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总是阳气满满,是怎么做到的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0-03-10

阳气也可谓是人的生命之源,是气力以及命数的根本。'阳气'在这次疫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的阳气,决定了是否发病(有带毒而不发病)、发病后的轻重(有轻症,也有重症;有痊愈,有死亡。阳气充足则病轻,阳气不足则病重,阳气脱则死亡)。”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意思是:对人来说,体内的“阳气”尤如大自然的太阳一样,没有了太阳,万物不能生长,俗语也说:“人活一口气”。可见“阳气”的重要性。或按现代医学说法,人的“阳气”即人的“免疫功能”。

1.现代人非时作息,阳不归根

许多人喜欢“夜生活”,甚至觉得,只要睡眠时间充足、昼夜颠倒也无碍。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界日夜交替相对应,即“天人相合”。也就是说人体的阴阳跟着天地的阴阳走,才能阳气不伤。子时(晚23点)到早上6点,是阴气隆重的时候,此时熬夜,在阴气下活动,人体为了战胜阴气,就需要消耗阳气,在中医里就属于“暗耗精血”、损伤阳气的行为,时间长了易肾精亏损,引起早衰,如生殖功能早衰。

2.现代人食寒、贪凉,伤害脾阳、肾阳

现代人使用空调、冰箱,并且贪食生冷。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所有营养供养,都要靠脾胃的运化。嗜食寒凉会导致脾胃的阳气受损,脾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机体垃圾,湿气化热,进而肾阳受损,人体出现亚健康,再由小病到大病,造成慢性病等。

3.现代人滥用西药,抗生伐正

现在大病小病都用抗生素,抗生素性属寒湿,长期滥用口服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症。静脉用药进入血管,易伤及心阳,临床上,在冬天打点滴后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病例举不胜举,就是因为冬天本寒,加上点滴把寒气带入心脏,消耗心阳。

4.现代人思虑重、压力大、物欲难止、壮火食气

现代的人买房压力、养孩压力、养老压力等,导致物欲太多,欲望会消耗人体阳气。《老子》告诫我们要少欲知足,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其实就是减少我们的欲望,节省阳气,不让其过早的消亡。

5.现代人穿着不当,穿露脐装、露背装等

中医讲,背中心为“人体的阳光三角区”,下面就是心阳;而肚脐更重要,下面即为人体先、后天的肾阳和脾阳。人体3大主要的阳气受了伤害,势必导致女性诸多问题:肥胖、痛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不孕症、乳腺癌、宫颈癌、烦躁、长痘痘、内分泌失调等,严重危害这些女性的健康。

怎样保持氧气充足

通常,充足的睡眠、正常的食量(特别是米面类的量)、适当的运动量(尤其是冬天,锻炼不能过汗)、及时添减衣物、平和的心情等,这类人阳气足。

1多晒太阳是补阳气最好的方法

多晒太阳是补阳气的最好方法,不是之一。众知,多晒太阳可补钙,实际上多晒太阳也可补充阳气。阳光不仅是Vd的活化剂,也是天然的保健药。在中医的观点看来,头顶的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接收天地阳气的地方。天一冷,人的头部就容易受到寒气入侵,不妨多晒晒太阳,可以起到调补阳气的功效。

2. 尽可能的保暖,不要受冻

万一受寒,尽快用散寒的生姜红枣汤,或 生姜葱汤、香菜汤、生姜红糖水等

3.按时、按量进食,保证身体能量的充足 主副食不要颠倒,即米面类主食应多于蔬菜瓜果类副食。舌苔厚腻,消化功能不良时,建议少进肉类食物。

4. 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尤其是近视度数比较高的人更应注意。若因工作性质不得不熬夜时,白天要补足睡眠时间。

5. 不过用寒凉药(包括中药、西药),中病即止。不进食过多的寒性食品(如生冷水果、冷饮、冰棒冰淇淋、绿豆、绿茶、苦丁茶、菊花茶等)。

6.适当运动,可激发阳气。

7.坚持艾灸 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络,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火灸之,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大疫面前,人人“不平等”,病毒更“眷顾”阳气不足的人。努力保护好自己的阳气,才能守住自己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