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系统思维,做好疫情防控的心理防护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3-11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3-10 13:53

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章敏敏 、罗琼、白燕妮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要彻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既要做好医疗救治、人力物资调配、人流物流管控等“硬核”工作,也要及时做好心理战“疫”工作,努力将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理和心理损害都降到最低。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心理防护要坚持系统思维,通盘考量,从科学部署、社会动员、个体引导三方面科学施策,增强心理防护工作的协同性、整体性,使心理防护与医疗救治这“一软一硬”两项工作互为犄角,形成合力。

首先,科学谋划部署,落实配套政策。一是增强整体考量。指定专门部门统筹协调心理防护工作,提升治理效能,减少资源浪费。将目前分散在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心理协会中的心理防护资源整合提升,纳入各地疫情防控整体工作中,并随着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心理干预的着力点,确保心理防护工作组织有力、跟进及时、规范高效。二是坚持分类指导。疫情期间,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一线医护人员、领导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群体面对的心理压力不同,心理防护工作要分类指导、科学施策、对症下药,不能稿“万能贴”。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印发针对性高、指导性强的心理干预手册,利用新媒体及时推送与心理调适有关的文章和影音资料,引导不同群体进行积极的自我鼓励、自我暗示,坚定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念。三是做好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是消除社会焦虑的最好“特效药”。主流媒体要全面提升信息发布质量,通过“明白纸”“电子屏”“宣传栏”“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做好答疑释惑,及时纠正不实谣言,坚决依法打击各种散播涉疫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确保疫情防控的新进展跑赢社会焦虑的蔓延。

此外,保障物品供应。由于疫情影响,不少城市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不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大众的不安心理。各地要结合自身疫情防控实际,积极稳妥的拖动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好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为做好心理防护工作打下良好社会基础。

其次,做好社会动员,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强化社会预期。抓好舆论导向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相互鼓励、互相支持的良好社会心态,进而营造出一种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的积极社会心理。果断吹响新闻战“疫”、文艺战“疫”的“集结号”,动员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明确目标,集中发力,大力宣传防疫工作中平凡而又真实的凡人善举,共同筑牢战“疫”必胜的社会心理预期。二是发挥社会力量,夯实资源保障。动员社工组织、高校、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其他机构和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心理防护工作中。在现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要动员、整合更多的心理咨询资源,通过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开辟心理危机绿色通道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同时,努力推动全方位、立体化抗击疫情的心理干预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三是动员情绪转移,筑牢心理防线。动员群众转移不良情绪,把主要精力用于其他事项。如果放任公众的不良情绪在网络社交媒体中传播,这些情绪就会像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会导致更多的群众出现焦虑、恐慌,甚至心理抑郁。防控疫情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与人体内的病毒抗战,还要重视公众的心理变化,防止因心理问题而衍生“次生灾害”。所以,要积极动员公众把精力转移到读书、听舒缓音乐、增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钻研厨艺等事项上,使公众把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融化到探寻生活的乐趣中。

最后,强化个体引导,提高大众心理健康水平。一是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公众主动学习与心理防护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从而提升其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个人也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关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自己因为疫情变化而存在的心理波动,接纳自己的同时做好心理调适和适度宣泄,从而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疫情。个人如果发觉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缓解,必须及时求助相关热线和组织,不能讳疾忌医。二是涵养理性、包容、友善的社会心态。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理性、包容、友善的社会心态有助于疫情防控拐点的早日到来。在疫情防控中,有些不文明行为跟包容的社会氛围格格不入:小区把护士拦住不让进家,担心其携带病毒回小区;把体温正常的返工人员挡在门外;对确诊患者及其家人进行谩骂及污名化;病人家属打骂大夫、“谈鄂色变”等,这些行为应坚决抵制。在疫情防控中,要引导个体积极涵养自身理性、包容、友善的心态,从而在社会中形成文明相处、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三是科学合理调整个人生活。引导大众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多做有益身心的正能量活动。保证规律的睡眠、充足的营养、适度的运动,通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来抵制因疫情变化而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而不是放任自己沉浸在对疫情的过度关注中不能自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