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呼吸篇答疑之一|观呼吸挖掘身心潜能

 雪山来客00 2020-03-11

当我们没有碰上禅法的时候,身体的很多潜能,没办法开发出来,没有办法开发定力;尽管有理想,但是力不从心;但当你能够用禅法开发自身潜力,就会助你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出很强的能力,因为定能生慧。

昙师说:观呼吸与中国文化

《黄帝内经》曰,“固精养神,道贵长存。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

当呼吸还处在后天之气层次时,总是有清气浊气混杂的,无论怎样努力,也没法入定,也升不起解脱慧。

如同后天的六识,总是烦恼的,当呼吸再深入达到先天元气层次,就不存在浊气,这就是为何,要返回先天。这时的心,超越六识,是一颗湛湛明明如如不动的真心,有此心才可生起解脱慧。

这样的呼吸是怎样达到的?

那就需要第一步(长呼短吸)与第二步(长呼长吸)充分地练习。通过这两步达到没有五盖,没有粗烦恼与疼痛。

<点击图片查看长呼短吸操作练习> 

可是怎么还不能入定呢?

那就是浊气还未排尽,普通的双盘不够了,为了升起更深邃的呼吸,需要高双盘(两膝盖的间距几乎八寸),也需要借助观想(光从小腹前侧向后侧穿出),真正地打开疏通尾椎关,当尾椎关疏通打开时,高双盘是可以长时间打坐的,小腹极度收缩,呼吸极其深邃,达到先天元气层次,这时,一味专注就入定。

这就是《内经》说的境界,“至真只要在乎天玄”——

要达到先天之真的境界在于呼吸达到先天一气,“玄”即“玄色(天蓝色)”指天空的颜色,“天玄”即天空,这里借指先天之气,因为人体的先天一气来自于天空,故用“天玄”来表达先天一气。

“神守天息”——专注于先天一气而现起的呼吸——

这个呼吸不是普通的呼吸,由先天一气而升起,所以叫“天息”,注意,专注这样的呼吸才能返回先天,才能得定升起解脱慧。

所以,叫“复入本元,命曰归宗”——

回复到本来的先天状态,这样的生命才叫做回归自性。

其次,《南华经》庄子云,“凡人呼吸以喉,真人呼吸以踵”——

踵是何意?就是脚后跟的意思。这里说的“呼吸以踵”不是说用踵来呼吸,而是呼吸达到脚后跟。

为什么“呼吸以踵”?医典指出,“肾中一点真阳是呼吸之始”,意即,肾阳推动肾水上升而启动呼吸。呼吸不是始于肺,而是始于肾,古人的智慧何等精深!

脚后跟的内侧是太溪——肾经的原穴。

这就明白庄子其语的深刻含义:真人的呼吸是达到呼吸的起始处——肾中一点真阳的。肾经一个分支贯入肺经,另一个分支还贯入心包络,肾气可谓“生命之源”。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是何意?

就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之处,称为原穴。也就是肾的原气是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太溪穴的,这样,呼吸达到这里,呼吸就是顺应身体大自然奥秘,启动了肾中一点真阳,而达到精妙、深邃境地。

其次,精藏于肾,先天一气也是藏于肾,增强肾的功能,使精回到肾,呵护先天一气,更可以使呼吸达到肾,接通先天一气,而进入身心俱泯,一念不生前的境界。

中国几千年的医学根本经典《黄帝内经》和道家的经典《南华经》点出修行观呼吸的最高境界,与佛陀的原始教法息息相通。

身为佛弟子的炎黄子孙,有什么理由没有文化自信?有什么理由拒绝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华呢?

问:呼气后停息总不够15或20下,快了观想就不够清晰,是先清晰还是追求光速?

答:这是肺没有打开。要把这个肺给打开,可以配合一些体位法,配合瑜伽,还有配合用针灸。把肺、任脉和督脉把它打开,针大椎、孔最、丰隆、太溪。

问:觉得左胸不能吸气,得按住右鼻感觉左胸也能入气。在坐中吸气后屏气大约四十左右,有时会感觉左边胸部有些隐痛,不知是方法不对,还是身体本身的问题?

答:左胸不能吸气,要按住这个右鼻孔,感觉左胸也能吸气。鼻孔按住才能够入气,就是胸没有打开,你可以用针,近处就取肺俞、身柱,在手上的就可以取孔最和太渊,然后辩证一下,假如你感觉肺里有火、有热,就可以取鱼际,把火给它泻了。

尽管你能够吸满气后停息这么长时间,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的支持,特别是没有充足的气血的支持的时候,打坐还是不能够获得轻安或者定力。你感觉左边的胸部有些隐痛。这个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你身体本来就有障碍,可以用药和针把左边胸部隐痛解除。

怎么治疗胸部已经讲过,你可以取孔最、肺俞、丰隆、太渊这些治疗肺非常好的穴位。用药可以用宣肺的药,白前、紫菀。假如里边有硬块,把里边产生疼痛的硬块解除,就可以用射干、桔梗这些药。

问:老师我呼出气后,用鼻子压住鼻孔后,憋气的时间吸数二三下就数不下去了,气不够用了。

答:在停息的时候,不要用憋,一定要是放松的,你不要紧张。

如果停息只能到很短的时间二到三下,就承受不了了,那可以交叉的进行,呼完气停息,二到三也没关系,然后你马上吸完气再停息同样的次数,然后下一次你再做呼完气停息,就可以延长时间了。

然后交替的,做吸气再停息,就是要靠阴阳相生、阴阳互根原理,就能够推动停息,使停息时间延长了。

如果不用手捏鼻子停息,还是保持观十五下二十下,这样反复练习,最后观的时间就会不断的延长了,因为你在不用手停息的时候,气还有微弱的进出,但是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不是像平时那样很快的就进行呼和吸了。它虽有微弱进出,但是气的进出,是非常少的,总体来讲还是能达到停息作用的。

所以,要反复的练习,只要练习足够多,观的时间就会延长了。因为这个也没有任何难度。只要能够保证有微弱的气息,不知不觉的微弱的气息,就可以达到数很长的时间才进行下一次呼吸。

<点击图片查看长呼长吸之停息> 

问:昙师您好!请问吸气时腹部是松开还是不放松啊?

答:新学员还不了解这个呼吸,这个叫腹式呼吸,你不要去关心腹部,我们讲的呼吸,它是在腹式呼吸基础上再提升一层的,是同时训练肺和腹部的。

有的同学好像很推崇道家的腹式呼吸,但是他对道家了解非常少,中医的来源就是过去的道医,所以应该了解道家东西多一点,道家讲腹式呼吸是第一步,这只是很基础,因为道家还要修中丹田和上丹田。所以你千万不要把腹式呼吸,当成是无上的法宝来去运用,这是错误的,它是一个很初级的修法。

<点击图片查看长呼长吸观想要点> 

问:我是有两次停息一分钟左右。请问可以不捏鼻子,用自然憋气吗?

答:大家认为不用手捏鼻子也能够停息,我们做过实验。很多学员不捏鼻子,他取得进步非常的缓慢,鼻子捏住,才能真正达到停息,我们的色身跟佛陀是无法去相比的。

佛陀有这么好的色身,还用手去捏住鼻子,在他开悟以前,他是学习瑜伽,学习婆罗门教,学习外道的修法。修行禅定的时候,控制呼吸就是瑜伽修行禅定的第二步,瑜伽里修行的第一步是体位法。佛陀色身比我们好多少倍,都要捏住鼻子,使呼吸不发生,更何况我们的色身呢?大家也可以对比一下,看看结果。

无论你修白骨观、不净观或其他任何法门,用手控制呼吸,只要感觉气走的不深。经络里的气走的很深的程度就可以入定了。气走的不深,就不能彻底的把身体里的浊气赶出来,没办法使气净化就会出现心烦等各种症状,修行就不能进步。这就需要用手控制呼吸,使气加深,把身体浊气给赶出来。当你感觉身体非常轻安,有能力把浊气排的非常彻底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手控制呼吸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

呼气和吸气是不是都要呼尽吸尽?捏鼻子停息时,是用同侧的手?还是用对侧的手?

答:是的。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办法一上坐就具备入定的条件的。首先第一步就是通过长呼和长吸,达到一个很好的标准,你在长呼到极限就要停息,长吸到极限就要停息,长呼和长吸有个先后顺序,重点是不一样的,开始要把长呼作为重点,然后等把浊气排干净后再把长吸作为重点。无论是长呼还是长吸都要发挥到极限再去延长停息时间。捏鼻子用哪一侧的手都可以,看你怎么习惯,用哪边的都可以。

问:吐气时不受控制流尿怎么办?

答:因为肾主吸、肺主呼,呼时肺在工作,上不能至下,肺气不足就会导致流尿,时间久了还会出现肾寒的问题,可针太溪配中极,治肾同时可以多艾炙,治肺可以针孔最配丰隆,也可以用药,桂枝加茯苓,茯苓入脾入肺,桂枝温通血脉、升清阳、降逆气、补心阳,心阳强肺的功能就会改善了,去肾寒可以用炮附子、细辛。

问:深吸气时,发现胸前、两肩明显鼓动,这是否正确?

答:我们在吸气的时候,你的肩膀不要动,动就叫肩吸,这是错误的。你的胸部可以向前后左右向四个方向展开。就是向前鼓起来。这是正确的,肩不要动。

吸气时候觉得胸口有湿气堵住,吸几下就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答:我们可以用炮附子配麻黄,麻黄是很好的宣肺的药,但是失眠的人不要用,可以换成白前,炮附子可以用15克,白前30克就可以了。白前能很好的把肺打开,但是不会深入到毛孔,不会有麻黄刺激心脏,容易令人兴奋导致睡不着的这个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