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上教学的有效干预

 张福涛lu70kpm9 2020-03-10
评价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学习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评定和指导的过程。而干预是评价手段的重要方式。换句话说,有效干预是落实评价的重要手段。
一是工具干预
一种是技术工具干预。比如直播课堂,确定了直播平台后,就不要随便更换,学生已经熟悉了,技术工具易用,管用就好了。任何一个平台都不是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学生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直播课堂很可能出现挂名式、点卯式的学生。这时候我们大多选择课中即问即答,但仍受随机性和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具备普遍性。选择技术工具,比如签到小程序,就可以在课中某个时间点发到学习群进行。小程序的特点就是易操作,一般都是点击或触屏即可。
另一种是学习工具干预。微课是线上教学常用的授课资源,但是没有前置学习的微课,课堂有效性会大打折扣。微课是因为翻转课堂而生,它是先学后教的标志性产物。设计前置学案、导学案等就是学习工具的补充。特别推荐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它提供的微课,都能提供导学案和课后练习的下载。
二是方法干预
学生的成长经历和领悟能力都不同,自律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层次不一。习惯养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刻意训练”。如课堂笔记,督促学生坚持做好每节课的课堂笔记是提升听课效果的最佳方式,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课堂笔记都没有,就可窥学习效果了。再如:限时作业,养成规定时间提交课堂作业的习惯。教师善于线上课堂按下暂停键,敲黑板划重点等。
三是“鸡血”干预
老师要善于给学生打“鸡血”,建立精神文化,也有称之为励志教育。这个在很多名校,做的都是极致。看似简单其实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积累的,不能越位还不能缺位,火候的把握是关键。
四是合作干预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因为时空分离,师生不能面对面,缺乏课堂的约束力,是一种弱约束力课堂。我们也要思考,这种强约束力的课堂是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追求相悖的,这也是传统教育要改革的重要原因。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引领同伴相互影响,也是干预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学习小组的人员构成进行合理搭配,还有就是小组奖励和惩罚机制的建立等等,应该说合作干预的实现是有制约条件的。
五是展示干预
一定要创造空间,给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展示就是展学。学生展示不要拘泥于展示结果,要展示目标,展示问题,展示想法,展示过程,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展示环节不可少
六是数据干预
现在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或者作业平台都具备数据反馈的功能。一道题,多少人做错,多少人答对。错误的集中点和个别点都能很快的进行反馈。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数据反馈会有更多的角度,尤其是情感态度的可测量已不是不能实现。老师要善于使用数据,精准确认学情,答疑解惑。注重积累阶段性数据的生成,以复习课或专题练习课的形式,对阶段性数据反馈的问题进行巩固强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