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地方号称中国的“普吉岛”,也是徐霞客游记最开始的地方

 食旅记 2020-03-10



普吉岛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度假地方,今天要说的这个地方他不是普吉岛,但是却不输普吉岛。



原始的古镇,清新的空气,可口的美食,位于宁波南部,它是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始的地方。



这里是初冬轻徒步的好去处,一条不亚于徽杭古道的国际登山步道,一路看尽山林诗意。



这里是冬日泡温泉的度假地,四季恒温的森林温泉,不同于普通的硫磺泉水,天然氧吧间的一汪温泉,常年稳居“华东第一”,堪称浙江一绝。



这里有重拾旧时风味的生活小镇,这里有不亚于象山的海鲜盛宴。



许家山石头村:浙东的石头王国


这是一个真正的原生态古村落,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整块整块地堆砌。


几百年前,为避祸乱,人们来到这里,就地取材,烧荒垦地,垒石筑巢,一座完整的石头村寨就此建成。



现如今,大量的青壮年人离开这个村落,一片孤僻寂寥,像一座古罗马时代的废墟。



它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放眼望去,石屋、石院、石巷、石墙、石桥、石路……所有青石搭建成的房屋,都有一个院落,所有的院墙也由石块堆砌,其上野藤缠绕,苔藓斑驳。


脚下的路也是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的,踩在上面,不觉想起小时候奔跑在外婆家的小路上,也是这般的石块。


当看到村里饲养的鸡鸭猪,甚至山林后的野鸡野兔野猪时,这份犬吠鸡鸣,还真让人感觉一秒穿越。村落里的现住人口很少,大多是老人,他们没事做就坐在屋檐下聊聊天。



有时候,一些老人会把家里的笋干、南瓜、番薯、土豆拿到街上卖,他们也不懂什么生意,无非是维持点生计。他们的生活方式很传统,你有时候会看到有个老人从田里牵出一只很壮的牛仔路上走,后面跟着两只狗。


他们也会将游客丢下来的垃圾一个一个地捡干净,所以当你遇见他们,请给他们一个微笑。
和“十里红妆”一样,“农嫁十二碗”也是嫁女儿时的一种习俗,因有十二碗主菜而得名。如今你到了这里,即使没有人家嫁女儿,你也可以感受一下农家乐。



主人会为你端上十二碗内容丰盛而用料实惠、做法朴素的农家菜,而每样菜除了有规定的形制都有吉祥或教化的寓意,比如这里的特色点心阿婆饼,事用番薯粉混合各样切成丁的小菜做成,寓为“慈孝感恩”。



前童古镇:艺术家低吟的歌谣



如果说乌镇是因《似水年华》而红遍大江南北,那么前童古镇就是作为陈逸飞遗作《理发师》的拍摄地而为人所知的。



故事里那个身怀绝技的理发师在乱世逃到了前童古镇,开始了一段波折的凄美爱情。陈逸飞是这样评价心目中的前童的:古镇随处可入画,尤其是这里的“静”,能给人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又有点陌生。



来到前童古镇感觉最特别的就是与街并行的是溪水长流的水渠。前童的祖先按“八卦”原理引水入村,挨户环流,这使得人们随时可在门前水渠里洗脸洗澡、洗衣洗菜。



溪水在门前屋后流过,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但据说只要你逆着水流而行就可以走出古镇。



这古镇的“八卦水系”挽救了古代前童因水利条件差而造成的年成丰歉,为了纪念引水祖先童濠,每逢元宵,前童就会锣鼓喧天,传遍山野乡间。



前童之所以被称为“儒镇”,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批明清时期完整的以古祠、旧宅为主体构成的古建筑群。



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曾经的繁华。看着这些古宅,你会讶异于过去国企木雕技艺的精湛,又不免感叹这些昔日华贵的古宅如今已是苍凉如斯。



只有到了祭祀的时候,这里的祠堂才恢复从前之繁盛,在“诗礼名家”匾额摆上猪羊牛肉,开始一场盛大的祭祀。


说到徒步,大家经常都会想到徽杭古道。但在宁海的,一条舒适又方便的步道,早就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了。



而且一路上都是纯天然的景观,不仅是视觉的享受,也是身心的陶冶。


宁海国家登山步道 - 户外和旅游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条最近几年才建成的国家级徒步路线,相比其它古道或者野外穿越,这条道首次把户外、旅游和健身结合在一起,统一完善的路标,太阳能救援杆,这些先进实用的设施无疑给徒步增加了安全保障。


从龙潭村出发,沿途经过竹木桥、溪坑和瀑布,见到怪石山峦而达至梦幻般的东海云顶。于茶山之巅,看千亩望海茶园郁郁葱葱,继续在云雾飘渺仙景中游走,达至最高峰摩柱峰,鸟瞰群岛。再沿竹林步道为主的下坡古道回到龙潭村,正好在天色暗淡之前完成徒步。


徐霞客古道 - 沿着他的脚步去看山山水水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两次到宁海,所行的路线,后人就将其命名为徐霞客古道。这条建于唐代的古道沿途多的是名胜古迹,《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梁皇山,大大小小的溪涧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很是壮观。



有时候又是缓缓流出,如蚕吐丝。而有宁波的“世外桃源”之称的野鹤湫有万亩竹海,风萧萧拂过片片竹林,会让人想想起《卧虎藏龙》里的打斗场景。


宁海因着靠山面海的绝佳位置,特产也是丰富极了。有山间的清新,也有海风的鲜美,每一种美食都是这个小县城专属的味道。除了鼎鼎有名的前童三宝和农家十二碗,下面的这些美食也是宁海的独家定制哦。



烤洋芋
简单的洋芋加上腌藠头、酱油、油、糖、老酒等配料调料在灶火上”烤“,大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这里所说的”烤“洋芋也不是平常说的”烤“,而是加入重料长时间煮的一种烹饪手法。

在宁海的大街小巷,许多摊子都可以吃到烤洋芋,对很多宁海人来说,小时候放学时五毛一块的烤洋芋简直是童年不能忘却的回忆。


汤包
汤包,可不是灌汤的小笼包,而是把猪肉、笋丝、韭菜、咸菜、豆芽、香干等切成细丁,裹入擀薄的粉皮里,然后做成汤包,放在锅里蒸,倒像是有些地方的大馄饨。



汤包是宁海特有的春节小吃,元宵节后,出行在即,家家户户都会裹上一些这种形似外出包袱的汤包,意为祝愿谋生的人。


当然现在就算不是春节也吃得到啦,从街头的夜排档、早点摊到机关单位的大食堂,再到星级酒店的宴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麦姣筒

“麦姣筒”这个说法是宁海方言音译过来的,别处可真没有。薄薄的面皮内裹上馅儿,卷成筒状,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煎锅里两面煎黄吃,更香。以前通常会放一些芹菜、豆芽、海带、面干等。后来改良了,加了肉丝、土豆、番薯面、四季豆等等,也算是在豪华小吃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麦饼
这个也叫“霞客饼”的麦饼,也是有一段历史了。麦饼品种、花样很多,风味各异,做法也很简单:小麦粉和水成面,里面加馅。


想吃甜的可以放芝麻核桃白糖之类的,想吃咸的可以放鸡蛋、虾皮、苔菜,豆腐、瘦肉、香干、腌制菜类等等,岔路镇、桑洲镇、前童镇一带的最为正宗。当然,在宁海大街小巷、面馆饭店都能吃到。


一市馏

吃“一市馏”也是宁海人的传统习俗,当地一直流传着“卅年夜的鼓,十四夜的肚”的民谚,意思是说,十四夜的肚子比平时要大好几倍,可吃十碗八碗的百家馏。

正月十四这一天各家主人非常欢迎人们到他家吃馏,吃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一市馏有甜咸之分,甜的里面放了桂圆、花生红枣、葡萄干等干果,咸的里面放了香干、豆腐、牡蛎、花生等材料,不同喜好的人大可以各取所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