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抗战爆发前,红军为抗击日寇积极准备,总兵力发展到7万余人-今日头条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4-01-23 发布于河南

1936年12月,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承诺停止内战,共同抗击日寇。1937年2月,国民党在五届三中全会上终于转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开始接受中共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开始集中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进行准备。

加强抗大等学校,大批培养优秀干部

要抗击实力强大的日寇,就需要大批优秀的党政军干部。为此,中共加紧抓好干部培训和延揽人才的工作,举办了诸多培训机构与学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创办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是中共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最高学府。

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大学员主要是红军的连、营、团、师、军级干部,还有大批的爱国青年学生。到抗战全面爆发时,抗大共培养干部3800余人。

展开根据地建设,消灭2千余土匪

为了确保在抗战期间有个稳定的后方,红军加紧了陕甘宁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大力清剿土匪。1937年5月开始,通过将整个根据地划分为5个区域,派出精干部队分区进行有计划的清剿,短短1个多月内,共消灭、打散、驱逐土匪武装2100多人,从而大大减轻了匪患,消除了红军出师抗日的后顾之忧。

陕甘宁根据地其他各方面建设也都取得很大进展。到全面抗战爆发前,边区总面积约12.96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设置有36个县和1个特别区。此外,根据地还加强了政权建设,取消了原国民党政权颁布的各种苛捐杂税,采取了许多鼓励工农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政权更加稳固。

加紧训练扩编,红军达到7万余人

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爆发,的几个月里,国共双方围绕红军的改编和改编后的编制、指挥权等问题,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商讨和激烈交锋。尽管一时难以达成协议,但红军并未消极地等待谈判结果,而是积极地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提升全军上下的军事技能,以便将来对抗已经武装到牙齿的日寇。

同时,红军各部还抓紧这几个月难得的和平时光,紧急进行了扩军和组织调整工作,到全面抗战爆发前,陕甘宁边区的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的总数已发展到7.4万余人,拥有各种枪械4万余枝(挺)。期间,中央军委还对红军的编制、序列、组织机构进行了初步的整编和调整,以便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后,能够立即完成改编,开赴前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