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功利主义的代际正义理论

 昵称14979747 2020-03-11

On Utilitarian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作者简介:高景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天津 300387

  原发信息:《教学与研究》(京)2019年第20195期

  内容提要:代际正义理论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其中功利主义是分析代际正义理论的重要视角之一。功利主义的“不偏不倚”和“时间中立”理念中体现出来的平等主义底色,为人们分析代际正义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然而,无论侧重于“总体效用”的总体功利主义,抑或聚焦“平均效用”的平均功利主义,对代际正义理论的解释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功利主义的代际正义理论面临着一种两难困境。它既可能无法容纳人们所必须担负的一些特殊义务,又可能对未来世代的利益进行不合理地“折扣”。

  The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of which utilitarian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rspectives to analyze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The egalitarian background embodied in the utilitarian concepts of impartiality and time neutrality provides a good starting point for people to analyze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However,regardless of the overall utilitarianism that focuses on overall utility or the average utilitarianism that focuses on average utility,the explana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s unconvincing,and the utilitarian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s facing a dilemma.It may not only be unable to accommodate some special obligations that people must undertake,but also may unreasonably discount the interests of future generations

  关键词:代际正义/未来世代/功利主义/平等主义/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future generations/utilitarianism/egalitarian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项目号:13&ZD149)阶段性成果。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不断取得进步。尤其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人类当前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当今世代的福祉状况,又会影响到未来世代的福祉状况,“资源和倾倒场地的过度使用,将会给未来世代带来很大的负担。此外,还将有不可逆转的风险,后代将不得不接受这些风险,比如源于使用核能的放射性废物,或者因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而引发的气候风险。”①随着生态意识的兴起,未来世代的处境日渐获得了关注,人们开始从正义的角度思考未来世代的处境,在此过程中,代际正义理论(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逐渐成为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代际正义理论有不少分析视角,其中“功利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视角。功利主义以“效用”为关注对象,持有一种“不偏不倚”和“时间中立”的立场,这使得很多功利主义者在思考问题时经常涉及未来世代,正如斯马特曾言,“为什么未来的人与现代的人不一样重要呢?只有那些抱有狭隘时间观的人才会否认这一点。如果有人认为未来的人不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我的回答便是难道这么认为的人只把一个荒岛上可能存在的人当作炸弹的试验品后才考虑他们的存在吗?”②虽然如此,只是随着人类影响后代的能力增强以后,直到晚近的几十年中,功利主义者才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处理代际问题,功利主义才逐渐成为一种日渐重要的用于分析代际正义理论的方式。那么,功利主义对代际正义理论的阐释能够令人信服吗?这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功利主义的类型繁多,然而,无论哪种类型的功利主义都会关涉到它们关注的是“总体效用”抑或“平均效用”,因此,本文将在厘清功利主义的“不偏不倚”和“时间中立”理念的基础上,分别探讨聚焦“总体效用”的总体功利主义和聚焦“平均效用”的平均功利主义对代际正义理论的阐释是否可行,最后试图指出功利主义的代际正义理论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功利主义的“不偏不倚”和“时间中立”理念

  功利主义理论中的不少因素可以被用于分析代际关系和代际问题,如功利主义理论中所隐含的一种“不偏不倚”的道德平等理念。边沁的名言“每个人只能算作一个人,没有人可以超过一个人”就体现了这种“不偏不倚”的道德平等理念。在密尔那里,在没有更高的义务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平等地善待所有应得到我们平等善待的人,“我必须重申,构成功利主义的行为对错标准的幸福,不是行为者本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相关人员的幸福,而这一点是攻击功利主义的人很少公平地予以承认的。功利主义要求,行为者在他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间,应当像一个公正无私的仁慈的旁观者那样,做到严格的不偏不倚。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全部精神,可见之于拿撤勒的耶稣所说的为人准则。‘己所欲,施于人’,‘爱邻如爱己’,构成了功利主义道德的完美理想。”③在密尔等功利主义者看来,所有人的利益都应该获得平等的考量,都应当被纳入总体效用的计算范围之内。

  边沁强调在效用计算的过程中,无论个人的身份如何,同等程度的苦乐被赋予同样的价值,同时,在计算幸福或痛苦的量值时有七种因素需要被考虑,其中两种因素是“其持续时间”和“其广度,即其波及的人数,或者(用另一句话说),哪些人受其影响”。④依照这两种因素,倘若某种幸福持续的时间越长,影响的人数越多,它的量值就越大,显而易见,这两种因素可以被用于处理代际关系。边沁还持有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动物具有感知能力,能够像人一样感受苦乐,因此,人类不应当像当下那样残忍地对待动物。在边沁的效用计算方法中,每个个体都只能算作一个,然而,边沁此时所说的个体,并不仅限于人类,还包括除人类以外的能够感知苦乐的动物。边沁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辛格看来,人们在进行伦理判断时应该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旁观者或理想观察者的立场,在做出伦理判断时应当超越自己的好恶。辛格以此为基点,提出了“利益的平等考虑原则”。⑤利益的平等考虑原则要求人们应当不偏不倚地权衡各种利益,哪种利益更重要或哪些利益加总之后更重要,人们就要优先考虑哪种利益或哪些利益。辛格还像边沁那样,将道德关怀的对象延伸至动物身上,他在《动物解放》中探讨了如何将功利主义原则用于保护动物,强调动物也能够感知苦乐因而人类不应该残忍地对待动物。辛格还在《动物解放》出版30年之际强调“尽管人类和非人类动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与它们共同拥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和我们一样拥有利益。如果只是因为它们不是我们这一物种的成员,我们就忽略或者减损它们的利益,则我们所处立场的逻辑类似于那些最为露骨的种族歧视者或性别歧视者,只是凭借自己的种族或性别而不顾其他物种的特征或品质,就认为那些属于他们的种族或性别的人具有优越的道德地位。”⑥在辛格那里,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亦是平等的。如果边沁等人的上述立场是可行的,功利主义的“不偏不倚”理念可以被用于保护动物,那么这种理念被用于关注未来世代的利益,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倘若人们对上述推理有所质疑的话,功利主义理论中所隐含的“时间中立”的理念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人们的这种疑惑,“时间中立”强调人们的道德地位并不取决于其所生活的时间。譬如,虽然西季威克在其代表作《伦理学方法》中很少谈及未来世代的问题,但是当他在谈到快乐的主体时,还是偶尔涉及到了未来世代的问题。西季威克认为,即使我们在思考快乐的主体这一问题时只考虑到人,快乐的主体的范围仍然是十分不确定的:“人们会问:当后代的利益似乎与现在的人们的利益相抵牾时,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应当考虑后代的利益?然后,从一种普遍的观点来看,一个人所生活的时代本身又显然不能影响他的幸福量值。而且,一个功利主义者必然像关心他的同时代人的利益那样关心后代的利益,不同的只是他的行为对后代——甚至将受其影响的人的生存条件——的影响必然更不确定。”⑦可见,依西季威克之见,一个人的幸福的量值与其所处的时代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未来世代的利益与当今世代的利益一样应该获得一种不偏不倚的考量。功利主义理论对“时间中立”的强调,在当代功利主义者那里体现的更为明显。譬如,斯马特在回应义务论对功利主义的批评时明确体现了其对“时间中立”的认可,认为“为什么未来的人与现代的人不一样重要呢只有那些抱有狭隘时间观的人才会否认这一点”⑧。根据斯马特的立场,人们应该建构一种超越狭隘的时空观念的伦理学,这样的话,人们应该抛弃狭隘的时间观念,未来的人并不只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未来的人和现代的人一样重要。换言之,人们既不能因为未来之人离当今世代较为遥远而忽视其利益,也不能因当今世代在当下的存在而认为其利益比未来之人的利益更加重要。

  功利主义理论中的“不偏不倚”和“时间中立”理念,体现出功利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平等主义色彩。功利主义理论的这种特征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譬如,金里卡认为功利主义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平等主义原则,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因为它声称将人们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并平等的关心和尊重人们。它是通过每个人被算做一个人,没有人可以超过一个人来做到这一点的”⑨。可见,在功利主义者看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在进行利益计算时,每个人的利益都被认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更加偏爱于当今世代之愿望的满足而不是未来世代之愿望的满足,这是不合理的。功利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平等主义色彩,为人们分析代际正义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譬如,依照密尔上述所言说的“己所欲,施于人”这一黄金法则,如果当今世代希望过去的世代能够采取一些保护环境和进行适当储存等遵循代际正义原则的行为,不伤害当今世代,那么当今世代也应当对未来世代采取类似的立场。倘若每个世代都秉承这种“黄金法则”,代际正义就是可以被期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