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一流的CEO,首先是一名教练

 稷下百家教育 2020-03-10

这是“弘禾师兄”的第 19 期分享

作者 | 弘禾师兄
来源 | 弘禾师兄(jxbj100)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微信(jixiabaijia)

通用电气前总裁,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名言:“一流的CEO首先是一名教练,伟大的CEO是伟大的教练。”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谈话:
(1)你怎么总出现这样的问题!
(2)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按我说的做!
(3)不是跟你说过了,你为什么还做不好!
(4) 这工作,你到底想不想干下去了?
……
如果你是下属,即使错在自己,内心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但换成如下的沟通方式:
(1)你有什么样的目标?
(2)你需要的支持是什么?
(3)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4)你准备如何做?
你一定会觉得更容易接受。而且会自己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种沟通技巧,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的起源

美国在80年代,一名网球教练在美国引起轰动。当时学打网球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才能初见成效。而他只用20分钟,就让一个不会打球的人学会打网球。
这名教练用的方法很简单,他让不会打网球的人把焦点放在网球上,而不必管用什么技巧或姿势去打球,当网球被打过来的时候,只管用球拍击球就行了。
这名网球教练说:“我并没有教他一些如何打网球的技能,只是帮助他克服了自己不会打网球的固有意识。”
这种方法引起了很多企业管理者的兴趣,他们将网球运动场上的教练方式运用到企业管理上,便产生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技术——管理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的原理

“一个人的表现就等于他的潜能减去对他的干扰。”
著名的企业教练之父添.高威在《工作的内在诀窍》中提到一个公式:P=P-i(如下图)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到, “表现”好有两点:
(1)当你的潜能越大时,表现就会越好;
(2)当你的干扰越小时,表现也会越好。
这就像是登山,能否登顶(表现),一方面(潜能)取决于你自己的体力,另一方面(干扰)要看你自己的心理状态,队友的配合程度,登山时天气等一系列影响。
“教练技术就是通过提问,将你的潜能激发出来,同时降低外在的干扰。”
它让你在工作生活中能顺利“登顶”。


教练技术的核心方法

“教练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提问,通过提问来引发对方的思考,使对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提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对于你要去引导对方将更多的信息表述出来时,建议多用开放性的问题,少用封闭性的问题。
开放,是沟通的基础,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能让对方敞开心扉,而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这里给你分享一个“教练技术”常用的开放性提问工具——“上堆下切平行法”
上堆(帮助对方树立目标和分析现状):
上堆法是为了使你提问的对象看到当前他所忧虑或担心的事情,在未来的意义或背后深层次的意义。
目的是帮助被提问者确认思考方向,使对方能透过事情的现状看到事情的本质,让对方看到的范围更大更广,从而避免对方片面的认识,让其自发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1)关于目标常用的提问:
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你准备什么时候实现这个目标?
你能想到的最佳实现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注意:此时不管对方的目标有多么不接地气,都不要轻易的去做评判(否则对方又将责任感转移到你身上)
(2)关于现状常用的提问:
目前有哪些事让你很心烦?
你有做过哪些努力去改变它们?结果怎样?
都有哪些人与这些事情相关?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你自己做过什么努力想要改变这些事情?与你自己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平行(探究多种可能性):
平行法主要是让被提问者自己发掘出看到同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通常可以用“除了……还有什么”“还有呢……”等句型。
关于平行常用的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相似或相同的情况下,你看到过别人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还有吗?还有吗?还有吗?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后果会是什么?(当别人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时提问)
下切(确立行动方案,复核):
下切法就是对被提问者话语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追问,以便于把问题进行聚焦,从而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最终进行正确的判断。
关于下切常用的提问: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你都需要什么人的支持?
需要什么资源的支持?
你回去以后有多少可能性会做这件事?(打分:不能做是0分,10分代表你肯定会去做)
你觉得是什么事影响了你做这件事的判断?你愿意调整它吗?调整后你做这件事的打分是多少?
如果说没有想法,他是想把责任推给你,你问,你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那你就努力想。
举个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跑过来找我,说自己最近很烦,工作和生活无法得到平衡,让我开导一下她,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用“上堆平行下切法”来帮助他。
我:“是什么让你这么烦恼?”
我朋友:“我的工作和生活无法得到平衡”。(注意哦,这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上堆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把具体的目标,具体的问题说出来,这个目标或问题并不具体)
我:“具体一点呢?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事情?”(需要提开放性的问题)
我朋友:“我女朋友在外地,我工作在北京,我又不想去异地找她,她又不想来北京,但是总是异地也不是长久之事啊!所以特别发愁,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注意哦,这个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他问我,让我给答案,他是想将这个责任推给我,我不能直接给出建议或答案,解决这个问题是他自己的责任)
你:“你觉得你该怎么办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朋友:“我不知道啊,所以才问你的。”
(注意哦,他还是想将责任推给我,这不是我的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不能替他作出任何决定)
我:“你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真的想解决,你就用心想。”(将责任推还给他)
我朋友:“我真的想解决,我想过了,年底之前我必须解决这件事。”
我:“这件事都和哪些人相关呢,他们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朋友:“跟我女朋友,我爸妈,她爸妈。我爸妈和她爸妈没啥意见倒是,我俩在哪都行。
我女朋友吧也没有什么太大意见,就是不想来北京,觉得北京压力大。”
我:“你自己做过什么努力想改变这一切吗?”
我朋友:“我好像也没做什么努力。”
我:“你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朋友:“我想吧,在年底之前做出决定,如果我女朋友不来找我,我就辞职去找她。”
我:“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我朋友:“我准备回去跟我女朋友好好谈谈,如果她不同意来北京,我就辞职去找她。”
我:“如果给你这个决定打个分,0分是不会做,10分是肯定会去做,你会打几分?”
我朋友:“4分吧。”(打4分就代表他不会去做这件事,还要继续提问)
我:“你觉得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打分,如果让你调整一下指标重新打分,你会调整什么,又会打几分?”
我朋友:“可能是我的老板吧,我担心他不同意我辞职。如果我要调整对老板的看法应该可以,我都想辞职了,还管他同意不同意干嘛。”
到此,整个的辅导过程结束,我通过提问引发了他的思考,让他自己想出了解决方案。
再举个例子:
很多女性都会问自己的老公爱不爱自己,但是提问的方式不对,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
如果你直接问他到底爱不爱你,这是封闭性的问题,他只有两个选择“爱”或者“不爱”,他肯定会说爱你啊,而且你问久了他还会烦。
如果用教练技术进行提问,你的老公会越来越爱你。
“教练技术”你该问开放性的问题:“老公你爱我哪一点?如果他说了一两个,那你可以继续问:还有呢?这样问会引发他的思考。
这时候他思考的全部是你的优点与好处,接下来下切再针对某一点进行追问,问到具体的细节原因。这样提问会加深你在他脑海中的好印象,他也会越来越爱你。


最后的话

教练技术就是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他人的潜能,引导他人说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使其行动的技巧。
教练技术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1、教练技术的原理:P=P-i(表现=潜能-干扰)
2、教练技术的提问方法:
界定问题时,需要提封闭性的问题;
收集扩展时,需要提开放性的问题;
3、教练技术的提问公式:上堆、平行、下切;
4、教练技术达到的效果:让提问的人很轻松,使被问的人严肃的思考
    (责任是对方,不是你的);
5、教练就要做到:不评判,不介入,不引导,引起对方的责任感;
6、教练技术的前提:相信人的潜能。
当你不断的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对方会生气,会觉得你是在指责我;
当你给对方建议的时候,不论这个建议是什么,对方都会下意识的说不行;
当别人告诉你该怎么做的时候,别人通常不会听你的;
你一旦轻易告诉别人该怎么做的时候,别人就会把责任感推给你;
如果这个建议是你说的,他会认为是你说的有问题。如果是对方自己想出来的,遇到困难,他自己会坚持下去。

要记住:比起听建议,人更喜欢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并为其负责。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一流的CEO(或优秀的管理者),那么请首先从做好一名教练开始吧!
做好一名教练,请你从学会开始说:“你觉得呢?”开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