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辛开苦降法”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3-12

辛开苦降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辛温”和“苦寒”两类药物组方,以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的脾胃气机,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八法中消法、和法范畴。辛开苦降法的理论源于《内经》,立方用药首创于《伤寒论》,是《伤寒论》治疗脾胃病常用的治法之一。


辛开苦降法的主要治疗:

辛开苦降法是《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治法之一,脾升胃降,气机调畅,胃痞自消。主要治疗寒热错杂于中焦脾胃之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肠鸣等病症。

辛开苦降法的用药特点

  • 可调整气机升降,辛主宣通,能理气健脾开痞;苦主降泄,能泄痞健胃。辛苦同用,有开泄痞塞,调节升降,疏利脾胃气机的作用。
  • 可互相制约,辛温太过有伤阴之弊,配以苦寒之品可免辛燥助热生火,使阴阳协调,寒热并除;苦寒太过,易损脾阳,配以辛温,可防寒凉偏胜,使之发挥其应有的治疗效应。
  • 可反佐从治,若用大剂量的辛温药或苦寒药治疗寒证或热证,病人不能受纳药物而发生格拒情况时,可按“从治”意,反佐少许寒药或热药,作为引导。

应用辛开苦降法的体会是:

一、外有风邪、寒邪、湿邪,兼内有郁热的无形之热结,或胃、肠、膀胱有形热结者,皆可以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无外邪,但有内热者亦可应用该法。

二、“辛开苦降”法对于湿热内结者,效果较好,不论结于上、中、下三焦者,皆可应用,总之要在认真辩证的情况下合理调配药物配伍及用药剂量。

三、因辛味药多能发散或温化,苦味药多能燥湿、通降,故而辛苦相合多能伤阴,所以对于阴血亏虚者或素体阴虚、血虚者慎用。对于阴、血亏虚者应用此法时,要注重剂量的应用,或配合养阴血之药,以免阴血被伤。

四、对于辛、苦两种药物的剂量,不但要看外邪与内热的轻重,即便单独内热病证也要看热势的强弱来制定辛、苦的剂量,

如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用量也绝不可固定按其6﹕1剂量,若寒重于热者可辛多苦少,如热重于寒者可苦味黄连多用,辛味吴茱萸少用。


另外,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将病机属于寒热不调的一类证,不管在哪一经出现,不论是寒热互结,还是上热下寒,尽管在具体病证中,病变部位不同,寒热多寡不一,皆本《内经》旨义,治法与组方用药,都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为原则。诸如上述各方都是根据这一治则组合的。正如清·何梦瑶《医碥》所云:“寒热并用者,因其人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纵观当今诸病,慢性杂病已跃居首位,此类病证,病因病机大都寒热夹杂,虚实兼有,单纯用温、清、消、补等法已很难奏效,只有针对复杂病机,施以复杂的治法和相应的方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