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典 |《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一)

 见素抱朴780 2020-03-10

《十三势行功心解》又有称之为《王宗岳先生行功论》或称为《打手要言》。有人认为它是武禹襄所作,又有人认为是陈微明改编前人之文而成的。不过它不是王宗岳所作则应予肯定。究是何人原作,或经后人多次增删成文则应由武术史家继续探索,不宜凭空定论。不过它总是前人从运动实践中得出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的理论总结,文章比较松散,而条理性、逻辑性都不强,似是学习心得体会的笔记;但全文对指导太极拳走架、推手都极有价值,学习太极拳的人应该好好研读。

读经典 |《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一)

解日,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练太极拳时要集中精神意识。当你有意识使内气贯足时,不可轻浮,必须注意松静沉着。这样才能做到气敛入骨。以这样的气势做动作,必须做到连贯,招满式圆、劲力顺达。长久地这样练习,临场交手时技法的运用才可以随心所欲。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功过程,要提起精神,才不会呆滞,而显出轻灵机敏,这就要求“顶头悬”。动作时精神状态要随攻防意识的不同而转换其气势,行功过程才会有圆活的自我感受,练拳的情趣就更浓了。这就是要领所谓的“变转虚实',都必须做到。临敌交手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的放松心理状态,而在发劲打人时要专注一个方向——寻找对方失势的所在而发放;发劲时须用劲松沉,无论是走架或推手对敌,都必须保持中正安舒的身型;动作要舒展,面面俱到,如八面支撑,无一疏漏。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原注: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免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行功时气遍身躯,任何微细的地方都贯满动作必须的意、气和内劲。这样日久锻炼,调动起来的内劲如千锤百炼的钢,无坚不克。运动时身型似在空中俯冲而下扑抓兔子的鹞魔那么轻灵而精神集中;神态有如捕鼠的猫那样小心机敏。招式动作完成时如占岳一样稳重而肃穆,动作过程则似水流涟,轻柔不断。

读经典 |《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一)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行功时劲力含蓄如拉满弦的弓;发劲时就如离弦的箭那样迅猛。四肢的形态曲如圆弧,劲力的表现蓄而后发,从弧形的圆曲中取得直线的效果。劲要从腰脊发出,步法要与身法紫密地配合。

某一动作看似结束了,但动作并不停顿,劲力并未断绝,而是连贯着下一个动作。动作开展时劲力卷蓄,动作收合时劲力发放,这就是太极拳的特点所在——蓄而后发,断而复连。走架过程中,动作手法上的来去常有折叠,并不是直来直往的;而进退的步法上必须照顾到重心的转换,做到虚实分清。这样,整体的动作就必然有“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折叠效果。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招式练得极其柔韧然后达至极坚刚的程度,刚自柔生。运动时要注意呼吸自然顺遂,呼吸与动作配合起来,那就有了灵活的基础。练拳需要静心养气,不可轻薄气浮。劲力亦要含蓄,不可外露。发劲时要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因而传送劲力的肢体都保持微曲,不完全直尽,适可而止。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蠢,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续密矣。

无论走架、推手或临敌应变,动作起来都是以心意为司令,气势领先,如大军的军旗、有所统帅。而腰如部队的战旗,主宰动作的走向。这就是说练太极拳必须以心意为令,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也是所有内家拳法的共同特点。

初练太极拳时,应先把架子练宽大,肢体功架开展些,把基础打好,把身体练好,不一定追求连贯、劲力等内在的东西。这个阶段是讲求外形动作的完美。进一步提高,要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目的,必须使精气神合一,由内及外。这就叫做“紧凑”。

内外兼修,动作功架扎实、定型,临敌又可伺机变化,这样就可以达到高级的境界。历来误解者以为把架子练得小了,直至练到“有圈之意,无圈之形',叫做“紧凑”。“紧凑”并不是“缩狭”,而是内外合一,势势相连,周身协调,临敌时令对手无隙可寻,无机可乘的意思。所以“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是指示人们学习要循序渐进,并不是指练拳的人到后来都必须把架子紧缩起来,'从大圈练到无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