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2020巴菲特股东信系列节目大结局(结尾有彩蛋,附录最新持仓+分析)我们此前谈到会计政策变更如何影响利润;谈到了如何用最傻瓜式的办法辨别一笔投资;还谈到了巴菲特的资金永动机-如何分析和投资保险公司: 树泽:大牛市已经来了?不妨先读一读巴菲特的信(最新解读+花絮) 本期,我们直奔主题,在最新的股东信中,巴菲特再次分享他最看重的三个投资准则: · 较高的有形资产回报率 · 管理者能干而且诚实 · 价格合理 投资的方法和技巧,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但其中的八百个晚上,都在重复着一样的故事,就是以上这三点。记住这三个准则,搞懂它、理解它,你就已经掌握了80%有关于投资的秘诀。 准则一:较高的有形资产回报率 有形资产是什么东西呢?它有两重含义:首先,它必须能够被会计进行识别,能写进财务报表,这叫做广义的'有形'。举例,你说我的品牌是社会认可的驰名商标,某某品牌实验室估值品牌价值100亿。但是问题是,谁会来出这100亿呢?品牌没办法变现,品牌只存在于人们心中,但是会计们可没有读心术,它可不知道你心里的看法,它只看那些有形的、有价的、能交易的、能识别的财产,才会被写进报表。 再比如,优秀的管理团队,明星经理人,天才程序员,这都是企业的宝贵资产。可是乔布斯值多少钱?杰克韦尔奇值多少钱?贝索斯、马斯克、扎克伯格们天才的大脑值多少钱?这些问题都是会计们没法回答的。你说这些是不是资产?当然是。可是这些都不是有形资产,都是真实存在,但是财报上却显示不出来的东西。 有形资产的第二重含义,是说财报中扣除商誉、专利、土地使用权这些'无形资产'之后,狭义的有形资产。比如,工厂、设备、现金、金融资产、应收款,这些都属于会计有形资产,它们识别简单,容易辨别,可以变现。 说完有形资产,咱们接着讲回报率。本质上,和你买理财产品一摸一样。你投入100元本金,年底获得了4元的利息,这4元钱,就是你的资本利润,你的资本回报率就是4%;企业家做生意完全一样啊,他要买厂房、买设备、买技术,它也是先投钱-钱变成设备和资产-资产产出利润,计算方法完全相同,用全年利润/资产价值=回报率,最常见的衡量标准,就是股东权益回报率,它也叫净资产回报率。 那么,多少的回报率算高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拿回报率和利率相比,如果能达到利率的两倍,基本算是达标,比如中国的市场利率按4%算,那么8%的回报率算是达标;如果绝对数字能达到15%算是优秀企业,能达到25%以上是卓越企业。巴菲特没有明说,但是他心中有一道红线:生意的回报至少要有10%,他才会有看的兴趣。 这个标准非常简单好用,你马上可以在生活中进行使用。比如,你买的房子,资产回报率(月租*12/总房价)达标了吗?你家里闲置的汽车,把它租给了租赁公司,这台汽车的资产回报率(月租*12/车价)达标了吗?你所在的公司,是不是一家运营良好的高回报公司呢?(年利润/净资产)用这样的标准,你不仅有了一把尺子,而且能够立即区分出,你身边的每一项资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费用。 问题来了。直接用资产回报率不就行了,为什么巴菲特特别强调'较高的有形资产回报率'呢? 这可能来自于巴菲特继承导师格雷厄姆,保守的投资思想。在过去,大家基本不太区分资产到底是有形还是无形,可是格雷厄姆经历了1929年的大萧条,当时,用极为便宜的价格买入公司,但是股价依然可以继续暴跌。于是,投资者发现,可以完全不理会市场,集中资金,买入控股一家公司,然后进行资产清算,有形资产很方便出售,但是无形资产根本卖不掉,估价再高也不作数。于是,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给了一个当年的标准:买入价格不要高于净有形资产的130%。 到了今天,时代不同了,巴菲特没有墨守成规的刻舟求剑,但是他继承了保守的原则。有些公司看起来家底儿满满,但是帐上持有的资产全是商誉这些东西,这些无形资产一旦减值,对公司冲击巨大。连巴菲特投资的卡夫亨氏也踩过商誉减值的地雷(卡夫食品和亨氏番茄酱之间的高价并购,让财报上出现了巨额商誉)因此,这也让巴菲特更加看重有形资产,这既是安全边际的考虑,也是保守投资的要求。 简单总结下这一准则,在实操当中,如果一家公司能多年保持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时账面上没有什么商誉和无形资产,那么它靠谱的概率就很大。大家就记住一点,账面商誉越低越好,留着它不是资产,那是随时会爆的炸弹。 准则之二,管理者能干而且诚实。 怎么才算能干呢?带领公司每年业绩增长就是能干?其实没这么简单。举个例子,比如银行这门生意,它赚来的每一块钱利润,都可以作为本钱拿出去继续放贷。主流的银行,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10%,那么100块钱的资本金,能赚到10块的利润,这10块钱利润,拿出去继续放贷款,第二年能赚到11块利润(110*10%),这么一来,第二年利润增长了10%呀(11/10),可是这种增长,完全就是基于惯性,如果管理层把净资产收益率从10%提高才叫真正的厉害! 这种情况往往极为罕见,增长是个奢侈品。但是有一种'能干'很常见,但是往往被忽视,那就是省钱的能力。有一次,记者偶然发现国内空调行业领军企业的女掌门人出现在了火车上,就问她说,别人家老板都是专车接送,甚至还有坐专机的,您怎么出行坐火车啊?她回答说:如果日常生活没有成本意识,怎么做到在生产中有成本意识?怎么可能给公司和股东省钱? 没错,就是省钱。省下来的钱多一分,利润就多一分,股东价值就多一分。既然All cash is equal(每一分钱都一样)那么赚来的一块钱,和省来的一块钱,价值也是完全相等的。 如果管理者能够帮助公司砍成本,提高利润率,那当然也是能干的表现。我们曾分享一家电子企业的女掌门人,给苹果做代工,苹果给定毛利率只有20%的情况下,公司硬是做出来10%的净利润率,这是极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树泽:苹果手机往事与国产特斯拉的未来)一家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从管理者的言行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巴菲特本人、山姆沃尔顿的自传,都是典型的自己节俭,才有可能给股东和公司节俭。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你可以去看看管理层给自己开多少年薪。巴菲特在历史上很多年,都是给自己开1美元年薪,因为自己少拿点,留给股东的就可以多一点,这是真正的企业所有者心态,因为持有的股份升值,已经是最好的奖励。是不是真心把股东当成自己人,是不是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家,其实留心观察,很容易看出来。 准则之三,价格合理。 投资中有很多坑,大坑之首是出价不对。买贵了,这导致90%以上的投资失败。反过来讲,如果你能买的便宜,你就已经利于了不败之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你买的便宜,就基本上已经赢了。 无论上面的两大准则公司做的多么卓越,但是第三条准则不符合,那么一切白搭。举例,一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30%,极为卓越,但是它每一块钱的净资产,需要你掏10块钱来买!可是凭啥呢?为啥账面值一块钱的东西,能卖到10块呢?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干这种傻事,但是投资中,这种'逆向投资者'竟然满街在走!如果花了10倍的资产溢价买了个30%的生意,那么到你手里的回报率,就只有3%,比理财利息还要低了... 生意没有问题,错在出价不对。投资者永远要记得恪守安全边际,价格公道合理,再加上高回报的业务和能干的经理人,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巴菲特最核心的投资原则。 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懂,人人都能学的会。正如格雷厄姆所言:所谓《聪明的投资者》,聪明其实和智商无关,它恰恰与耐心、性格有关。每个人距离巴菲特的差距,也许不是技巧,而是时间。时间是衡量知行合一的最高标准,所谓重复就是力量,时间,能成就一切伟大。 附录:巴菲特投资组合最新持仓 苹果的持仓占比达到30%,体现了相对集中的投资原则。巴菲特可能并不了解苹果的专利、设计和硬件上的技术细节,但是他发现孙子们对苹果产品痴迷。苹果的广告,总是将产品与那些欢乐的场景相连接,这些特质,让巴菲特认为苹果不是一个卖电脑的,而是像可乐、像喜事糖果、像迪斯尼那样贩卖快乐的消费品公司。巴菲特认为这种特质,一旦成功,可能持续很多年。 巴菲特对银行业的持仓达到了30%!中美两国银行业目前估值相差不多,但是中国的银行盈利能力比美国略强,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遇到的问题值得中国银行投资者思考;金融业中,穆迪这样的评级公司很有意思,坐地评级收钱,几乎不承担风险,但是却能跟着金融业繁荣一起提价,得益于绝对的垄断优势;巴菲特虽然买了很多家航空公司,但是加一起占比只有3.5%,其实没多少。中国的航空业比美国更具市场潜力,中国也大概率会出现像美国西南航空一样的极致效率的航司。 总的来看,巴菲特前十五大持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护城河。这些公司大而不倒死不了,大多属于行业领导者,不少是经历过深度洗牌行业的赢家。这些走过的路径和经验,大概率中国也会复制。看懂他们的行业兴衰和变迁沉浮,你就像坐着时间机器的旅行者,具备了一双慧眼、洞见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