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062:说说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老康解忧站 2022-05-20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我是老康。
 
一个有温度的精神心理科医生。
 
近两年来各地此起彼伏的疫情,着实让人们难以放心。
 
当疫情离人们很远时,大家还可如常的工作生活。
 


而当疫情来到身边的时候,深处其中的人们一定会经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
 
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不仅是疾病,包括其他的灾难,像洪水、火灾、地震、空难,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人们估计都会产生恐慌的心理,因为这些灾难会对我们的健康,特别是安全感构成威胁。
 
因为它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这更让我们感到恐惧。
 
在面对灾难和严重危险的时候,我们心理上出现恐惧、焦虑,甚至是沮丧、愤怒、懊恼这样一些情绪反应,都属于应激的心理反应。
 
应激是我们面对强烈的生活变化,特别是一些应激事件所出现的较为强烈的心理反应。
 
 



今天我们就以2003年的“非典”来聊聊。
 
随着SARS疫情的扩散,人们生活的环境中陆续出现了一个个被感染者,听到患病人数在持续不断地增加。
 
尤其是当自己的亲人、熟人、好友、邻居等也被查出染上了SARS时,人们越发对自己是否还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表示忧虑,担心已经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是否奏效,希望通过减少与周围人的接触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外出尽量回避与他人对话,甚者闭门不出。
 


不少人对自己是否已被感染,对病毒会不会侵入身体造成的危害颇为关注。
 
表现为在近一阶段,对肌体的感受性明显增强,时常体察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对一些细微的变化包括正常的生理反应都会联想到可怕的SARS,赶忙与SARS症状对照一下,怎么看都觉得相像,为此多方询问,忧心不己。
 
有的人情绪紧张,盲目吃药、消毒,寻找偏方、验方等。
  
有的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强壮,不会染上“非典”,表现得满不在乎,甚至充大胆,不做认真的防护,有的青年学生则宁愿染上非典,这样可以不去上学,可以暂时躲避学校的学习压力。
 
有的人出现严重的恐惧心理,神经过敏,不敢与人交谈,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看谁都是“非典”,别人一咳嗽,就吓得赶紧离开。
 
有一些人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看自己是否出现了异常的感觉,甚至对正常的呼吸心跳也感到有些不对头、跟平时不一样,怀疑自己已经染上了“非典”。

每天反复洗手多次,每次长达半小时以上,觉得自己的健康不可把握,生活不可控制,感到活着太不安全,对自己、对社会都缺乏信心,感到自己没有力量,就会轻信他人,轻信谣言,不相信现在的正规医疗措施,到处寻找偏方、秘方,无病也乱投医、乱吃药。
 
一旦出现躯体症状,无论是否真的“非典”,一律采取逃避的办法,不积极主动去医院就医,担心到医院看病会染上“非典”,或者担心把自己隔离起来,不让出来,与真正的“非典”病人同住一个病房,真的染上“非典”;要求家人都照顾他、顺着他,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对家人指责、抱怨,为了躲避“非典”,整日闭门不出,轻信谣传,到商店抢购东西……
 
 



SARS的流行不可避免会引发社会上广泛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
 
压力是指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功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为应激状态。
 
SARS的高感染性是人人自危的最主要原因。
 
而由此产生的传言,则加重了人们在心理上的紧张和非理性情绪。
 
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传言发生和流传的三个条件是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在不安和忧虑的情况下、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
 
人们在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安全感、对不确定因素的恐惧和对信息的盲目接受的情况下,无意识中成为传言的传播者,在心理上夸大SARS的实际危险性,认为SARS时刻威胁着自己的生命,整日惶恐不安、不敢出门、忙于用各种不确切手段预防SARS
 
紧张或恐慌是生命面临危险时所特有的情绪,它使人们全力应对危机。
 


但是,人们的情绪反应过度了,反而妨碍对SARS的应对,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最应该恐惧的应是恐惧本身”
 
过度恐慌对个人而言,轻则导致人体的生理、心理功能紊乱,危害健康,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
 
对社会而言,恐慌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





SARS压力下人们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生理上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消化不良、出汗、食欲下降或旺盛、易疲劳、睡眠不良、呼吸不畅、肌肉紧张等。
 
过久的紧张会使人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功能突然下降、适应能力丧失、免疫功能下降。
 
SARS压力会带来负面心理反应,体现在情绪、认知、行为方面。
 
消极情绪如恐惧、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悲观失望、抑郁、孤独、绝望、紧张、自责、疑病、无法放松等。
 
在认知方面会出现思维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认知效能降低、信息辨析力下降、认知偏向于消极方面。
 


过度压力引发一些不健康行为,如反复清洗、不敢与人接触、暴食暴饮、抽烟喝酒、睡懒觉等,而且不利于个体寻求社会支持以及摆脱困境。
 
SARS患者中,出现焦虑症、抑郁症者,对待治疗较为消极悲观,甚至有躁狂症患者拒绝治疗。
 
这些病例都给患者的康复和一线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在非典期间,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对于同样的事件,人们有各种不同性质的应激反应,可以分为两种。这个我们曾经在Y049:为什么沈雨、夏木、肖华军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曾经详细地说过人们面对应激事件的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应激反应,这种消极的应激反应并不能真正起到应付突发事件、保护自我的作用,如前面所提到的非典流行期间过度恐慌、听信谣言和抢购物品之类的行为
 
另外一种应激反应则是积极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能起到有效地应付突发事件,保护自我的作用。
 
如非典期间乐观坦然面对、讲究个人卫生、健身人口剧增,就是人们的一种积极的应激反应。
 
 
 


      
有朋友曾问到听到SARS相关的信息就非常紧张正常吗?
 
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的时候,我们会提前出现紧张、恐慌和焦虑,这叫“预期性的焦虑”。应该说,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因为每个人意识到可能出现这样的危险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慌和焦虑等情绪反应。
 
因此,当出现这些情绪反应时,我们不要说“我这人真没用,我怎么这么胆小,我怎么这么脆弱,我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样的话,因为这并不能减少紧张情绪的出现,反而会进一步导致和加强自己的紧张情绪,还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这对心理健康和预防“非典”都是不利的。
 
我们应该学会善待自己,接纳自己,不对紧张恐惧焦虑情绪进行压抑,而最好是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共同讨论这些情绪,让我们看到大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反应,这样就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了,而且,通过交流,还可以起到心理上互相支持的积极作用。
 
 

 
有些敏感焦虑的朋友会问,整天担心自己得了“非典”,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焦虑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心理调整,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尽快放松下来。
 
首先,要对SARS的性质及防护措施、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疗效及预后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可采用一些松弛疗法,如在自家楼下或去公园里打太极拳、听自己喜爱的歌曲和轻音乐等。

再次,要把对焦虑情绪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中去,切断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态对待每一天。还可以多做规范的深呼吸,通过调整呼吸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