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40多天,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濮水新声 2020-03-11

笔者于1月26日(大年初二)到达了武汉肺科医院,参与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以下是笔者梳理和总结的前线工作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供读者参考。

1.  呼吸支持有两大难点

在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当及时积极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如果延迟气管插管,可能会导致患者缺氧时间长,从而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从临床救治来看,气管插管主要有两个难点:

  • 插管时机的把握

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患者,ROX指数可作为是否行气管插管的评价指标,建议经鼻高流量氧疗12个小时后ROX指数<3.85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早期肺炎导致的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RCT研究结果显示:

无创正压通气未能降低气管插管率;无创通气48小时,分钟通气量>11L/分钟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2小时后,PaO 2/ FiO 2 <150mmHg的新冠肺炎患者,尽早给予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 插管时的防护

对于拟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可针对操作者、患者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气管插管应避免反复尝试,减少暴露,操作时按三级防护标准,并佩戴个人防护装置。推荐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联合应用镇静药、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麻醉充分,以减少患者呛咳和飞沫扩散,从而危及操作者。

李绪言(右一)与同事们“全副武装”与病毒对抗

2. ECMO支持如何规范使用?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有时病情进展较快,经规范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后仍难以纠正低氧血症。此时,应在缺氧造成多器官损伤之前及时启动体外膜氧合(ECMO)。

最近的证据表明,在极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ECMO救治与死亡率降低相关。此外,ECMO例数较多、集中管理的中心,患者预后更好。ECMO建立的时机和并发症防控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 ECMO时机把握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需在缺氧造成多器官损伤之前尽早建立ECMO。

在最优的通气条件下(FiO2≥0.8,潮气量为6ml/kg,呼吸末正压≥ 10cmH2O),如无禁忌证,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启动ECMO:

1.PaO2/ FiO2<50mmHg超过3小时。

2.PaO2/ FiO2<80mmHg超过6小时。

3. FiO2=1.0,PaO2/FiO2<100mmHg。

4.动脉血pH值<7.25且PaCO2>60mmHg超过6小时,且呼吸频率>35次/分钟。

5.呼吸频率>35次/分钟,血pH值<7.2且平台压>30cmH2O。

6.严重漏气综合征。

7.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者心脏骤停。

  • ECMO使用期间并发症的防控

ECMO救治能否成功更得益于细致管理,应在机械通气、抗凝、液体管理、感染、温度控制等方面严格按要求操作,密切监测其运行过程中的并发症。出凝血异常和院内感染是管理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功亏一篑”。

目前,在多家医疗队驰援、相互协作的情况下,应遵循统一的ECMO操作规程,并对参与管理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尤其是密切防护条件下不能忽视院感防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  静脉血栓栓塞不可忽视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且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需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风险。在临床中发现,近20%的新冠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几乎所有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D-二聚体显著升高,甚至猝死。

为此,要关注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发生肺血栓栓塞症,即PTE),对突然出现的氧合恶化、呼吸窘迫、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需警惕PTE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绪言

编辑制作/夏海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