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读书笔记(5章)

 闲看花开忆江南 2020-03-10
《道德经》读书笔记(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林语堂的语译:

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自然生长,既不有所作为,也不经意创造,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时所用的草扎成的狗一样,用完以后,随便拆除,随便抛弃,并不去爱惜它。

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刍狗一样,让百姓随其性发展,使他们自相为治。天地之间,实在像一具风箱一样啊!没有人拉它,他便虚静无为,但是它生风的本性还是不变的,若是一旦鼓动起来,那风就汩汩涌出了。天地的或静或动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常以自己的小聪明,妄作主张,固执己见不肯相让,实在说来,言论愈多,离道愈远,反而招致败亡,倒不如守着虚静无为的道体啊!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理解这句话,还是要结合上下文。

上一章讲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就是说“道”在天地之前,那天地在什么之前呢?

这一章接着告诉我们“天地不仁”,也就是天地在“仁”之前。

这也就确定了天地的取值范围在(道,仁)这个开区间内,小于道,大于仁。

圣人要法天地而得“道”,也必须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在(道,仁)之间,所以说“圣人不仁”。

(道,仁)之间,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德”。所以,在《德经》的第一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有对“德”的定位。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圣人以“道”为目标,走在“德”的路上。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韩非子·解老》

(白话译文:仁,是说内心高兴自然而然地爱人;他喜欢别人得到幸福,而不喜欢别人遭到祸患;是出自内心抑制不住的情感,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报答。)

仁就是“爱人类”,而不仁就是不仅仅“爱人类”,还要爱所有的万物,人类只是万物的一种。爱所有的万物,就是不偏爱任何一种万物,所以说,“天地不仁”。

比如,我们看到了光,不管是红色的,黄色的,那是因为光有偏爱,红色多,就显示成红色,黄色多,就显示成黄色。如果光没有偏爱,所有的颜色都是比例相同,那就显示成无色了。无色不是真的没有颜色,而是“对所有颜色没有偏爱”。

所以天地不仁,不是不爱万物,而是没有偏爱。对万物的爱是一样的,显现出来就是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天地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再为任何万物的幸福而喜,也不再为任何万物的祸患而悲,一旦某一万物感觉被偏爱了,这种万物就会失去竞争力,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天地不仁,其实是超越“小仁小爱”的更大的“仁爱”。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刍狗:古时用草编结成的狗形,供祭祀用,用完即丢弃。后比喻轻贱无用之物。】

圣人要法天地,当然也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的境界,要比仁者高了一层。

不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横向的没有偏爱,一是纵向的没有偏爱。横向的没有偏爱是对所有的百姓都是一视同仁,不偏爱某些百姓;纵向的没有偏爱是对某个百姓的幸福和祸患没有偏爱,无论他高兴不高兴,都会不悲不喜。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这样看圣人好像是无情无义的人似的,其实圣人就得绝情绝义。

比如,一个国家领导人,要是有偏爱了,爱一部分人,不爱一部分人,他就只能是一部分人的领袖,而不能成为全民的领袖。

成功的子女教育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必要的时候把孩子当“刍狗”,献到学校这个祭坛,社会这个祭坛的“刍狗”,舍得让他们去吃苦受罪,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偏爱。

老子的这个“刍狗”用得很妙,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就是一条刍狗,被摆在各种祭坛之上吗!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圣人法天地,所以我们要先研究一下天地的特征,“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

【橐龠:就是鼓风用的牛皮囊。】

【 屈:扭曲,凡曲而不能伸者皆曰屈。】

我们知道“皮囊'里面是空空的,看着空虚,只要一捏皮囊,就会有气体流动,越动,出来的越多,所以“动而愈出”。而你一松手,皮囊又恢复原样了,所以“虚而不屈”。虚而屈,就是一下子砸弯了,不能恢复了。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道”。

上一章讲,道冲,道渊,道湛。

虚就是道冲,上一章讲了。

不屈就是道湛,道湛兮,似或存,就是若有若无,就像皮囊里的空气,看不见,但却起作用。因为有空气,皮囊才会恢复原样,所以才虚而不屈。皮囊里要是真空,皮囊就扁了。

动而愈出就是道渊,渊兮,似万物之宗。所有的万物都遵循天地法则,而且越使用天地法则,万物就会越多。

比如,“1”是虚,1就像一个“皮囊”,羊从里面出来就是1头羊,牛从里面出来就是1头牛。越用“1”,就会有越多的“1个某某”出来,这就是“动而愈出”。

“1”是虚的,抽象的,再多的“1个某某”,“1”还是“1”,这就是“虚而不屈”。

天地之间,也像“皮囊”一样,万物遵循天地的法则,生老病死。天地还是那个天地,并不改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就像一个祭坛,每一种万物就如同刍狗一样,在上面走一遭。天地法则使用的越多,万物就越多。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圣人法天地,学习天地之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也呼应了前面“圣人行不言之教”。

孔夫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不是因为他是3000个学生的老师。而是因为他的教育思想,教育了无数的人。孔子再有能力,亲自教的学生也是有数的,这就是“多言数穷”的意境。

孔子的教育思想被提炼成一套“道”,教育之道。孔子的教育之道,是在原则上告诉我们怎么去教育学生,比如因材施教,但是没有具体的方法,这就是虚而不屈。后来的人,越使用孔子的教育之道,就越能教育出更多的人。这就是“动而愈出”。

从具体实践中,提炼出虚的道,再把“道”用在无数实际问题中去。

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

比如,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想着做更多的题,用题海战术提高成绩。因为题目是无穷的,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题目做完。我们应该通过做题,学习做题的思路,做题的道理,这样再多题目都能做出来。多做题不如懂得做题的道理。

这里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

天安门广场的安保做得很好,可是并没有看到大密度的警察巡逻,表面很平静,可是一旦有不稳定的苗头,马上就会有人处理。

这里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

老子也是遵循“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他的一生没有奔波于四处教育人,而是把人世间的“道”总结起来, 写成了这部《道德经》。

《道德经》虚而不屈,可以有无数应用。

《道德经》动而愈出,几千年了,《道德经》长盛不衰,受到《道德经》教育的人,无穷无尽。

原创:郭宗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