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解伤寒论》图解运气图 通俗说 三

 fei_ning 2020-03-12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

我们前面讲过,北政之岁北面受令,其气在北,北为上而南为下,人亦应之,因此尺应上为司天,寸应下为在泉。与南政相反。

北政少阴在泉,则两寸口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四)


所谓“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是因为北政之年,少阴在泉,位居地之中位主两寸,故两寸不应。(见上图)

也就是说,少阴君火在泉,太阴为右间气,厥阴为左间气。但是,因为《注解伤寒论》“北政年脉不应图”是把少阴司天的四间气弄反了(见博文《北政年脉不应图勘误修正》),因此北政少阴在泉,改正为,太阴当为左间气,厥阴当为右间气,少阴居中主两寸,故两手寸口脉不应。

少阴在泉在六十甲子中有六年,即乙卯、乙酉,辛卯、辛酉,癸卯、癸酉。图示的火运少阴在泉,是癸卯和癸酉这两年。

北政厥阴在泉,当为左寸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四)


经谓“厥阴在泉,则右不应”,是因为厥阴在泉时,少阴居在泉右间,对应右寸,故右寸不应(如上图)。

但因为《注解伤寒论》“北政年脉不应图”是把少阴司天的四间气弄反了(见博文《北政年脉不应图勘误修正》),厥阴在泉,应该为左间为少阴,右间为太阳,因此当为左寸不应,《注解伤寒论》(见上图)中则标为右寸不应。今改正之。

厥阴在泉在六十甲子里共有八年,分别是丙寅、丙申,戊寅、戊申,壬寅、壬申,庚寅、庚申。图示的木运厥阴在泉是壬寅和壬申两年。

北政太阴在泉,当为右寸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四)


经谓“太阴在泉,则左不应”,是因为太阴在泉时,少阴居在泉左间,对应左寸,故左寸不应。(见上图)

但因为《注解伤寒论》“北政年脉不应图”是把少阴司天的四间气弄反了(见博文《北政年脉不应图勘误修正》),太阴在泉,应该是右间气为少阴,左间气为少阳,因此应该为右手寸脉不应。《注解伤寒论》(见上图)中则为左寸不应,今改正之。

太阴在泉在六十甲子中有八年,分别是壬辰、壬戌,丙辰、丙戌,戊辰、戊戌,庚辰、庚戌。上图为金运太阴在泉,是庚辰和庚戌两年。

《素问·至真要大论》还说:“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前文我们讲的是“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注解伤寒论》对“三阴在上,则尺不应”是怎样图示的。

 北政少阴司天,则左右两尺脉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五)


  (见上图)因为少阴司天,则左间气为太阴,右间气为厥阴,少阴居中主两尺,故两尺之脉不应。

   少阴司天在六十甲子中有八年,分别是庚子、庚午、丙子、丙午、壬子、壬午、戊子、戊午。图示的为庚子和庚午之年。

北政厥阴司天,则左尺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五)


(见上图)北政厥阴司天,则左间气为少阴,右间气为太阳,少阴主左间,故左尺之脉不应。

厥阴司天在六十甲子中有八年,分别是乙巳、乙亥、丁巳、丁亥、辛巳、辛亥、癸巳、癸亥。图示的为癸巳和癸亥之年。

北政太阴司天,则右尺不应。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五)

北政太阴司天,则左间气为少阳,右间气为少阴,少阴主右间,故右尺脉不应。

太阴司天在六十甲子中有八年,分别是丁丑、丁未、辛丑、辛未、乙丑、乙未,癸丑、癸未。图示的为辛丑和辛未之年。

因此说,“(北政之岁)三阴在上,则尺不应”,是说两尺同时不应,以及左右尺不应。

何为“阴阳交”和“尺寸反”?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如下一段:

帝曰:间气何如?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也。

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段话?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辛丑之年,北政太阴司天(如下图),则司天左右间气主尺脉,左间气为少阳,右间气为少阴,因少阴主右间,故右尺脉不应。如果是右尺为不应之阴脉,就是“从其气”,也就是当其位,为不病。正常之脉可以预期,因此这叫“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六)

如果脉象反常,右尺脉不是阴脉反而是阳脉(见上图),这就叫不当其位,就是“违其气”,为病脉。不当其位包括着四种情况,即迭移其位,失守其位,尺寸反,阴阳交。

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仅仅是右尺脉应该是阴脉而成为阳脉,这叫“迭移其位”,病较轻。如果不仅右尺反成了阳脉,同时左尺应该是阳脉反而成了阴脉,这就叫“阴阳交”,病就严重了,因此,经曰:“阴阳交者死”。“阴阳交”只有辰、戌、丑、未、寅、申、巳、亥之年有之,在六十甲子中,有四十年有可能发生。

再来说说“失守其位”和“尺寸反”。比如说癸卯之年,为北政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之年,主两寸不应之阴脉,如果是如此,便是“从其气”,如果两寸不是阴脉而是阳脉,便是“失守其位”,如果是这样就病危。

如果不仅两寸脉反成了阳脉,而且两尺脉应该是阳脉反而成了阴脉,这就叫“尺寸反”,如果是这样就病危重,因此,经曰:“尺寸反者死”。“尺寸反”只有子、午、卯、酉之年有之,在六十甲子中有二十年有可能发生。

交代明白了以上基本的概念后,下面我们将分别释读《注解伤寒论》中的“南北政交死脉图”和“南北政尺寸反图”。

南政阴阳脉交死图勘误修正

在《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中,“阴阳脉交死图”图示出现的错误较多,逐一勘误修正如下。

南政阴阳交天右死脉(南政厥阴司天)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图中,南政厥阴司天,为寸不应,右间为少阴,左间为太阳,当为右寸不应为阴脉(如下图),如果右寸交反,而成为了阳脉,左寸应为阳脉反成了阴脉。此应为交天右之交死脉,《注解伤寒论》(见上图)误为交天左。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六十甲子中,有己巳、己亥两年能够出现交天右死脉。

南政阴阳交天左死脉(南政太阴司天)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上图中,南政太阴司天,为寸不应,左间为少阴,右间为少阳,当为左寸不应为阴脉(如下图),如果左寸交反成为了阳脉,而右寸应为阳脉反成了阴脉,此为阴阳交死脉,应当为交天左死脉。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六十甲子中,有己丑、己未两年能够出现交天左死脉。

南政阴阳交地右死脉(南政厥阴在泉)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上图中,南政厥阴在泉,为尺不应,右间为少阴,左间为太阳,当右尺不应为阴脉(如下图),如果右尺交反,而成为了阳脉,左尺应为阳脉反成了阴脉。此应为交地右之交死脉,《注解伤寒论》(见上图)误为交地左。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六十甲子中,有甲寅、甲申两年能够出现交地右死脉。

南政阴阳交地左死脉(南政太阴在泉)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上图中,南政太阴在泉,为尺不应,右间为少阳,左间为少阴,当左尺不应为阴脉(如下图),如果左尺交反,而成为了阳脉,右尺应为阳脉反成了阴脉。此为交地左之交死脉。

 《注解伤寒论》“南北政脉图”通俗说(七)

六十甲子中,有甲辰、甲戌两年能够出现交地左死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