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是老中医》

 中医信仰 2013-03-14
 

系列25——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三)

在这里笔者试图运用气一元论的理论解释一下脾胃运化失常的两个常见疾病:腹泻与便秘。在讲这两个常见疾病之前,笔者
先说说人体大小便的形成过程。上面说了食物通过在脾胃的运化作用下,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阴气在通
过三焦下降到肝与肾。这股阴气中的无用部分通过三焦下降到大肠与膀胱。然后在大肠中阴气得作用下聚化成有形的粪便,
在膀胱中阴气得作用下聚化成有形的尿液。粪便在大肠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尿液在膀胱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这
就是大小便形成与排泄的机理。讲明白了大小便形成与排泄的机理后,再解释腹泻与便秘的原因就简单得多了。先说说腹
泻,腹泻的原因有多种。笔者试图归类如下:第一种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难以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而
直接下降到大肠,在大肠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这种腹泻会看到大便中有食物的原形,通俗地讲这种腹泻叫作“整吃整
拉”,是脾阳不足的表现。第二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大肠中的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
聚化成有形的水液,大便中的水份过多,大便与水液下降到肛门形成水泻。由于大肠中的阳气不足,通过肛门冲出体外的阳
气不足,所以这种原因导致腹泻的患者,常常没有屁。常常听到大肠中有鸣响声,鸣响声是由于大肠中阳气不足,阴气太
过,过多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水液流动的声响。第三种是由于肾阳不足引起的,中医讲肾开窍于二阴(这个命题,在讲肾的
时候会详细分析),肛门为后阴,由于肾的阳气不足,导致肛门中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又由于肛门是大肠的末端部分,
当人体睡觉时,由于人体是平躺的,肛门与大肠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肛门中的阴气会传导到大肠中,使得大肠中的阴气偏
多,过多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水液,使得大便中的水液偏多而腹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早上五六点钟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会
发生肠鸣,起床腹泻后,肠鸣即止的原因。中医将这种腹泻称为“五更泻”,即五更的时候发生腹泻,主要原因是肾阳不
足。以上为笔者对于腹泻原因的一些思考,当然很多人之所以腹泻不单单是由于上述原因中的一种,很可能是上述原因的综
合,所以在临床上需整体把握,综合诊断治疗。笔者所说的腹泻与便秘指的是慢性腹泻与便秘,对于由于或受寒或受热或饮
食不卫生或饮食生冷油腻太过导致的急性腹泻不在讨论范围内。笔者认为,慢性腹泻或便秘大多是由于或阳不足或阴不足导
致的,是虚症。而急性腹泻或便秘大多是由于是由于或阳太过或阴太过导致的,是实证。说完了腹泻再讲讲便秘,便秘的原
因也很多,笔者试图归纳如下:第一种是由于脾阴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阳必然太过,太过的脾阳将我们吃到肚
子里的食物,气化成水谷精微之气。由于脾阳太过,这股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偏多而阴气过少,如此下降到肝肾的水谷精
微之气多少,导致肝血偏少,肾精不足。同样下降到膀胱与大肠中的水谷精微之气也偏少,导致膀胱中的尿液偏少,大肠中
的粪便偏少。最终导致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大便一次。第二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阴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大肠中的
阳气必然太过,大肠中的阴气不足,水谷精微之气聚化成有形的粪便量比较小,又由于大肠中的阳气太过,导致粪便中的水
液很少而干结,所以拉出来的大便干燥而小,一粒粒如羊的大便。第三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
此时大肠中的阴气必然也不足,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大肠中阴气不足,水谷精微之气聚化成
有形的粪便量偏少而且粪便中的水液也偏少,又由于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粪便难以排出体外而导致便秘。第四种是由于肾
阴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阳必然太过,肾开窍于后阴(肛门),导致肛门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人体直立
时,肛门处在大肠的下末端,肛门中太过的阳气往上升到大肠,导致大肠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
不足为次证。由于此时大肠中阴气不足,使得大肠中的水谷精微之气难以完全聚化成有形的粪便,又由于阳气太过而阴气不
足,粪便中的水液偏少,粪便干燥。最终导致粪便量少而干燥。以上为笔者对便秘原因的简单归纳,当然很多时候,便秘的
原因不单单是上述四种原因中的一种,很可能是上述原因中多个综合的结果。所以在治疗便秘的时候,中医讲究整体辨证,
综合调理,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在笔者看来,腹泻与便秘都是很严重的不良症状。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
们先讨论一种人人都畏惧的疾病——癌症。当今社会,癌症肆虐,人人谈癌色变。那么人体为什么会生癌呢?笔者试图用气
一元论的哲学解释癌症。癌症有可以称为肿瘤,是生长在体内的一种有形物质。笔者认为癌症是由于体内阴阳长期不平衡的
最终结果,具体是由于长期阳不足的结果。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阳气不足,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有“聚”的运动趋
势,阴气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生成所谓的肿瘤,当然,像结石一类的物质也是由于阴气太过而聚合而成的。譬如,如果肝
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生成了肿瘤,人就得了所
谓的肝癌。如果肾或胆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或胆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在一起,久而
久之就生成了结石,即所谓的肾结石或胆结石。前不久出现的奶粉事件,说婴儿吃了某种奶粉后,导致肾结石。笔者认为,
该种奶粉中一定含有入肾经,性寒凉的物质,婴儿长期服用这种物质后,导致肾上的阴气太过,久而久之过多的阴气聚合成
所谓的肾结石。说到这里,笔者想谈谈人体内另外一种不良的物质:息肉。笔者认为,息肉不同于肿瘤,肿瘤是人体内阴气
太过所产生的物质。而息肉是由于人体内阳气太过所产生的物质。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体某个脏腑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
原理,此时该脏腑中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有“出”的运动趋势,阳气欲出而不得出,久而久之这个脏腑上就出现肉
泡,即所谓的息肉。譬如胆中的阳气长期太过,就可能出现胆息肉,此时胆所分泌的胆汁中的阳气必然太过,胆汁上升到口
中,人就觉得口中发苦。又譬如大肠壁上的阳气长期太过,就可能出现大肠息肉,此时大肠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太过,血液
冲破大肠,人就会大便出血。说完了癌症、结石与息肉等人体不良物质后,我们再回到前面笔者提出的问题上——为什么长
期腹泻与便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呢?我想读者朋友通过上面我们对癌症、结石及息肉的分析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已经
知道为什么呢?笔者在这里重复一下答案:如果长期腹泻,大多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阴气太过造成的,长此以往,量变引
起质变,人体内过多的阴气有可能聚合成结石或肿瘤。如果长期便秘,大多是由于人体内阴气不足,阳气太过造成的,长此
以往,量变引起质变,人体内过多的阳气有可能导致息肉。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严肃的结论,并非是危言耸听,不过是希望

我们大家对于像腹泻或便秘这样的慢性病重视起来,尽早的讲这些慢性病治好,不可拖延而悔恨终生。肿瘤不是一天就能生
出来得,在肿瘤形成之前,人体相应的脏腑必然早就阴阳不平衡了,而肿瘤患者在那时就应该感觉到相应脏腑阴阳失衡后所
导致的人体不适。只是自己不重视,给出的理由是工作学习太忙,没时间重视,或者刚开始的时候重视,这种阴阳失衡后所
引起的亚健康状态有时候确实很难受,那就赶快到医院检查一下,上了医院后,通过各种仪器检查,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呀,
心就开始松懈起来,认为这种小毛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过去了,还是赶快去上班,赶快去学习充电,多挣点票子
吧,有了票子还怕生病吗?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即使生场大病大不了花钱找个好医院名专家治呗,总能治好的。对不起,
这天底下还真有有钱也治不好的病,譬如癌症。如果癌症患者在当初脏腑刚开始阴阳失衡,人体感到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
查不出什么病的时候,就找个老中医下定决心好好调理一下,使相应脏腑阴阳重新平衡,就不会出现若干年后的今天到医院
检查,终于查处毛病了却又治不好的尴尬境地。中国古代养生家认为“喜精养神,常服良药,可得长生”。这里的“常服良
药”是指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分析出自己哪个脏腑阴阳失衡了,然后服用相应的中药,使阴阳重归平衡,不舒服的感觉
就消失了,这样就保证人的一生中很少出现阴阳失衡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这样,人怎么会生大病而英年早逝呢?如果能做到
这样,能活一百岁以上的愿望怎么能说是一种奢望呢?如果能做到这样,一生无病,无疾而终,是不是活得更轻松一些呢?
愿我们大家一起感悟中医养生理念,实践中医养生理念,做自己的老中医。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26——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四)

2、脾主思

   中医讲,脾主思,也就是说,任何与思考有关的情志或神志活动都与脾有关。笔者在前面多次提到气不仅是化生万物的基

本物质,也是产生所有情志与神志活动的基本物质。换句话说,任何情志或神志活动是气化的产物,是以消耗人体中的气为

代价的。如果一个人脾气充足且脾上阴阳之气平衡,那么这个人的思考能力一定很强,表现为可以持久地思考问题而不感到

疲劳精力不集中。而如果一个人的脾气不充足或脾上的阴阳之气不平衡,那么这个人的思考能力必然偏弱。表现为集中精力

思考问题不持久,没思考问题多久就开始精力不集中无法继续思考下去。中医又讲,多思伤脾。这很容易理解,多思必然需

要消耗脾上的气(包括阴气与阳气),导致脾胃虚弱。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常识,当我们在集中精力思考一件事情的时

候,譬如写作写得兴头上的时候,往往会不觉得肚子饿,到吃饭的时间不思饮食。笔者在写《人人都是老中医》的过程中就

常常发生这种事。那是因为,由于长时间集中精力思考,消耗了脾与胃上过多的气,导致脾胃虚弱而不思饮食。大家应该比

较熟悉这样一首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我们过度地思虑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时候,必定会消耗脾胃

上气,使得脾胃不断萎缩,导致脾胃虚弱,无法运化足够的人体所需之气。但人体还是需要气来活动的,这种活动包括体力

活动、脑力活动和情志神志活动,既然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这些活动,那么靠什么气来维持呢?我们会想

到人体本身,包括形体与脏腑。由于形体与脏腑也是由气而生。如果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话,人体会动用形

体(包括皮肤、血液、肌肉、筋骨和骨髓)与脏腑本身之气来维持生命活动。长期下来,必然导致形体与脏腑的萎缩。人开

始变得形体消瘦,内脏功能失常,容颜憔悴。所以笔者建议在做事情的时候,千万别钻牛角尖,千万别思虑过多,万事想开

些,否则等待我们的是一身的疾病。林妹妹由于长期思虑过度,多愁善感再加上对贾宝玉的思念而体弱多病,红颜薄命就是

一个例证。在这里,笔者再讲讲一个千古永恒不灭的话题——爱情。笔者在20几岁的时候对爱情极为渴望,对于自己的女朋

友更是牵肠挂肚,患得患失,一旦哪天与女朋友发生不开心的事情,总是万分担心,担心她会不会和我分手,担心她是否已

移情别恋,担心她是不是真的爱我等等。每天反反复复思虑这些事情,搞得茶不思,饭不香的。感觉谈恋爱好累啊。现在我

已和当初的女朋友结婚生子了,回想起当初对爱情的思虑过度,真觉得不应该。现在我和我爱人都拥有自己的空间,我爱人

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想她,但决不会过度思念。所以笔者感到笔者的婚姻生活比较轻松。笔者之所以提出没必要对所爱

之人过分思虑的想法,不是劝读者朋友不珍惜爱情,而是想说爱情是顺其自然的事,如果性格合得来,自然会有情人终成眷

属,如果性格合不来,即使结了婚还会离。何必在谈恋爱的时候思虑过多,伤了身体又伤心。何不轻轻松松谈恋爱,心情愉

悦又不伤身。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27——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五)

3、脾主肉

   我们现实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要么肥胖要么消瘦,肥胖的人想减肥,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有了这个需求,市场上就有了

琳琅满目的减肥产品,或者干脆去整容医院去做抽脂手术。消瘦的人想长胖,尤其是很多男性朋友,但市场上增肥产品却不

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女性朋友生来就爱美,而当今社会崇尚以瘦为美的,身材肥胖是在有损美丽的形象。女孩子那怕脸

蛋再清秀漂亮,如果身材肥胖,恐怕也不会有人称赞她美丽的。而男人则不以为然,瘦点就瘦点吧,只要事业有成,害怕找

不到女朋友。所以才导致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很多而增肥产品却很少。那么到底是人体内部哪里出了问题才使得人的形体过于

肥胖或消瘦的呢?中医认为,脾主肉。意思是说身上肉的多少,主要是脾所决定的。如果脾上的阴阳之气平衡,人应该是胖

瘦适中,肌肉结实有力的。当脾上的阴阳失衡后,人的体形或肥胖或消瘦,人也开始感觉到不适而进入所谓的亚健康状态。

具体表现为:1、如果脾上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

于脾阳不足,难以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人体开始动用形体及脏腑

自身的气维持生命活动。最终导致形体与脏腑的萎缩,形体一旦开始萎缩,人就开始消瘦了。所以形体消瘦的人,体内必然

是气不足,脏腑功能必然是弱化的。2、如果脾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

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阳太过,过多的阳气上升到胃,使得胃阳太过而胃阴不足,过多的阳气进一步上升到口腔

(脾胃开窍于口,后面会说到这个概念),导致口腔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难以聚化成有形的津液,出现口

渴,口干的现象。又由于脾阳太过,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很容易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但由于脾阳太过,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

中的阳气偏多,阴气过少,导致下降到肝肾的水谷精微之气过少,难以化生出足够的肝血和肾精。如此很可能导致不孕不

育,月经量少等生殖系统疾病。与此相反,上升到心肺的水谷精微之气过多,所化生的心血过多,导致血管中的血液浓度过

高,而心血是通过心阴化生的,过多的水谷精微之气需要心阴来化生成血液,消耗了过多的心阴,最终导致心阴不足而心阳

太过。我们在前面讨论心的时候,说过如果心阳太过,很可能会导致失眠,多梦,高血压,血管硬化,脑出血等疾病。另

外,由于上升到心的水谷精微之气太多,刚开始的时候,心阴所生化的心血过多而导致血管中血液浓度偏高,但久而久之,

由于生化心血伤耗了过多的心阴从而导致心阴不足而心阳太过,心阴不足后,即使上升到心的水谷精微之气再多,也无法化

生足够的心血,导致血液浓度由偏高转为偏少。水谷精微之气无法在心阴的作用下化生成心血,进一步上升到肺,在肺阳的

作用下转化成卫气,卫气在肺阳的作用下,往上冲到鼻孔,所以鼻子喘粗气。在肺阴的作用下往下降,行走于全身的体表,

所以这种阴阳失衡的人,全身体表热烘烘而不容易受风寒感冒,容易长肌肉而健壮。3、如果脾阳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

理,此时脾阴必然也太过,脾阳极过引起的生理反映同上面第二种情况的分析,脾阴太过,那么过多阴气通过经络传导到肉

中聚合成为脂肪,导致肥胖。笔者认为肌肉与脂肪都是由气化生而来,只是肌肉中的阳气偏多而脂肪中的阴气偏多,阳气有

“散”的气化趋势,所以肌肉容易消失,阴气有“聚”的气化趋势,所以脂肪不容易消失。4、如果脾阴极过,则根据阴阳转

化原理,此时脾阳必然也太过,脾阳太过引起的生理反映同上面第二种情况的分析,脾阴极过,那么极过的阴气通过经络传

导到肉中聚合成为脂肪,导致肥胖。所以笔者认为形体肥胖的人,一定是脾的阴阳同时太过之人。中医将阴阳同时太过证称

为“湿热证”,湿为阴,热为阳,湿热者,阴阳两过也。笔者将“湿热证”称为“阴阳两过证”或“阴阳两实证”,实者,

太过也;虚者,不足也。在笔者看来,中医的概念只有三个字:“气”,“阴”,“阳”。气分阴阳,阴阳合于气。所以笔

者不愿意引入太多的中医概念,譬如“湿热”,“痰饮”,“胃火”等所有中医概念、术语都可以用“气阴阳”来概括:

“湿热”为“阴阳两过”,“痰饮”为“肺阴太过”,“胃火”为“胃阳太过”等。当然在具体治疗肥胖证的时候,还要根

据四诊合参,诊断出到底时因为阳极过引起的还是阴极过引起的。如果是阳极过引起的,需要用性寒或凉,入脾经的中药调

理,而如果是阴极过引起的,需要用性热或温,入脾经的中药调理。由此可见,中医对于同一种病,根据病证的不同,可以

使用药性完全相反的中药,此为“同病异治”。当然,中医也有“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病,可以用相同的中药治疗。原因

是因为虽然患者得的病不同,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出来的病证确实一样的。所谓病证,就是指哪一

脏腑出现了哪种阴阳失衡。譬如“肾阳不足”,“胃阳太过”,“肝阴不足”等都是具体的病证。对于“异病同治”的问

题,我们会在后面内容中继续讨论。所以在笔者眼中不存在病的概念,只有阴阳平衡与否的概念。所谓病就是阴阳不平衡所

导致的不适反映。中医不论病,中药不对病,中医中药调平衡,失衡杂病丛生,平衡百病自愈。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28——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六)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意思是脾通过口于外界联系,脾的华彩在嘴唇上。那么脾为什么能开窍于口,其华在

唇呢?脾开窍于口是由于口腔通过食道与胃相连,而胃与脾相表里,脾中的阳气可以上升到胃,然后继续沿着食道向上升到

达口腔。另外,还由于足太阴脾经连接舌根,散布舌下,所以脾开窍于口。那么其华在唇怎么解释呢?这个可以用经络来解

释,由于足阳明胃经经过嘴唇,并环绕嘴唇,所以胃上气血可以通过足阳明胃经传导到嘴唇,而足太阴脾经的分支连通脾与

胃,脾胃相表里,所以脾上的气血可以通过胃,沿着足阳明胃经上升到嘴唇。所以说脾华在唇。如同“心开窍于舌,其华在

面”一样,“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理论对于中医“司外揣内”的辩证诊断很有帮助。通过望口与望唇的中医“望、

闻、问、切”四诊中的望诊可以判断脾胃的阴阳状况。我们先说说望口,望口主要是望口腔中舌体表面的舌苔与津液。如果

脾胃的阴阳平衡,则舌苔薄白,舌体上津液的量适中。但如果脾或胃的阴阳失衡,则会出现异样舌苔,舌体上的津液的量会

异常。具体表现为: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

太过为次证。由于阳气不足,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口腔部位的阳气开始不足而阴气

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成舌苔和津液,此时舌苔必定正常的薄白状态,而是偏厚白腻。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

则舌苔偏厚白腻,舌体上津液较多。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也不足,阳

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极不足,口腔部位的阳气极不足而阴气也不足。由于阳气极不

足是由长期阳气不足导致的。上面已经分析过,如果脾胃的阳气不足,则舌苔应该是偏厚白腻的。随着阳气的进一步不足,

阳气开始进入极不足状态,此时阴气由原来的太过突然转变为不足,口腔中的阴气不足,难以聚生成新的舌苔和津液,而原

有的舌苔由于阳气极不足而无法气散,依附在舌体表面,刮之即去,中医将这种舌苔称作无根苔。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

阳气极不足,则出现刮之即去颜色白腻的无根苔,舌体上少津。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

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过多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中,导致口腔部位

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难以聚化成舌苔和津液,导致少苔少津。又由于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阳气使得舌苔变

黄,这个很容易理解,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们用火去烧一张白纸,白纸还没有变灰烬之前应该是焦黄的。阳气将本来

白色的舌苔“烤”黄也是同样的道理。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那么舌苔应该是少而黄的,舌体上应该是少津液

的。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也不足。阴气极不足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

证。由于阳气不足,那么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化成舌苔和津

液,导致舌苔偏白腻,津液较多。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那么舌苔反而偏白腻,舌体津液较多。说完了上面

四种脾胃所表现出来的虚证,再说说下面四种实证: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

然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脾胃上太过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不足

的阴气难以聚化成津液和舌苔,导致舌体上津液稀少,舌苔或少,或无。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那么舌苔少或

无,舌体上津液稀少。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极过的阳气上升到口

腔中,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极过而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生成有形的津液和舌苔,但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阳气极过,舌苔的

颜色呈黄色甚至黑色。这个也很容易理解,还是举火烧纸的例子,如果用火来烤一张白纸,在白纸还没有成灰烬前,白纸开

始逐渐被火烧得焦黄,如果烧白纸的火慢慢增加,那么白纸就很容易从焦黄色变成焦黑色,成了灰烬。口腔中的阳气极过,

舌苔成黄色或黑色的道理也在此。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那么舌苔厚腻呈焦黄或焦黑色,舌体上津液偏多。3、

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太过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由于脾胃上

的阳气不足,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太过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津液和舌苔,

导致舌苔白厚腻,舌体上津液偏多。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那么舌苔白厚腻,舌体上津液偏多。4、如果脾胃上

的阴气极过,根据阴阳转化原理,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极过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脾胃上太过的阳气上升到口

腔,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阴气不足,难以聚生成有形的津液与舌苔。由于阴气极过的状

态是从阴气太过的状态逐渐转变过来的。上面已经分析了阴气太过时舌苔白厚腻,所以当阴气发展到太过的状态时,舌体上

不再聚生成新的舌苔与津液,原来的白厚腻舌苔就成了依附在舌体上的“无根苔”,又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阳气太过,过多的

阳气将这些无根苔“烤”成焦黄色。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那么舌体上出现一层刮之即去颜色焦黄的无根苔,

舌体表面不在聚化出新的舌苔,并且舌体上津液较少。

   写到这里,笔者已经将“脾开窍于口”的理论全部分析了。读者朋友可以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经常观察一下自己的舌苔,

从而获悉自己的脾胃阴阳状态。如果一旦通过观察诊断出脾胃已经开始阴阳失衡了,就得想法开始调理脾胃的阴阳了。只有

这样才能将脾胃上的疾病扼杀在摇篮中,真正做到“治未病”的养生要求,无疾而终。至于诊断出脾胃哪种阴阳不平衡后,

该如何调理,通过什么方法调理,笔者会在第四章《神奇的中药世界》、第五章《神秘的人体经络》和第六章《人人都是老

中医》中详细介绍。当然望舌苔与津液不能单独进行,必须结合前面在讲“心开窍于舌”中提到的望舌质同时进行。才能比

较准确地诊断出脾胃与心的阴阳状况。说完了“脾开窍于口”,我们再讲讲“脾,其华在唇”的理论。


   “脾,其华在唇”的理论在中医望诊中也经常用到。通过对嘴唇的观察,可以获悉脾胃上的阴阳状态。如果脾胃上的阴阳

平衡,那么嘴唇一定是明亮而红润的。如果脾胃上阴阳失衡,那么嘴唇的色泽会出现异常。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脾胃上的

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

通过足太阴脾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不足,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晦暗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

气不足,导致脾胃上的血液中阳气不足,血液难以上升到嘴唇,导致嘴唇发白无血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

足,那么嘴唇必然润而不红,色泽暗淡偏白。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也不

足,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阳气极不足导致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极不足,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极不足

而阴气也不足,所以嘴唇色泽晦暗不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脾胃上的血液中的阳气也极不足,血液难以通过胃

经上升到嘴唇,导致嘴唇发白无任何血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那么嘴唇色泽晦暗苍白,唇体不润而干。

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太过的

阳气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嘴唇明亮但不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脾胃上血液

中的阳气必然也太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鲜红。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那么嘴唇色泽明亮鲜

红,不润而干。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极不足为主证,阳气不足

为次证。阳气不足导致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不足,最终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晦暗而

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不足,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血液不多,导致嘴唇偏淡不红。

又由于嘴唇部位的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可能使嘴唇部位的本来就不足的血液聚合凝固起来而使得嘴唇呈淡青紫色。综合起

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那么嘴唇暗淡,润而不红或呈淡青紫色。说完了上面的四种虚证,再说说下面的四种实证:

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阳气太

过使得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太过,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嘴唇明亮而干燥。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

过,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太过,血液通过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呈鲜红甚至绛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

的阳气太过,那么嘴唇或亮红,或明亮绛红,唇体干燥,甚至干裂出血。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

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太过。阳气极过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过,极过的阳气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

得嘴唇部位的阳气极过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明亮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极

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冲到嘴唇,使得嘴唇呈深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那么嘴唇明亮深红,润而不干但有

血泡,破而出脓血。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太过为主证,阳气

不足为次证。由于阳气不足,则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必然不足,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晦暗而

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不足,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血液必然也不足,所以嘴唇偏淡。

又由于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嘴唇部位不足的血液可能聚合凝固起来,导致嘴唇呈青紫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

上的阴气太过,那么嘴唇或暗淡偏白,或晦暗青紫,唇体润而不干。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

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极过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太过的阳气经过胃经上升到嘴唇,则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

气不足,所以嘴唇明亮而干。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太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

鲜红。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那么嘴唇明亮鲜红,唇体干燥,甚至出血。


   写了这么多,笔者已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概念讲完。读者朋友可以试着经常观察自己与家人的舌苔与嘴唇,看

看自己与家人的脾胃是否阴阳平衡。如果自己诊断出脾胃阴阳失衡,可以针对具体哪种阴阳失衡而作相应地经络调理或中药

调理。当然,读者朋友读到这里还只能停留在有点会诊断的水平而还没有达到会对症下药的水平。相信读者朋友在“悟”的

前提下读完后面的内容后一定会懂得如何对症下药,通过或经络调理或中药调理,调理五脏的阴阳,使五脏的阴阳保持在平

衡状态,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进入身轻如燕的健康状态,让亚健康不再出现,使疾病终生不来找你。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29——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七)  

(四)肝的作用

1、肝藏血

中医讲,肝藏血。笔者对“肝藏血”的理解为肝不仅藏血,而且生血。其实,关于肝生血的问题我们在讲脾主运化的时候提到过,笔者认为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阴气通过三焦下降到肝,在肝阴的作用下生化成肝血,肝血在肝阳的作用下一部分沿着足厥阴肝经上升,另一部分通过三焦上升到中焦的脾胃和上焦的心肺;肝血在肝阴的作用下,一部分沿着足厥阴肝经下降,另一部分通过三焦下降到肾。血液在另外,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通过三焦上升到心,在心阴的作用下化生成心血,心血在心阳的作用下一部分沿着手少阴心经上升,另一部分通过三焦上升到肺;心血在心阴的作用下,通过三焦下降到中焦的脾胃和下焦的肝肾。无论是心阴所化生的心血还是肝阴所化生的肝血,除通过经络,血脉,三焦分布全身上下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外,其余的血液都聚藏在肝中,以备所需。这就是笔者所能理解的“肝藏血”。在这里笔者想谈谈女性朋友的月经问题,在钟里把人的山药社区中常常看到很多女性朋友由于月经量少而发出的求助帖子。笔者认为,女性朋友的月经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二种:一种是脾胃虚弱。另一种是肝阴不足。先说说脾胃虚弱造成的肝血不足:1、如果脾阳不足,则吃到肚子里的食物难以充分被脾阳运化成水谷精微之气,通过三焦下降到肝的水谷精微之气必然不足,所以通过肝阴化生的肝血必然也不足,最终导致通过三焦下降到女子胞(包括子宫,卵巢等)的肝血必然不足,所以才会引起月经量少。2、如果脾阴不足,则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虽然可以被脾阳充分运化成水谷精微之气,但由于脾胃上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脾胃所运化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偏阳,通过三焦下降到肝的水谷精微之气较少,导致通过肝阴聚化成肝血的量比较少。最终导致通过三焦下降到女子胞的肝血不足,所以才会引起月经量少。再讲讲肝阴不足造成的月经量少。如果肝阴不足,则下降到肝的水谷精微之气难以充分聚化成有形的肝血,导致肝血不足。而本来就不足的肝血由于此时肝上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难以通过三焦下降到肾与女子胞,最终引起月经量少甚至绝经。也可能由于下降到肾的肝血不足,导致通过肾阴化生的肾精不足,引起不孕不育症。

还有一些女性朋友反映,月经期两胁冷痛,经血中有血块,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用“八卦辩证法”对肝上阴阳失衡所导致的人体不良反应作个分析吧。在做分析之前,我们假设脾胃上的阴阳是平衡的,通过三焦下降到肝上的水谷精微之气量适中。1、如果肝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肝阴充分聚化成有形的肝血,由于肝阳不足而肝阴太过,肝血中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肝血在阴气的作用下凝固成型,形成暗色血块。肝血在肝阴的作用下通过三焦下降到女子胞和肾,最终导致女子月经量多,并有暗色血块。而由于肝阳不足肝阴太过,导致足厥阴肝经经过的两胁部位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太过的阴气导致气滞血瘀,所以两胁冷痛。上述分析就已经回答了上面提出的经期两胁冷痛,经血中有血块的问题。2、如果肝上的阳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肝上的阴气也不足。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此证。阴气不足导致化生的肝血不足。又由于肝上的阳气极不足阴气不足,阳气极不足导致肝血不能通过三焦或足厥阴肝经上升,阴气不足导致肝血很难下降到肾与女子胞中,最终导致肝血停滞在肝中不能上下运动。男子表现为肾精少,女子表现出月经量少而暗红,当然也可能导致男女不孕不育。3、如果肝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肝上阴气不足,肝阴所生化的肝血必然不足。而肝阴不足肝阳太过,导致本来就不足的肝血难以下降到肾与女子胞。最终导致男子肾精便少,女子经血便少而鲜红。4、如果肝上的阴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肝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极不足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由于阴气极不足,那么肝阴所化生的肝血必然也极不足,阴气极不足又导致本来就极不足的肝血无法下降到女子胞和肾上,最终导致男子肾精极不足,女子经血极不足,偏暗。该类人群为不孕不育症高发人群。说完了虚证,我们在谈谈实证:1、如果肝上的阳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肝上的阴气必然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肝阴不足,那么肝阴所化生的肝血必然也不足。肝阳太过而肝阴不足使得肝血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使得肝血一部分沿着足厥阴肝经上升,另一部分沿着三焦上升到中焦的脾胃和上焦的心肺。而下降到肾与女子胞上的肝血偏少,最终导致男子肾精不足,女子经血偏少,鲜红。2、如果肝上的阳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极过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肝阴太过,那么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肝阴所化生的肝血必然充足而有余。但由于肝阳极过,肝血中的阳气偏盛,肝血通过三焦上升到中焦的脾胃和上焦的心肺,又沿着厥阴肝经上升。而下降到肾与女子胞中的肝血很少,导致女子经血量少,血热。男子肾精量少。3、如果肝上的阴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肝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太过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阴气太过导致肝阴所生化的肝血充足而有余。阳气不足导致肝血的颜色偏暗,并在太过的阴气作用下聚化成形,成为血块。有余的肝血在太过的肝阴作用下下降到肾与女子胞,使得女子月经量多,颜色暗,有血块。4、如果肝上的阴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肝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极过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阴气极过则肝阴所化生的肝血必然充足而有余,而且容易聚化成形成为血块。阳气太过则肝血上的阳气太过,肝血鲜亮。过多的肝血在极过的肝阴作用下,下降到肾与女子胞,最终导致女子月经量多,有血块,血块呈鲜红色。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于中医“肝藏血”理论的理解。读者朋友可以自己试着诊断分析,悟出其中的道理。当然,大家也可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顿悟出更多更精确的关于“肝藏血”的道理。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30——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 八)  

2、肝主筋

中医讲“肝主筋”,即肝脏对应人体五体的筋,也就是说筋方面的问题都直接与肝脏有关。由于人体的筋直接支配着人体的各种活动,对各种活动如“走路,弯腰,伸展”等活动起到牵引控制作用,筋就好比小时候我们乡下演得木偶戏中牵引木偶的那几根线。说到肝主筋的命题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了“中风症”。人如果中风了,就表现出四肢不举,半身不遂,口舌僵硬等症状。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感受了外界风邪的缘故,而六淫中的风邪对应五脏中的肝脏,能直接通过足厥阴肝经进入肝脏。那么“风邪”又是什么呢?“风邪”为什么能导致中风之人半身不遂呢?我们说世间万物都是由气生成,由此“风邪”一是由气生成。那么“风邪”到底是偏阴之气,还是偏阳之气呢?我们很容易知道六淫中的其他五淫“热,暑,湿,燥,寒”的阴阳属性,却很难判断六淫中“风邪”的阴阳属性。热为偏阳之气,暑近乎纯阳之气,湿为偏阴之气,燥为偏阳之气,而寒近乎纯阴之气。五季(含夏季与秋季之间的长夏季)中的春季对应六淫中的风,夏季对应六淫中的热与暑,长夏季对应六淫中的湿,秋季对应六淫中的燥,冬季对应六淫中的寒。根据物极必反的道理,夏天末是阳气达到极至的时候,阳气达到极至必然转化成阴气,所以夏季末之后长夏季和秋季阳气开始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出。到了冬季末,阴气生长到极至,阴气达到极至后必然转化成阳气,所以冬季末后的春季阴气开始衰退,阳气开始逐渐生出。所以笔者认为春季所对应的风邪应该是偏阳之气。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所谓中风,是由于肝上阳气太过导致的。如果肝上的阴气向来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通过足厥阴肝经达到全身的筋上,导致筋上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我们小时候一定学过热胀冷缩的物理规律,如若一个物体,比如说一条橡皮筋,如果给橡皮筋加热,橡皮筋会变得松弛,如果加热到一定程度,橡皮筋甚至会融化掉。五体中的筋,就像一条橡皮筋一样,如果上面的阴阳平衡,则张弛有度,韧性较好。如果上面的阳气太过,则会出现松弛现象。如果上面的阴气太过,则会出现紧绷现象。理解了上面的比喻,就很好理解中风的现象了。肝上阴气长期不足,导致肝阳长期太过,筋上的阳气长期太过,这样的人如果再受到什么刺激而生气发怒的话,肝上本来已经长期太过的阳气必然突然增加,导致五体中筋上的阳气突然偏盛,筋体开始大幅度松弛起来,筋体一旦大幅松弛,人必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活动而导致瘫痪,就如同松了线的木偶一样,手不能上举,却又摇摆不定,脚不能跨步,却不时颤动。这便是由于肝阴不足而导致中风瘫痪的病因病机。关于生气发怒为什么能引起肝阳突然上升的道理,我们会在下面讲“肝主怒”的时候讨论。当然,诱发中风的原因除了生气发怒外,还有很多,譬如好几天在23点到3点胆经,肝经最旺的时候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饮食性热,入肝经的食物,人体感受外界风热而生风热感冒等。但不管怎么说,中风患者一定是肝阴长期不足之人。只有肝阴长期不足而肝阳长期太过的人,在上述或外因风热之邪,或内因发怒,或不内不外因如饮食热性食物、肝胆经最旺的时候还没睡觉等诱因下才会肝阳上亢不得出而内动导致所谓中风的。所以,“中风”不是真的中了什么风,而是肝阳在长期太过的基础上突然大幅增加罢了。如果说肝阴长期不足很可能会导致中风,那么我们要问,如果肝阳长期不足会引起人体怎样的失常反应呢?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笔者再用橡皮筋作为例子,如果把一条橡皮筋上放在冷气中,根据热胀冷缩规律,这条橡皮筋一定会开始收缩而绷紧。把这个道理用在人体中的筋上,如果肝上的阳气长期不足,则通过足厥阴肝经传导到筋体上的阳气必然长期不足,导致筋体上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筋体在阴气的长期作用下逐渐收缩绷紧,如果再加上外因风寒,内因受惊吓,或不内不外因如饮食生冷等诱因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如身体突然向后反折等奇怪的症状。

以上为笔者所认识的中医“肝主筋”的内容,读者朋友们可以在上面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进一步探索发掘。

 

3、肝主怒

笔者发现现实生活中容易发脾气的人特别多,经常在外面看到有些人为了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有个人在菜场买菜,为了滩主少找给他一毛钱,竟然拿菜刀把人给砍死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命案,往往是冲动而非蓄谋所导致。上海的交通比较拥挤,早高峰的时候,在地铁里有些人由于被踩了一脚或被挤了一下而张口就骂娘,甚至动手打人。这人是怎么了?哪来的这么多怒气啊?还有就是在家里夫妻之间吵架而导致离婚,夫妻之间本来就是应该相互包容才能维持感情的,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必然会伤了彼此感情。夫妻吵架大多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什么会吵架呢?这些所谓的无名火从何而来呢?三国时的张飞是个有胆量的将军,但此人常常怒气冲天,打骂手下,最终死在两个被他打骂过小兵手里。笔者发现大凡有胆量的人都是很容易发怒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还得回答中医的角度分析问题。生气发怒是精神活动,中医认为精神受物质支配,物质决定精神。有些比较容易发怒的人事后也承认发怒生气对身体不好,而且他们也感觉到发怒的原因都是些小事,可是在那节骨眼上,这怒气就不由自主地上来了,想克制都无济于事。这再次证明发怒的精神活动一定受到人体内哪个脏腑的控制,而不是由人的大脑意志所控制的。那么到底发怒的精神活动受哪个脏腑控制呢?中医认为,肝主怒。也就是说肝脏直接控制着人的怒气。具体来说,如果肝上阴阳之气平衡,人的怒气正常,该发怒的时候发怒,不该发怒的时候决不轻易发怒。而一但肝上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人体就进入怒气失常的状态,表现为要么怒气十足,不该发怒的时候也发怒,要么情志抑郁,毫无怒气。肝上的阴阳失衡状态与怒气失常状态对应如下:如果肝上的阴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阳气必然长期太过,人表现为容易发怒生气,如果肝阳上亢的话,还可能导致眼睛红涨,头涨欲裂。如果肝上的阳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阴气必然长期太过,人表现为情志抑郁,毫无怒气。肝脏除了主导人的怒气外,还主导了人的情志,有些人晚上多梦,有时梦中会大叫一声,把自己都叫醒了,主要原因是肝阳太过,情志亢奋。在中医理论中肝和心关系比较密切,心有生血行血的作用,而肝有生血藏血的作用。如果心脏受到外界大阳之气(热邪)的侵袭,由心脏所生的血液中的阳气必然偏多,当人睡觉平躺后,偏阳的血液藏于肝脏,导致本来阴阳平衡的肝脏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最终心脏与肝脏都处于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的实热状态,用中医的术语说是“热入营分”。所以治疗心阳太过而引发的像高热多汗证等的中药大多既归心经又归肝经(具体笔者会在后面第四章《神奇的中药世界》中讲述)。运用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失眠首先是由心阳太过导致,而后在人睡觉身体平躺后,阳气太过的心血归藏于肝,导致肝阳太过,而心主神志、肝主情志,由于心与肝在人体平躺后(阳气过多的心血有升的运动趋势,只有人体平躺后才可能进入肝脏),同时达到阳太过状态,就导致了失眠多梦,甚至梦中大呼小叫。

说了那么多,笔者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平时容易发怒的人,不一定是没文化、没素质的人,实在是由于这些人肝上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导致的。而肝阴不足必然会导致很多我们之前分析过和将要分析的不适之症。望各位容易发怒生气的朋友,引起足够重视,尽早补补肝阴,否则这肝上的虚火,很容易由于外界阳气(风邪、热邪等)的“火上浇油”而变成实火,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很有可能引发中风、高热、眼底出血失明等疾病。关于如何通过食物、经络和中药来补肝阴,笔者在后面《神奇的中药世界》、《神秘的人体经络》和《人人都是老中医》三个章节中将一一论述。

 

4、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在笔者读大学的时候,经常看到班上的同学书桌上放了一瓶眼药水,如果感觉眼睛干涩,就拿起来在眼睛里滴几滴,眼睛就舒服了,过会等到眼睛又一次干涩的时候,再拿起来滴几滴,眼睛又舒服了,如此反反复复,一瓶眼药水,每几天就用完了。我开玩笑地对那些同学说其实你不需要买什么眼药水,拿瓶冰的矿泉水滴几滴也可以缓解干涩的。哪笔者为什么说用冰的矿泉水也可以缓解眼睛干涩呢?难道几十块一瓶的眼药水与几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对于缓解眼睛干涩的作用是一样的吗?其实从某种角度讲,两者的作用还真是一样的,因为无论是眼药水还是矿泉水确实都能暂时缓解眼睛干涩,但两者都不能根除眼睛干涩,两者都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只不过眼药水的治标效果比矿泉水的治标效果好些罢了。那么如何治本呢?这个本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脏通过眼睛与外界联系,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应该是肝的窗户。透过眼睛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肝脏的阴阳。上面所说的眼睛干涩疲劳,是由于肝上的阴气不足造成的,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肝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上升到眼睛想要从眼睛这扇窗户中冲出,导致眼睛部位的阳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眼睛部位的阴气必然不足,最终形成眼睛干涩、疲倦、畏光、发痒等症状。当感到眼睛干涩的时候在眼睛中滴几滴眼药水,可以祛除眼睛部位太过的阳气,使眼睛部位的阴阳重新达到平衡,眼睛就不干涩疲倦了。但好景不长,由于肝上的不足阴气没有因为在眼睛里滴几滴眼药水而得到充分补充(笔者认为通过滴眼药水等阴凉的液体多少可以通过经络补充一下肝上的阴气,但杯水车薪),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那么肝上的阳气也就依然太过,太过的阳气依然上升到眼睛,试图冲出这扇窗户,眼睛部位再一次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于是眼睛就又干涩起来。其实,如果感觉眼睛干涩与其使劲滴眼药水还不如吃点入肝经,性凉的滋养肝阴的中药,譬如泡点菊花枸杞茶喝喝,完全能解除眼睛干涩的症状,不仅治标而且治本,经济成本又低,最重要的是通过喝菊花枸杞茶的过程,能减缓你的工作学习节奏,放松你的心态,使生活过得悠闲起来。这种既养身又养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些人,眼中的眼泪似乎很多,动不动就掉眼泪,这又是这么回事呢?笔者认为,动不动就眼泪汪汪的人,是由于肝上的阳气不足导致的。这是因为如果肝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虽然肝上太过的阴气不能上升到眼睛,但由于肝上的阳气不足,上升到眼睛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眼睛部位的阳气不能得到肝阳的补充而进入不足状态,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眼睛部位的阴气必然太过,太过得阴气聚合成有形的物质——眼泪,就造成了经常眼泪汪汪的现象了。上面我们在讲肝主怒的时候说到那些容易发怒的人必定是肝阴不足的人,而肝阴不足的人很可能是眼睛经常干涩的人,而那些情志抑郁的人必定是肝阳不足的人,而肝阳不足的人很可能是经常掉眼泪的人。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容易发怒的人很可能是眼睛经常干涩的人,那些情志抑郁的人很可能是经常掉眼泪容易伤感的人。如果把这个结论放到现实生活中来验证,恐怕很多人应该深有体会吧。

说到眼睛,笔者想到了中医中的目诊概念。中医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人体的局部器官都是全息的,即可以反映人体的整体。眼睛作为一个局部器官,既可以由于“肝开窍于目”来反映肝上的阴阳,也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的具体部位来判断人体五脏的阴阳。中医认为,眼睛里的眼白对应肺脏,两边尖头部位的目眦对应心脏,瞳仁对应肾脏,瞳仁外的黑珠对应肝脏,上下眼睑对应脾脏。这样通过观察相应的眼睛具体部位可以判断出五脏的阴阳状况。举例来说,如果眼白中布满血丝,颜色发黄表明肺上的阳气太过了,如果眼眦由正常的淡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心上的阳气太过了。如果上下眼睑发青(又称黑眼圈),说明脾上的阳气不足了等等。

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吃饭的时候,他让我把手伸出来给他看,我就伸出来给他看,他观察了我的手指甲笑着对我说,你身体蛮健康的嘛,我问他何出此言,他说你每一个手指甲上都有小月牙,那就说明你身体好,我说你怎么推断的,他说是书上说的。我说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指甲上有小月牙说明身体好吗,他摇摇头笑着说书上没说。

笔者认为,书上说的指甲上有小月牙表明身体健康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指甲上有小月牙表明身体好呢?笔者的解释如下:中医认为,肝的华彩在指甲上能反映出来,叫做“肝,其华在爪”。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指甲的颜色、形态、光泽可以推断出这个人体内肝上的阴阳状况。如果肝上的阴阳平衡的话,那么指甲必然是颜色粉红,有小月牙,色泽明亮的。如果肝上的阴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肝上的阳气必然长期太过,阴气不足为主,阳气太过为次,过多的阳气通过经络达到指甲部位想要冲出指甲,导致指甲松动浮起于指甲部位的肌肉,最终本应该有的小月牙就消失了,又由于肝阴不足,由肝阴化生的肝血必然不足,那么通过经络达到指甲部位的肝血必然也不足,导致指甲颜色比较淡,但色泽明亮(阳气过多的原因)。如果肝上的阳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阴气太过为次。这样通过经络传导到指甲部位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指甲上的小月牙比较大,指甲色泽晦暗。又由于肝阴太过,在脾胃阴阳平衡的前提下,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肝阴所化生的肝血必然充足而有余,通过经络传导到指甲部位的肝血必然充足而有余,但问题是由于肝阳不足,肝血中的阳气必然也不足,白天人体直立时肝血很难先上升到肩臂处而后沿着手臂下降到指甲部位,而夜晚睡觉人体平躺时,肝血就可以达到指甲部位,如此导致肝阳长期不足的人指甲白天比较淡晚上比较红。

说完了上面的内容,回过头来再问答“为什么指甲上有小月牙表明身体好”的原因就简单了,指甲上的有小月牙是肝上阴阳平衡的象征,如果指甲上没有小月牙或小月牙变成大月牙,则说明肝上的阴阳正处于长期失衡状态。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31——探寻人体中的物质世界——脏腑与气血精津液(十九)  

(五)肾的作用

 

1、肾藏精

所谓精,是指人类生殖繁衍的基础物质。在男人就是精室中的精液,在女人就是卵巢中的卵子。古代有些养生家认为精乃气之精也。也就是说男人的精液和女人的卵子是人体内气的精华,是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中的精华部分的汇聚,精既包含了先天之气又包含了后天之气,是先天与后天之气中的精华部位的汇聚。笔者也持上述观点,并推崇“惜精养命”的养生原则。因为在笔者看来,如果让精液泻出体内等于上损耗人体的先天与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损耗可以通过脾胃运化饮食所化生的水谷之气来补充,而先天之气是无法补充的。现代医学说,精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泻精后可以通过吃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补充精,所以男子多泻精对身体没伤害,可以通过饮食得以恢复。笔者认为,现代医学对于精的理解只停留在后天之气的概念上,无疑通过饮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完全能补充后天的精华之气(笔者认为蛋白质中含有精华之气较水、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物质要多得多),但单有后天的精华之气是无法化生成精的,后天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必须结合先天之气中的精华部分才能聚化成精。所以通过吃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表面上似乎可以补充精,但不知不觉中先天之气也已被动用去化生精了,而先天之气是无法补充的,如果纵欲过度,那么先天之气必然过度损耗,人离气散而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报道上说上海至少有10万男子存在精子方面的问题而无法生育,原因是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西方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精液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无法生育呢?

在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精的生成到底与人体中的哪个脏腑有关。中医认为,肾藏精,即精的生成与肾有关。笔者的对肾藏精的理解是:1、肾具有化生精的作用,并且由肾所化生的精储藏在肾中。2、五脏六腑之气中的精华部分通过三焦藏在肾中。那么肾具体是如何化生精的呢?笔者的解释如下:食物吃到肚子里后,通过胃阳的腐熟,脾阳运化作用,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偏阴部份通过三焦下降到肝,在肝阴的作用下化生成肝血,肝血在肝阴的作用下,通过三焦继续往下降到达肾,到达肾以后与五脏六腑之气中的精华部分结合在一起,在肾阴的作用下化生成精,又称肾精。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进入肾部位上方的脊椎骨中生成骨髓,骨髓在肾阳的作用下一部分上升到脑生成脑髓(脑细胞),另一部分散化成血液通过经络进入心脏中,在心阴心阳的作用下向上向下分布于全身血脉中。肾精在肾阴的作用下,进入肾部位下方的胯骨和腿骨中生成骨髓。至于为什么肾精能进骨头里生化成骨髓,笔者会在后面讲“肾主骨”的时候论述。

知道了肾是如何藏精、生精的理论后,我们再来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就容易了。导致男子或女子肾精方面出现问题而无法生育的直接原因是肾。在其他四脏阴阳之气平衡的前提下,藏在肾中的五脏六腑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必然充足,下降到肾中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也必然充足,这样肾中用以生成肾精的物质基础就有了,接下来就要靠肾自己的作用了。笔者在上面已提出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与五脏六腑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在肾中结合后是在肾阴的作用下生化成精的。所以如果肾上的阴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阳气必然长期太过,那么即使生成精的物质基础充足也无法生成足够的肾精,本来就不多的肾精在太过的肾阳作用下进入脊椎骨化生成骨髓了,肾中所藏的精实在少得可怜,这样就会出现不育不孕的现象。如果肾上的阳气长期不足,那么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阴气必然长期太过,那么在物质基础充足的前提下,在肾阴的作用下所化生的肾精必然充足而有余,但问题是,由于肾上的阳气长期不足,肾精中的阳气必然也不足,导致肾精聚合凝固起来,男女之精无法结合(西医的说法是精子或卵子的活动能力不强),这样又会出现不育不孕的现象。总结一下,笔者认为导致不育不孕的原因有三个:1、化生肾精的物质基础不充足。即或由于脾胃阴阳失衡,难以运化充足的水谷精微之气;或吃的食物难以生化出充足的水谷精微之精气(水谷精微之气的精华部分),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讲,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或肝阴不足,肝阴所化生的肝血不足,则下降到肾上的肝血必然不足,最终导致肾精不足;或先天五脏六腑之气不足。2、肾上的阴气不足。即使肾上化生肾精的物质基础充足,也难以化生充足的肾精。3、肾上的阳气不足。肾阳不足则肾精聚合凝固起来,男女之精无法结合。

说到“肾藏精”,笔者不由得想起中医中的另一个关于肾的理论——肾主智,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水平直接与肾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目光不得不再次回到“肾藏精”的理论上。笔者在上面分析过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脊椎骨生成骨髓,上升到脑则生成脑髓,所以中医将脑称作髓海。中医认为脑髓是人类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物质基础,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是高智商的物质保证。现代科学也认为人的智力取决于大脑中的脑细胞数量。但现代医学没有认为大脑中的脑细胞(即脑髓)是从肾精化生而来,即不承认人的智力与肾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想自己更聪明,调理肾的阴阳最关键。如果肾上阴阳失衡的话,就会发生记忆力衰退、精力不集中、无法持续思考等一系列智力下降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肾阴不足,则通过肾阴化生的肾精必然不足,这样的话上升到大脑的肾精也不充足,导致大脑中的脑髓不能得到充分补充导致智力下降。2、如果肾阳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阴必然太过,在生成肾精的物质基础(先天与后天的精华之气)充足的前提下,化生的肾精必然充分而有余,但由于肾阳不足,肾精上的阳气必然也不足,那么肾精就不能充分上升到大脑。这样的话,大脑中的脑髓不能得到充分补充而导致智力下降。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晚上当人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由于人体是平躺的,此时肾精中的阳气虽然不足,但肾精也可以达到大脑,或者干脆身体倒立,让肾精在肾阴的作用下下降到大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躺在床上或身体倒立的时候脑子思路就清晰起来,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的原因。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那些晚上思路清晰喜欢在晚上思考的人必定是肾阴不足的人,而那些白天尤其是早上思路清晰喜欢在早上思考的人必定是肾阳不足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本章开头所论述的“气一元论”的理论上去。由于世间万物都是由气而生的,那么人与自然都是由气而生的同一体,即“天人合一”。人体中的气必然与自然界中的气阴阳吻合,即如果自然界中的阴气偏盛,那么人体中的阴气必然也偏盛;如果自然界中的阳气偏盛,那么人体中的阳气必然也偏盛。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在诊断病情时非常注重病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原因。明白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就容易了。由于晚上自然界中的阴气偏盛,此时原本肾阴不足的人可以在大自然的作用下补足肾阴,这样的话,由肾阴所生化的肾精就充足了,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大脑生成脑髓,人的智力就提高了。由于白天自然界中的阳气偏盛,此时原本肾阳不足的人可以在大自然的作用下补足肾阳,这样的话,肾精就可以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大脑生成脑髓,人的智力就提高了。之所以早上的思路更清晰,是由于人体通过一晚上的睡眠,由于睡觉时人体是平躺的,肾精可以不需要充分的阳气作用就可以达到大脑生成脑髓,所以早上刚醒过来的时候,大脑中脑髓十分充足,人的思考能力最强。

 

2、肾主骨

朋友的妈妈腰椎盘突出,问笔者该怎么办?笔者给出的回答是:应该是肾阳不足导致的,平时多注意腰部保暖,不吃生冷的食物,背部多晒晒太阳,每天坚持灸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灸腰部膀胱经经过的穴位。吃药的话可以吃些桂附地黄丸等一些补肾阳的中成药。

那么为什么笔者敢断定腰椎盘突出与肾有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引出中医关于肾的又一个重要理论——肾主骨。所谓肾主骨,即骨头方面的问题都与肾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肾之所以能主骨是因为肾能生骨,即人体中的骨头(包括骨头中的骨髓)由肾气所化生。如果肾上肾气充盈且阴阳平衡的话,那么人体中骨头必然健康正常。如果肾上的肾气不充盈或者阴阳失衡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骨头方面的疾病,譬如风湿病、骨头缺钙骨密度低、骨刺、腰椎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等。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肾气长期不足的话,则骨头会逐渐消散萎缩,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是骨头缺钙,骨密度低,甚至骨头坏死。这里的肾气是指我们在讲“肾藏精”时所说的五脏六腑的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先天之气的精华部分)和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后天之气的精华部分)。先天与后天之气的精华部分藏在肾中并在肾中结合在一起,在肾阴的作用下化生为肾精,笔者认为这个肾精就是化生骨髓与骨头的物质。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脊椎骨中化生为脊椎骨中的骨髓,继续上升到大脑就化生为大脑中的脑髓;肾精在肾阴的作用下,下降到腰以下部位的骨头中化生为骨髓。骨髓在肾阴的作用下进一步聚化成更有形的骨头。这就是肾生骨的过程,这个原理也揭示了如果肾所藏的先天与后天的精华之气不充足的话,即使肾上阴阳平衡,也难以化生足够健康的骨头(包括骨髓)。2、如果肾上的阴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阳气必然长期太过,阴气不足为主,阳气太过为次,此时即使肾所藏的先天与后天之气的精华部分充盈,由于肾饮不足也难以化生出肾精,这样的话,骨头中的骨髓必然缺乏补充(大脑思考需要消耗脑髓,被消耗的脑髓需要骨髓来补充,这样骨髓必然不足而需要肾精来生化补充),骨髓无法得到肾精的生化补充就开始动用骨头本身来补充,由于此时肾阳太过,阳气上升到脊椎骨中,使得脊椎骨中的阳气太过而开始有“散”的变化趋势,脊椎骨散化成骨髓用以补充骨髓进而补充脑髓用以思考。最终就导致了骨头萎缩、骨髓缺失、脑髓不充。3、如果肾上的阳气长期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阴气必然长期太过,阳气不足为主,阴气太过为次。此时在肾所藏的先天与后天之气的精华部分充盈的条件下,通过太过的肾阴的作用化生的肾精必然充足而有余,但由于此时肾阳不足肾阴太过,加上每天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腰板直立状态,下降到腰以下骨头中的肾精量最多,处在腰椎骨部位的肾精量次之,上升到腰以上部位中的肾精量最少。这样就使得腰椎骨、腿脚骨中的肾精量过多,再加上肾阴太过,过多的阴气下降到腿脚骨中,导致腰椎骨、腿脚骨中本来就过多的肾精聚化成骨头,这样就形成了多余的骨头,而这个多余的骨头就是所谓的骨质增生部分、骨刺和腰椎盘突出的部分。而且由于腿脚骨部位的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使得该部位的骨髓聚合凝固起来,最终导致该部位的骨头疼痛,即出现了所谓的风湿病。又由于肾阳不足,则上升到腰部以上脊椎骨中的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这个部位上的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导致骨髓聚合凝固起来,最终导致腰以上脊椎骨发生疼痛现象,即出现了所谓的颈椎病、风湿病。

 

3、肾主水

笔者的爷爷今年年初的时候去世了,走的时候很痛苦,小腿部位全部浮肿溃烂了。去年的时候,由于中风一直瘫痪在床上,半年后就离开了我们。笔者由于在外地工作,没有陪伴在他身边,等到笔者回去看他的时候,爷爷已经瘫痪在床上,口舌僵硬无法清楚地说话了。之前去医院也看了,医生说已无法治愈了。回家后不久两腿就开始水肿了,再后来到乡下的赤脚医生那去作针刺治疗,但没有什么效果。我回到老家后,就开始给他按摩腿上的脾经、肾经和胃经,并给他灸足三里,从他的表情来看,似乎很享受。由于工作原因,我不得不离开老家去外地,走之前嘱咐家人每天给爷爷按摩脾经、肾经和胃经,灸足三里并示范给他们看这三条经络和足三里穴位的具体位置和按摩方法。但只过了半年,就接到了爷爷去世的电话。后来我知道家人在我离开老家后处于种种原因(应该是由于不理解而产生不相信的抵触心理在作怪)没有给爷爷按摩这三条经络,也没有灸足三里,而是一味地给爷爷吃一些肥厚油腻的菜(当然家人们是想给他吃一些好吃的补补,初衷是好的),后来双腿就开始进一步地水肿溃烂直到痛苦地离开人世。而我之前在电话里听到的都是爷爷身体越来越好的消息,我理解那时家人善意的谎言,他们怕我在外面担心而影响我的工作。

爷爷去世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爷爷人那么瘦会得高血压而中风的呢?为什么爷爷的小腿会水肿得如此厉害呢?乡下的生活应该是比较安逸悠闲的,乡下应该是比较接近自然的,到处是鸟语花香。应该不存在内因七情(惊、怒、喜、思、悲、忧、恐)过度、外因六淫(风、热、暑、湿、燥、寒)的危害,那么爷爷得病的原因只有可能是一些如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习惯等不内不外因了。后来,我问奶奶关于爷爷平时的饮食习惯,奶奶告诉我爷爷平时很节俭,很少去镇上买荤菜吃,吃的最多的荤菜是猪肉皮,因为那东西便宜,所以爷爷经常吃。听了奶奶的话,我明白了爷爷得病的原因。爷爷的高血压与水肿就是吃那些猪肉皮吃出来的。

笔者认为,猪身上的肥肉、肉皮都是偏阴之物,也就是说肥肉、肉皮中阴气要远远多于阳气。人如果过多地、长期地吃肥肉、肉皮,体内的阴气必然偏盛,体内过多的阴气聚合在一起就生成了有形的液体。吃到肚子里的肥肉、肉皮在脾胃的运化下生成偏阴的水谷精微之气,偏阴的水谷精微之气在脾阳的作用下通过三焦上升到心就生成了油腻的汗,甚至导致高血脂、高血压(血液中的阴气过多,阴气聚合在一起堵塞血管,导致血压升高)等疾病,上升到肺就生成了痰,停留在脾就导致湿阻中焦脾阴太过而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在脾阴的作用下通过三焦下降到肝就导致了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下降到肾就生成了就导致肾水泛滥,如果肾上本来的阳气就不足的话,肾水就很难通过膀胱排出体外(阳气有“出”的运动趋势,只有肾水中阳气足够多,肾水才能通过膀胱“冲出”身体),这样过多的肾水在肾阴的作用下继续下降达到腰部以下,导致下肢水肿。这也就是笔者的爷爷为什么人这么瘦却得高血压中风、小腿水肿的原因。而且我发现爷爷的中风症状有些奇怪,爷爷中风后不愿意躺在床上而喜欢坐在椅子上,这一坐就是半年,不分日夜直到离开我们。一开始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了奶奶说他经常吃肉皮后,才知道其中的原由。前面笔者在讲肝的时候说到了“肝主筋”的理论,如果肝上的阳气长期太过,那么人体中的筋会因为阳气长期太过而松弛起来,人体就瘫在床上无法动弹了。如果肝上的阴气长期太过,那么人体中的筋会因为阴气长期太过而缩紧在一起,人体就紧绷起来无法松躺在床上。爷爷就是因为吃肉皮太多,肝上的阴气长期太过而出现不能平躺在床上只能僵坐在椅子上的“中风”症状。想想爷爷这半年180多天,天天坐在椅子上无法动弹的情形,笔者心痛不已。生老病死是自然之事,然而爷爷的死决非自然,怎叫人不痛心!

讲了那么多关于笔者爷爷疾病的内容,笔者的思路有些紊乱了,也许是思念爷爷有些伤心了,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全部是爷爷的音容笑貌,一股热泪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流到嘴角,涩涩的。今天是清明节,外面下着小雨,空气有些阴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回忆着爷爷对我的好,爷爷生的时候由于贫穷而终日劳累,由于抚养下一代而节衣缩食,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下离开了我们。不知道由人化气的爷爷是否在天地中逍遥自由,是否享受着与天地共生、无忧无忧地日子,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如此想来,心里便不由得平静了许多。

爷爷的水肿病,让我对中医所说的“肾主水”理论有了更清楚的理解。所谓“肾主水”是指人体中的水液代谢活动主要由肾控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讲讲水是什么?水,又称水液,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物质,天地万物都由气化生而成,那么水也是由气化生而成的。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见水是偏阴之物,即聚成水中的阴气占多数,阴气有“降”的运动趋势,所以主要由阴气聚成的水自然也有“降”的运动趋势,在现实生活“水往低处流”就是一个例证。人体五脏中,肾脏处在最下方,人体中的阴气自然最有可能下降到肾,肾就成了人体阴气汇聚之地。阴气在肾上汇聚后,聚化成有形的水,水在肾阴的作用下,继续往下降到达膀胱,存储在膀胱中,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其他脏腑上。储存在膀胱中的水,在肾阳的作用下,排出身体,这一过程就是我们的小便过程。如果肾上的阴阳平衡,则在肾阴的作用下聚成的水液代谢循环正常,该上升的上升,该下降的下降,该排出体外的排出体外。可如果一旦肾上阴阳失衡,那么水液代谢循环一定失常。具体表现为:1、如果肾阳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阴必然太过。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偏阴部分到达肾后,在太过的肾阴作用下生成的水液必然太过,水液在肾阴的作用下,继续往下降到达膀胱,由于肾阳不足,膀胱中的水液无法完全排出体外(表现为尿频、小便无力、尿不净、排尿困难等现象),水液继续往下降,就导致了腿脚部水肿。2、 如果肾阴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阳必然太过。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偏阴部分到达肾后,由于肾阴不足,到达肾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偏阴部分无法充分生成水液,又由于肾阳太过,到达肾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偏阴部分在太过的肾阳作用下,开始上升到其他脏腑,在其他脏腑上阴气的作用下聚合成有形的水液,最终导致肝腹水、脾湿、心积液、肺积液、上半身浮肿等疾病。

以上为笔者对中医所讲的“肾主水”的理解。读者朋友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思考“肾主水”这一中医经典理论。

 

4、肾主恐

笔者生来胆小,小时候不敢一个人在家,不敢一个人走夜路,更不敢听鬼怪故事。而笔者的弟弟却是个胆子很大的人,他甚至敢一个人半夜三更听收音机里的鬼故事。而我对于任何恐怖的事物都很抵触,那么听一句恐怖的话,看一眼恐怖的图片,脑子里就长时间都是恐怖的印象,挥之不去,搞得笔者晚上起夜上卫生间都不敢。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聊斋》,笔者都是看边看边躲被窝的人,而弟弟却看得很起劲。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确实心中无恐惧,看恐怖片就像看爱情片一样心平气和。而有些人确实心中充满恐惧,没说是看恐怖片,就是听鬼故事也无法忍受。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是什么导致有些人心无惧怕看到鬼都想揍他一顿,而有些人心中充满恐惧感,别说是真见了鬼,就是见个面目狰狞的人都吓破胆的呢?中医认为,肾主恐,即肾主宰着人的恐惧心理。具体说来,如果肾上的阴阳平衡,人的恐惧心理正常,表现为见了鬼是有些恐惧,但不至于吓破胆,该恐惧的时候恐惧,不该恐惧的时候决不会恐惧,看个恐怖片有些恐惧,但看看《聊斋》决不会像笔者那样惊恐万分。如果肾上的阳气不足,就会心中常有恐惧感,出现像笔者那样,不敢一个人在家、不敢走夜路、不敢听鬼故事等现象。如果肾上的阴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人就会表现得十分勇敢,心中没有什么恐惧感,不要说是看恐怖片,就是真见了鬼也是他不怕鬼,鬼怕他。

对于肾主恐,笔者有切身体会,笔者爱人生小孩的时候,我在医院里陪夜,那次我们住在五楼,晚上起来上卫生间,发现五楼的卫生间坏了,印象中底楼的卫生间装修得不错,于是笔者就乘电梯到了底楼,此时底楼悄无一人,走廊里的灯光昏暗,外面又风雨交加,要在平时笔者早就恐惧地闭上眼睛,早早狂奔到五楼。可是当时笔者突然发现自己竟没有任何恐惧感,甚至觉得如果墙角有个鬼的话,真想上前揣一脚这个猥琐的家伙。可是没碰到什么鬼,于是笔者不急不慢地小完便,慢慢腾腾地走楼梯上五楼,当时心里在想,今晚遇到一个鬼那就好了,可以好好打他一顿了。

这件事让笔者奇怪了好长时间,为什么平时那么胆小的人竟然能在那样“恐怖”的环境中欣然自得,甚至还想做一回天师钟馗。回到五楼躺在床上后,给自己把了把脉,两只手上的脉搏数而有力,平时很微弱无力的尺部脉象也是出奇地数而有力,而尺部脉象对应肾的阴阳,脉象数而有力,表明肾上的阳气充足而有余(关于切脉辩证的方法笔者将在后面第三章《有趣的辩证思维》中详细道来),笔者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件事以后,笔者对中医关于“肾主恐”的理论理解更为切身透彻了。

中医认为“肾主恐”,主要是指作为物质器官的肾对精神活动的恐惧感起到决定作用,这一理论就是朴素的物质决定精神唯物论。中医认为“肾主恐”除了有肾的阴阳决定恐惧的内涵外,还有恐惧影响肾的阴阳的含义,即作为精神活动的恐惧感影响作为物质器官的肾,中医称之为“恐伤肾”。关于“恐伤肾”的理论,笔者例举一个真实的病例:1999年6月19日,北京大道中医研究所迎来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是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飞机轰炸中光荣负伤的英雄,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探望和关心。在英雄归国前的日日夜夜,他的妻子心力憔悴,因为英雄的低烧长期不退,浑身难受,处于半昏迷状态,后经笔者的中医启蒙老师(并非师承,而是读他写的书后开始感悟中医)刘逢军教授免费调理,这位英雄5天之后退烧,人渐渐恢复体力,不适感也随之消失了。刘教授对该病案的点评如下:中医讲,肾主恐,恐伤肾。突然性的巨大冲击容易伤肾,导致肾循环系统分泌润滑物质的量减少,引起人体细胞运动时摩擦力增大,产生内热,表现出发烧。此证目前尚无西药可解决。中医用平衡法调整使人体迅速产生润滑物质——阴津,方可退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法叫做“釜底抽薪”。

笔者对上述病案的理解如下:由于患者受到突然性的炸弹攻击,虽未对形体产生伤害,但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伤害,即使患者心中产生极其强烈的突然性的恐惧感。而“恐伤肾”,过度的恐惧感损伤了该患者身上的阴气,导致肾阴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通过三焦上升到其他脏腑,导致人体其他脏腑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这样人体就开始发热,但由于过多的肾阳到达其他脏腑,尤其是到达肺是犹如“强弩之末”,导致其他脏腑的阳气太过但太过的程度较小,这样人体虽发热但发热程度低,就形成了长时间的低烧现象。只要用性寒凉,入肾经的中药调理肾,补足肾阴,使肾上的阴阳重新平衡了,烧也就退了。

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七情,不能让自己的七情长期过度,也尽量避免自己的七情突发性地、大幅度地增加,否则根据中医“怒、惊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的理论,过度的七情必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5、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

这些天笔者的岳父常常耳鸣,到医院里查不出什么毛病,笔者告诉他耳鸣是由于肾气虚弱造成的,应该是肾出了什么问题。通过诊断,笔者发现岳父是由于肾阴不足而导致耳鸣的。由于岳父不和我们住在一个城市,我打电话告诉他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补补肾阴,生怕他买错药,又发了个“六味地黄丸”的短消息给他。笔者为什么敢断定岳父的耳鸣是由于肾阴不足导致的呢?肾与耳鸣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呢?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即肾可以通过耳朵与外界取得直接联系,耳朵时肾气出入体内体外的洞口。如果肾上的阴阳之气平衡,那么肾上的阳气上升到耳朵通过耳朵排出体内,外界的阴气进入耳朵下降到肾,耳朵处的阴阳之气交流正常,人的听力正常。如果肾上的阴阳之气一旦失衡,那么耳朵处的阴阳之气交流时常,就会出现耳鸣、重听甚至耳聋等现象。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肾上的阴气不足,那么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上升到耳朵冲出耳朵,而此时由于肾上的阴气不足,外界的阴气必然大量进入耳朵下降到肾,最终导致耳朵中阴阳之气交流的力度、频率、速度大幅增大而产生耳鸣,这就好比大风快速进出一个山洞口,山洞口自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2、如果肾上的阳气不足,那么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肾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肾阳不足则上升到耳朵中的阳气必然不足,这样就导致耳朵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肾阳之气补充而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耳朵中的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聚合成形就形成了油腻的耳屎甚至是耳积液,又由于肾上的阴气太过,太过的肾阴据纳外界的阴气进入耳朵下降到肾,于是耳朵中的阴阳之气交流的力度、频率、速度大幅减小,再加上或耳屎或积液的作用,人就会觉得耳朵似乎被堵塞了,耳朵有一种浸水的感觉,笔者称这种感觉为堵塞性耳鸣。

上述二种耳鸣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治疗的话,久而久之,人就开始重听甚至耳聋了。上了年纪的人由于肾上的阳气大幅散去耳朵中的阳气虚弱而出现耳聋是正常现象,不属于病症。

总结一下:耳朵方面的疾病都与肾有直接关系,因为肾开窍于耳。如果耳朵发生堵塞感状的耳鸣主要是由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而其他没有堵塞感状的耳鸣主要是由于肾阴不足导致的。笔者不知道西医是如何治疗耳鸣的,中医治疗耳鸣时必定是辩证论治,绝不会辨病论治。还是那句话,中医不论病,中药不治病,中医中药调平衡,平衡百病自愈,失衡杂病丛生。

去年夏天的时候笔者由于每天早上都喝一袋冷酸奶,到了长夏季节腹泻的毛病又犯了,症状是每天早上五六点在钟的时候肚子开始咕咕叫,然后就要上一次卫生间腹泻一次,腹泻好后肚子就不叫了。关于早上起来腹泻的疾病,中医称之为“五更泻”,即五更天的时候腹泻。中医认为“五更泻”的主要原因是肾阳不足,关于肾阳不足引起“五更泻”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有论述,笔者在这里就不重复了。辩出了病证后,笔者给自己开出了补肾阳的方子:花椒6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6克,吴茱萸6克,到药店里抓了五副,当天晚上吃了一副,就觉得浑身上下暖暖的,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肚子不咕咕叫了,大便也成型了。当然吃药是被动之举,平时注意不吃生冷的东西才是关键,如果笔者不吃那么多冷酸奶怎么会五更泻呢?至此以后,笔者开始坚决不吃生冷之物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关注健康而非关注疾病的思想。“治未病”的真实含义就是要我们平时注意养生,不给疾病生长的条件,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不要等到生病了,才重视起自己的疾病起来,到处求医问药又不一定能根治,即使根治了,如果还是没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还会重新找上门来的。笔者写《人人都是老中医》的目的并非让大家成为治病高手,而是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成因分析使大家懂得阴阳之道,知道自己身体的阴阳虚实,从而选择或避阴就阳或避阳就阴的生活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调理五脏的阴阳,使之保持平衡。五脏阴阳平衡了,疾病也就不可能找你麻烦了。希望大家读了《人人都是老中医》后开始关注健康,懂得养生,与笔者一起感悟实践中医养生之道。

让我们回到“五更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五更泻与肾阳不足有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医关于肾的又一个经典理论——肾开窍于二阴。这里的二阴是指后阴肛门和前阴阴茎或阴道。也就是说前阴肛门、后阴阴茎或阴道的问题都直接与肾有关,肾通过前后二阴与外界联系。我们先说说肾开窍于后阴,如果肾上的阴阳平衡,那么肛门处的阴阳必然也平衡,肛门不会发生病变。如果肾上的阴阳失衡,那么后阴肛门必然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病变,具体表现如下:1、如果肾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这样就导致肛门部位的阴气太过而阳气不足,阴气有“降”和“聚”的运动变化趋势,肛门部位的阴气聚成有形之物并下降出肛门,导致所谓的“痔疮”。阴气太过又导致肛门口粪便中的阴气太过聚化成水液,再加上凌晨五六点钟天地间的阴气最重,于是就发生“五更泻”现象。2、如果肾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这样就导致肛门部位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阳气有“出”的运动趋势,肛门部位过多的阳气试图冲出肛门而使得肛门口的肌肤被冲出身体,这样就导致了所谓的“痔疮”,这种痔疮与上面肾阳不足导致的痔疮截然相反,笔者将肾阳不足导致的痔疮称作“阴痔疮”,而将肾阴不足导致的痔疮称作“阳痔疮”。阳痔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肛门口常有灼热感,并可能造成大便出血,那是因为肛门中的阳气太过,太过的阳气使得肛门口血脉与血液中的阳气阳气太过,而阳气有“出”与“散”的运动变化趋势,这样血脉“散”而变薄,血液很容易“冲出”血脉,于是就造成了大便出血。

说完了“肾开窍于后阴”,我们再讲讲“肾开窍于前阴”的理论。我们还是用“八卦辩证法”分析“肾开窍于前阴”的理论吧:1、如果肾阳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阴必然太过。太过的肾阴下降到前阴,导致前阴处的阴气太过而阳气不足,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阳痿、女子白带量多(太过的阴气聚合生成白带)、遗尿或尿无力(肾阴太过使得膀胱中尿液的阴气太过而阳气不足,尿液下降到前阴遗漏下来)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2、如果肾阳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肾阴必然也不足,肾就进入了阴阳两虚状态,阳气极不足为主,阴气不足为次。肾阴不足则下降到前阴的阴气必然不足,导致前阴处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早泄(前引出的阳气太过使得到达前阴部位的精液中的阳气太过而容易冲出体外)、女子白带由量多突然变成量少,尿频但尿量比较少(由于前阴与膀胱中的阳气太过,尿液欲冲出前阴而尿频,又由于前阴与膀胱中的阴气不足而尿量比较少)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3、如果肾阴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阳必然太过。肾阴不足则下降到膀胱与前阴处的阴气不足,导致膀胱与前阴处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早泄、女子白带量少而色黄(阴气不足难以聚成白带,阳气太过白带被阳气“烤”成黄色),尿频但量少色黄(阳气太过尿液易冲出前阴,阴气不足难以聚成尿液,阳气太过尿液被阳气“烤”成黄色)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4、如果肾阴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肾阳必然也不足。肾阴极不足,则下降到膀胱与前阴的阴气极不足,导致膀胱与前阴的阴气极不足而阳气也不足。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阳痿、女子白带极少,尿量极少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5、如果肾阳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阴必然不足。肾阴不足则下降到膀胱与前阴的阴气必然不足,导致膀胱与前阴中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早泄、女子白带量少而色黄,尿频但尿量小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6、如果肾阳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肾阴必然也太过。太过的肾阴下降到膀胱与前阴,导致膀胱与前阴中的阴气太过而阳气不足。这样的话就可能导致男子阳痿、女子白带量多,遗尿或尿无力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7、如果肾阴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上的阳气必然不足。太过的肾阴下降到膀胱与前阴,导致膀胱与前阴中的阴气太过而阳气不足。这样的话就可能导致与肾阳极过导致的症状相似的不适之症。8、如果肾阴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肾上的阳气必然也太过。极过的阴气下降到膀胱与前阴,导致膀胱与前阴中的阴气极过而阳气太过。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男子早泄、女子白带量多而色黄,尿频尿急尿量多等前阴方面的不适之症。

以上为笔者对中医所讲的“肾开窍于前阴”的理解。读了上面对于“肾开窍于前阴”的解释,我们很容易发现所谓的妇科病(如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男科病(如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泌尿系统病(如尿道炎等)等疾病都是由于由于肾的阴阳失衡而导致的,譬如肾阴极过就有可能导致阴道炎、早泄、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男女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笔者的儿子刚生出来时,笔者把他抱在怀里仔细观察,发现小家伙的头发乌黑浓密,笑着对躺在床上的爱人说:“我们的宝宝先天肾气旺盛,看来会长命百岁的!”

那么笔者为什么敢推断儿子会长寿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中医关于肾另一个经典理论——肾,其华在发,也就是说头发的华彩反映了肾的阴阳之气。我们先来说说头发是什么?根据“气一元论”理论,世间万物都是由气而生的,当然头发也不例外。那么化生头发的气与五脏六腑中的哪个脏腑之气有关系呢?答案是肾气,即头发是由肾气聚化而成的。那么长在头上的头发怎么会是由处在腰部的肾上之气化生而成的呢?笔者认为肾气化生成头发的过程是这样的:藏在肾中的五脏六腑之气的精华部分与达到肾上的水谷精微之气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在肾阴的作用下聚合生成肾精。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进入脊椎骨化生成骨髓,化生成的骨髓在肾阳的作用下上升到脑中化生成脑髓,化生成的脑髓在肾阳的作用下冲出头颅化生成头发。由此可见,头发是在五脏中的精华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肾上的阴气、肾上的阳气的共同生化作用下生长成的,上述“四气”缺一不可。知道了头发的化生过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中医为什么说“肾,其华在发”了。如果五脏六腑中的精华之气充盈,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得到充分补充,肾上的阴阳之气平衡,那么头发自然会乌黑浓密。笔者儿子的头发乌黑浓密正说明他五脏六腑的先天之气充盈,如果再注意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补充,那么长命百岁并非虚言。

在肾所藏的五脏中的精华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精华部分充盈的基础上,如果肾上的阴阳之气平衡的话,头发自然乌黑浓密;如果肾上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太过的话,化生的肾精必然不足,即使阳气太过,上升到大脑的肾精必然也不足,最终导致头发稀少而有光泽(有光泽是因为上升到头发上的阳气太过);如果肾上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的话,化生的肾精必然充足而有余,但由于肾上的阳气不足,则肾精中的阳气必然也不足,上升到大脑的肾精必然也不足,最终导致头发稀少而缺少光泽(缺少光泽是因为上升到头发上的阳气不足)。由此可知,无论是肾阴不足还是肾阳不足都可能导致掉头发,在治疗头发脱落的病症时应该辩证论治。

在博客上陆陆续续写了这么多关于中医的经典理论。说实在话,笔者对上面所讲到的很多理论在写《人人都是老中医》之前也只是肤浅地知晓,并未深入思考。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学习思考才有了一点思路,所以希望读者朋友们在学习中医养生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实践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中医哲学的奇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