考这一年,父母展开“批发式”的关爱和管制,导致亲子矛盾不断升级。

所以,8岁之前,对孩子适当行使惩戒教育,甚至打几下都是可以的,让其有敬畏心,遵守规则,也避免了“玻璃心”,这就是“斗勇”,此时孩子小,适应快,也不会记仇。


但很多父母从孩子2岁的时候就遇到他们忤逆的现象,大人们认为是小孩子玩闹,不当回事,对他们依然是百依百顺,殊不知这是助长他们“霸道”的早期原因。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2岁孩子的叛逆期,其实是很多家长经常拿出来讲的问题。

其实这个时期孩子才意识到:

哦!原来我是个独立的个体,我可以任由自己的思想来主宰而不是什么都听大人的了,那我可要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力量。

他会习惯性说“不”,哪怕最后还是会做的事情,可能都是一边说不一边做的。

这个时候与家长指令对着干就能显示自己的力量和主权。

其实不论多大年纪的叛逆期,都是孩子在想证明自己的力量,青春期同理。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那么家长可以给他更多选择权,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主宰权的,这样反而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不要总拿“孩子还小”当作偷懒的借口,我们应该让孩子很早就懂得什么是好的习惯,什么是坏的行为。

而这里就有一套《快乐小松鼠行为习惯养成绘本》,里面主人公可爱的小松鼠就很好地给孩子做了一个示范。

我家孩子在看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小松鼠身上,还经常和我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看绘本懂得的道理比我们经常对他们说的,要学得快的原因。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因为大人的说教总是严肃的,古板的,而轻松可爱的小故事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这套故事书共有10个主题《爸爸睡觉我不吵》、《不再乱吃零食》、《第一次去上幼儿园》、《快乐小松鼠去超市》、《妈妈,祝您生日快乐》、《陌生人,快走开》、《说好了就要去做》、《我会表达自己》、《我可不是懒孩子》、《我要自己穿衣服》。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比起其他难以理解的故事绘本,这套小松鼠绘本的故事都是非常贴近宝宝的生活,教会孩子去树立规则,养成好的习惯,以后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才会更懂事。

而且这套10册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绘本只要29.8,这样算来,一册都不到3块钱,现在上班族的几天早餐钱也不过是这样的价格,却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榜样,立规矩以外,还可以陪他们一起阅读,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犯错时该不该打?李玫瑾教授:小时候斗勇,长大后斗智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