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论精解(收藏版)

 Morelight5625 2020-03-12

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练功不但祛病强身立竿见影,还可以很快产生强大的内力,加上推手喂劲很快就可以功夫上身,拳架无非把功法组合起来而已。初学者如果没有经过基本功和推手的训练永远不能学太极拳套路,因为套路太复杂,要求全身上下所有部位在任何时刻都高度和谐运转,从套路入手太极拳的路对于任何人来说不亚于获取诺贝尔奖,于是许多人练几十年最终一生也没有入门,反而练坏了身体,这样的悲剧无处不在!好比学数学,必须先学1+1=2,而不是先学习高等数学的微积分。

为了能让全民健身:六大功法免费学!出家人、癌症患者,可终身免费学习所有课程。

没有看过《王宗岳太极拳论》就不是真正练习太极拳的人,如何解读十分关键,落实到训练中是必经之路。本文剥茧抽丝,层层递进给你一个详细的、全新的解读,把生涩难懂的古文生动形象解说,图文并茂,再现了各种技击场景,分析了各种劲道的应用以及变化。本文读一遍胜过练十年太极拳,本文读两遍可玩遍天下大师,本文读三遍可开宗立派,实属千金不易,万金难买之文。

太极钻石猴之手敲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欢迎转发,务必注明出处,支持原创,人品第一。并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开始啦!

-----------------------------------

一、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这是一个系列,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看第一句: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简单解释,太极拳由无极化生,动静的转换,是化生阴阳的本源,动的时候就分开,静止的时候就合拢。

这样解释也没用,因为任何初学太极拳或者根本没有学太极拳的人也大概能这样说一下。

那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无极?无极本一炁浑圆,之前我已经对无极和中定做过一些阐述,可参看:

无极桩小论

沧州人说太极拳——中定

但凡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你和普通人是不同的,太极拳这个慢悠悠的运动会让你变得比较整体,不再是手舞足蹈的运动,太极操外!

在长期的太极拳基本功或者盘架和推手过程中,你会形成一种外形整体性运动的外在表现,此时内里是内炁均匀分布的,神意是内敛的,如同一个木偶在被人操控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之感觉,如同蒸馒头的锅,在锅盖下面都是均匀的温度,没有任何不均匀的地方,温度和压力都是均等的,所以无极就是浑圆一气,气就是炁,是内炁。

这个无极状态是非常难得的,每个人都在趋于无极的,因为你的身体中始终还不会像蒸馒头的锅一样均匀,除非。。。是神仙,是的!我认为练太极拳有一天你会成为神仙,张三丰祖师就是专门修仙的,太极拳在他老人家修炼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中说——无极生太极,那太极是啥?极是最的意思,太是附加形容词,本来就是最,还要用太来形容一下,这绝非是画蛇添足,而是古人对这个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

许久前听过一句话,太极拳是至刚至猛的拳,太极拳是通过极柔软的锻炼,而趋于极坚刚的拳,稍微练几个月的人和人家一搭手对方都不敢用力,因为他会有一种感觉,好像是在墙角上用力一样,硌得慌,疼啊!(这个不用怀疑,关键是,您练对没有)

是的!不要说您是哪个明师的弟子,如果没有极柔软而极坚刚就是错误的,太极拳就是不用力的东西,但是柔中带刚,谨记!

动静转变至关重要,动是一个状态,静也是一个状态,从静到动或从动到静都是一个无极状态(浑圆一气的状态),在这个无极状态中,没有任何一个时间缝隙是不均匀的,这个均匀状态就跟充足了气的气垫船一样,AK47是没用的,打到气垫上是会被弹开的,我们可以简单想象一下用棍子敲轮胎是什么感觉,和打到墙上是完全不同的,无极状态就是这样的。

动静转变的过程要十分迅速,在无比快速的转换过程中,完成一个位置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移动,如同我们在打桌球或者敲锣的时候,球杆和槌的整体性就是前面说的人的整体感觉,发力的过程是很短暂的,时间越短,威力越大,同时在力作用之后要快速收回,一挨就走才是上乘的发力,太极拳的力就是这样,第一是极其整体,第二是极其快速向前,第三是极其快速的刹车劲,这三个要素都要加一个“太”字,无论怎么太都不过分才是真太,太极拳就是这样变态。

说起刹车劲,这太猛了,会用刹车劲的都是比一般人高个层次。其实也没什么神秘,无非就是作用时间比较短而已,能量释放的过程比较长,破坏力就小,释放过程越短威力就越大,比如炸弹的爆炸过程就是极其短暂的。

太极拳不动就浑圆一气,动就阴阳立分,静就再次浑圆一气。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拳架,两个膝盖都在同时动的,就是没有阴阳,一个词语您十分耳熟——“双重”,老师傅们解释半天也许你还不明白,双重可以表现在多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双重,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双重,双重就是不分阴阳导致。太极拳无非就是阴阳开合而已,许多人不明白,而且一提起“阴阳开合”就喷起来了。

在盘架的时候最明显就是两个胯根或者两个膝盖,还有两个脚底板,两个地方的力一定是不同的,想很好的练拳或者移动自己的时候,两边的力务必做到避免双重,一旦双重就不能用,确切来说就不能叫太极拳了,名副其实的太极操都是双重拳,另外很多人感觉自己的拳不是太极操,是在各种名师那里学的,或者是在武馆里学的,不推手的拳架,无论怎么练也许还是双重,当然了即便你推手,也许打拳还是双重的拳,你推人家的时候也许你被弹开了,原因就是,,,你懂得,答案就是双重。

简单理解双重是两边都有力,但是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力是有作用点和方向以及大小的,任何力都有这三要素。双重往往都是这三要素中的体现,要么方向一样了,要么大小均等或者相对均等了,比如一个100一个0就是不均等,一个水平一个数竖直,就是分了阴阳,就不是双重了。

理论是如此,在拳架上的体现也是如此,只有避免了双重的拳才是太极拳。

分就是分阴阳,合就是全身筋骨合一,整体如铸。

如果不明白,我们再说刹车劲,依稀记得一件事,大家应该都有经历过,刚刚买车的时候总是忘记松手刹就开走了,跑了一会看到个图标

真恨不得抽自己,有木有?这样对车可不好啊!

练太极拳如果你双重了就是这状态,你会把自己的身子弄坏也不一定。

这就是典型的分了阴阳,但是没有分彻底,脚刹就是彻底不分阴阳,而正常行驶的车就是分阴阳的车,车轮是动的,车身是静止的。

我们练拳也是一样的,胯之下有力,胯之上不能有任何力,脊椎只是力的传导。原理是一样的,人就是车,车就是人,就要那个状态,胯松到如车轴一样飞速旋转,快速启动的时候甚至可以烧胎,这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在应用过程中,快速起动机或者快速刹车的时候也许鞋子就烂了,脚丫子穿出去了。

车子慢速行驶的时候(比如10KM/H)如果司机没有看到前面有人就撞了上去,也许根本不会有问题,最多是车子推着人在往前走。但是同样情况下,如果实际发现了前面有人,突然刹车之后撞到了人,看似轻轻碰了一下,也许就骨折了,因为这一刹车的时候车子点头一瞬间把车子运动过程中的能量给了人,人的筋骨根本受不起,不骨折才怪!

这就是冷脆劲!

又如同强弓硬弩在射出后,箭被弹射出去是完好的,因为从松手到箭和弓弦分离的过程比较长,也就是能量释放时间长从而削弱了弓给箭的破坏力,但是如果拉弓的时候只拉了弓弦,而箭还在原来的位置,一松手之后也许箭就被弓弦给弹碎了。

一切都是能量,是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体作用。太极拳在发力的过程无非就是整合自己,传导地球给人的力,此时人是一个凿子,而地球是巨大的锤子,锤子的作用力是无穷的,就看我们能借多少力了,这就是合。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二、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这里涉及到了太极拳的精妙之处,是实用之中的真实体会,大体意思是:步法,身法以及用力等都不可以太过,也不能不到位,一定要顺遂对方,让对方形体作为支撑,走曲线进去完成劲力的伸缩收放。

如果对方比较刚的时候,我方就要柔起来化力,这叫做“走”,我方感觉很舒服顺利,对方总是感觉很被动,这叫做“粘”。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脚齐到打人如拔草。就是说这个意思,如果你在不动步的时候,上身向前扑的时候对方一个引进落空,你的根就没了。所以在推人的时候一定要稳住下盘,形意拳的:束展乃是一身之伸缩,一动而俱动,说的也是这个劲道的发放。

进步退步之间手上更加不能给对方听到全身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不丢不顶,而定步推手时候手上劲道的接劲、化劲、发劲相对而言已经是小儿科,但是这是必须要练的,练出来了就要丢掉,过河必拆桥,练什么就扔什么。

太极拳的训练是一直在做一个减法的过程,初期是各种基本功训练,手眼身法步,各有其功法,以前人学拳尤其前面三年,你想学拳架会被师父们骂的,老老实实练吧。不是师父不好,也不是保守,恰恰相反教你基本功的师父是真正的好师傅。如果他真的一开始就教你拳架子,师父会于心不忍,因为拳架是个容器,任何基本功都要装到拳架里面。

再看看现在的武术教学吧,许多门派基本上都不教基本功了,首当其冲太极拳这里知道基本功的教拳师傅们,早就万里无一了!

无过,无不及,就是这么简单的文字,已经道尽了太极拳的精妙,如果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做到的话,你就是天下无敌了,对方在近攻你的时候,你就如同黄蜂一般,脚踏浮萍,闪转腾挪,时刻有可以向对方发起进攻。这都是手眼身法步的综合体现,全身在做到前面松而不散的整体状态之下,才可以讲过,还是不及,一个松散的人是不具备这些内容的!

随曲就伸是在避实击虚,就是当手臂在接触点上要做快速变化,这个变化是力的角度变化,也就是改变方向,我们看过咏春拳的灵力手法,看似打木人桩咔咔咔,其实练的是手型,而不是把力道灌进去打。手臂相当于爬山虎,无论任何悬崖峭壁都会爬上去,因为最终目标是对方的要害部位。

这才是武术,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

走和粘是大奥妙,走不可以走到丢,对方给你的力好比是传递给一盘菜,先要接住了,这是向上的力,因为盘子的重力是向下的,重力和你手的力平衡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移动了。

在推手的过程中,走化是十分重要的,对方来的力作用到你身上之后走化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接劲就是棚,拳经讲棚劲如同水负舟,一接就走,千万不要停留,一停就说明对方定住你了,这就是周身筋骨还不能自由运转并且传导力,也就是不松,换句话说松是可以顺利传导任何力的状态,任何地方遇到外力都可以直接通到脚底,同时中间还可以收放自如,那就很容易了解决问题了。

粘,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难做到,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爱好者在推手的时候不是引进落空而是扯进来的,用手指抓人,倒不是说不能抓,只怕你抓到一些人的时候你会很麻烦了,别的不说,人家很多种方法可以让你断手腕,这些先放一放,单说你这手是给了点,就脱不开了,对于松沉好的人,你是毫无作为的。所以,我们看到功夫相对而言比较差的喜欢用手作为接触点,用手掌扶住对方的小臂,或者是用手紧紧抓住对方的人,潜台词——“我很菜,我很怕,我很怂”

会用粘劲就不同了,对方只要给你力了,你一接住就可以引进落空,再走半个圈过去就是发放。所有这些其实都隐含在太极拳的起势里面,练对一个起势,玩一般人如戏儿童一般。

太极拳的粘劲确切来说不是劲,确切来说是接触点上的快速变化,把对方来的力引化到空的一个过程,他一来就起,粘的起来那就简单多了,对方就像是在游泳池里飘着,之后你怎么用力都行。

所以最高级莫过于搭手就空人的功夫,空人才能更好的控人,对方想做什么都是相当难的,都会受到你的制约。推手的时候,对方和你接触之后他的身体就变成了你的肢体,此时你只要意念一动,对方就会动,他就长在你胳膊上了,想逃开也是不可能的,前提是什么,是优质的棚劲。

打过篮球的人都知道,对方在传球给你的时候,没有经过训练的你经常容易戳手指头,而且经常会这样,慢慢的你会把这个突然之间来的力给卸掉了,于是很少戳到手指了。因为你的反应速度已经得到了提高,心神合一之后,对方的球一离手,你根本不用看球,而是在闪转腾挪,左顾右盼,前进后退,此时你一伸手那球就已经被你吸住了,接下来就是拍皮球。

拍皮球也是太极拳里的必修课,不过皮球不是球了,是人,就是你推手的伙伴,我们都看过吧,或者你干脆试一试,会打篮球的,稍微好点的人都可以做到球在地板上是时候是可以直接搓起来的,大概过程是这样:因为球是静止的,你先用力按住球,再向前一搓,顺势五指反方向一勾,这球就离地了,之后就是大家都会的拍。拍和拍也不一样的,很多人是用力砸下去,尤其初学者,可以听到手和球接触的时候啪啪声音,还有就是球和地的声音,此起彼伏,越是高手越没有手接触球的声音,这就是排球的听劲。

和人搭手的时候,人家的胳膊在你上面的时候,起根很容易,向上一提,往回一拉,确切说是提中有拉,对方就起来了,一点也不难。对方在你下面的时候,先加力给对方,向后一带对方就过来了。这两个力就是起势的棚劲和捋劲,是最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不会看了文章,就马上找同伴试试可以了,实在玩不出来就找个懂得人让人家跟你解释一下,一点也不玄虚。

起势这两个力又至关重要,玩的好才能体会——敷盖对吞,盖得住才吞的下。对方想吞你,你接的好,化的妙,才能对付吞。一般人推手的时候多喜欢推上去就行了,高水平的人都是让对方来,然后覆盖上去,就可以轻松控制他了。你看看你自己和人家玩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对你老师必定是手臂多在下面,对付初学者多是手臂在上面。手臂的高低大概就是水平的高低了,下面多用棚,上面多用捋,棚捋二劲,妙不可言。

吞吐敷盖四个字,玩得好不容易啊!吞时先要敷,敷是轻轻的上去,对方是没有觉察的,盖就有了力,上下颌骨开始合拢,对方觉察也迟了。吞是用嘴,必须有上下咬合,嘴唇是软的用来敷,上颌骨是手臂,手臂的松沉力来自于肩的松,下颌骨是大地,吞力来自于躯干,是肩部到脚跟的收缩,力不在上下颌骨而在咬颌肌上,咬颌肌的力就是周身的合力。此力多在脊椎,是从头到尾,跟猎豹奔跑没区别的,都是脊椎在干活。

武术就是让你从头到尾发生改变,让你祛病健康,让你强筋壮骨,让你获得技击能力,之后你会发现其中的理趣无穷,一生沉浸在太极拳运动中,从而放下所有。

王宗岳太极拳论可以说是推手必须看的,散手更加要看,文字虽然不多,已经是至高经典,如果能把此论应用于手眼身法步,想不是高手都难!感谢大家,欢迎大家多多评论!

三、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大概意思是,敌方快速近攻的时候,我方一定也是快速应对,敌方缓慢行动,我方就缓缓变化。虽然千变万化,但是道理都是如此。

意思貌似很简单,做到却非常难!

1.在推手的时候,多变现在灵力的手法,浑然一气的身法,脚踏浮萍、如履薄冰的步法,上动下必随,点上不丢就可以,顺势而为。

比如对方捋劲、采劲,丢顶都会十分别动,顶了自己会受伤,丢了就不可能翻盘了,一定会被对方压制。

记得一次和人交流,也是第一次见面,我本身和人交流都是比较客气的,不知对方是怎么想的了,突然间抓住一根手指就向下折,换做一般人手指不断也基本上就跪地求饶了。谢天谢地我练得还可以,对方折手指的时候力点有两个,典型的采劲,对方折下的过程都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如同我们在折竹签一样的感觉。说时迟那时快,我的肘部轻轻在他胸口一点,他就飞了出去,如果我不留力,恐怕他就要吐血了。

我们知道化劲和打劲是一个圆,前半个圈化劲,后半个圈是打劲。可见动急则急应说的是化力过程,根本不是后半个圈,后半个圈就是让对方吐血,所以拳经无论多么经典,你理解错了那是你的事情,根本不是拳经的问题!

为了让对方吐血,你必须有前面的化力,化力是让对方的力对你根本没有伤害做用,即便对方在折你手指这么难化解的时候,你都要全身走化起来,这又是一个浑圆一气,这就是无极。化力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你走快了,走慢了,效果都不好,必须要跟对对方的速度,全身上下无论哪里都要和谐运转,手眼身法步,必须在心神的笼罩之下,这在行拳走架过程中训练出来的。

太极拳最高级境界的功夫都出自于盘架子,老辈子人学拳,三年之内一个式子也不会,连起势都不会,现在的人呢,一个月可以学三套拳,一路,二路……各种拳架你都会了,能用吗?要知道人家练三年基本功,是卧薪尝胆,苦虽然苦了些,相对而言太极拳的基本功还算好了,起码不会像很多拳术的基本功让你皮开肉绽,全身酸爽是一定的,这是易筋易骨洗髓的必经之路。三年之后,一放出去就能有大作为了。架子是手眼身法步的组合,是众多招式的连贯演练,盘盘架子之后,那真是如虎添翼,成为武林高手了。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急应,缓随是句中关键,是实际应用中必须训练出来的。一个好的训练体系至关重要,各种功法都是为了整合然后柔化的,所谓的周身一气动,上动下必随,说起来容易,没有好的训练体系,只能停留在嘴上了。

看看哪种一摸就乱蹦的东西,不是不对,东西做出来了,是真实的,道理也是对的,可是你能不能把这东西和门外人试试,推手,散手都试试,我绝对不是竞技推手,你放心!很多人练拳多年人家也不玩竞技推手的,你跟人家试试,看看是不是能用的出来,再看看你训练的这乱跳的东西能不能在散手的时候用,比如我一个大嘴巴抽过去,你能不能像猴子一样蹦起来,逃开,然后瞬间又蹦回来抽我一嘴巴。

说句实在话,不要说你可以蹦开逃走,就算你有足够反应速度抬手格挡,也未必能抗的住这一下,砸塌了也不一定。这就看出是不是真功夫了,好的架子是可以定的住对方狂轰乱炸的,手是两扇门,城门坚固与否,谁知道?每天蹦来蹦去,寻开心而已。

即便现在武术的功能在退化,可是武术终究是武术,中国武术门派这么多,但是目前状况不乐观,而且很多年了,大家都在学棒子的,日本的,包括最近流行的西斯特玛,这不是因为人家的多么好,而是因为我们国人自己不珍惜,把许多门派里面的好东西全都保守,甚至因为各种原因抛弃。

幸好还来得及,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四、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大概意思是:先着熟,再懂劲,进而神明,整个过程必须长久用力才可贯通。

很多人都以为是, 先练拳架子,再推推手,就很厉害了,看到用力就是使劲推,看到贯通就每天说节节贯穿。无论教拳的也好,还是学拳的也好,都是一塌糊涂,练十年二十年根本和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望文生义,害死人,不懂装懂要不得,书没错,错的是人!

这几个词很辣眼睛:着熟,懂劲,神明,用力,贯通,下面逐个解释:

1、着熟(招熟)

许多人认为招熟就是盘盘架子,熟练之后就是招熟了。大错特错!

招熟,绝非先盘架子,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功训练,在不断的喂手过程中体会动静、刚柔、虚实、方圆、开合、初步体会老师身上筋骨皮分家,绵里裹铁,处处棚圆,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当然了是体会而已,你还做不到这些,但是要清楚明白这些关键内容,这是你前进的一个小目标,也就是懂劲的层次,招熟就是这些了,为懂劲做的铺垫。

可以说在招熟的层次,手眼身法步早就十分清晰了,因为在任何一个层次训练内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只不过初期基本功比例相对大些,喂手也一定很多,懂劲后基本上都是盘盘架子和散手,推手相对而已就没那么多了。招熟阶段,对付一般人绰绰有余了,即便对方也许练过十年太极拳,或许根本不是你对手,只因为训练体系不同。

此阶段,大多是形的东西,意气还不够,拳架多是开展,伸筋拔骨目标难实现,没办法很多人又会望文生义,打拳之前使劲拉筋,打拳的时候使劲伸展,你是要弄死自己吗?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过也没办法,很多人是无缘真师的,无论你遇到什么人都是自己的造化,即便遇到了也不一定跟人家学,又或者人家根本看不上你,又或者你根本没有缘分遇到。

2、懂劲

懂劲绝对不是推推手就完事,必须在合理的理念下,正确的方法下才可以。现在推手的人很多都还没有招熟,也不知道招熟,更没有可以让自己招熟的办法。每天盘盘架子,推推手,几时能招熟,又几时可以懂劲?

招熟更多是整合柔化自身到一定程度,懂劲是把招熟层次的东西进一步提高,达到可以顺势而为,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的境界,每天练拳都是意气之功,推手也是,对方挨打你的衣服就足够知道他的进退了,从而运转自己的筋骨来走化,近攻的时候也是一个筋骨力上来就把对方发出去,如果是脆劲就更不得了!

可以说懂劲之后,在推手过程中基本上好难受制于人了,不过对于一些快速的脱手或许还是不能应付自如,是火候未到。

此阶段的拳架越来越小,不用开展都会比原来的劲路通顺很多,好比蹭痒痒一般,如同虫子爬,如同水草飘来荡去,如同杨柳随风摆。

3、神明

自然是最高阶段了,就是神意笼罩,无论对方任何近攻都在你的监控制下,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破坏掉对方的近攻,借力打力,无坚不摧。不多说,说多无益!

4、用力

这里的意思不是用蛮力,但是要有大量的练习,学了正确的东西,懂了道理,知道怎么练了,也练了很多了,可是还远远不够,必须门内多使劲推,也要出去多找人交流,很多公共推手聚会,这样的公益活动是非常好的。没有一定量的推手,是不会成为好手的。

但是很多人总是以为推手就是无敌了,在没有好的内功功法训练作为前提情况下,你的推手是消耗巨大的,内炁根本不够用,即便你推了几年也许是因为经常这样推,习惯了而已,好比你搬砖一样,每天这么搬砖你不会觉得累。可始终还不是真正的太极拳推手,竞技推手更加不用说了,只要你是练太极拳的人,就不要叶公好龙,竞技推手可以玩,但是你摸不到太极拳的大门,自取灭亡而已了。永远记住太极拳是内功作为基础的,不是千锤百炼得来的,是一种放松情况下得来的,不是胡乱放松,会放松了基本就不需要老师了,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放松。

5、贯通

贯通很容易理解,就是融会贯通,首先是劲道的贯通,越来越像水一样柔,其次就是思想的贯通,神意和肢体的贯通才是真正的贯通,快如闪电靠的就是神意支配肢体,而不是普通人的觉知能力可以做到的。所谓神通,在武术的表现就是如此,无论你怎么动都是慢一步,就足够了。

个人觉得形意拳的三层和太极拳的三层相互对应,如下:

太极拳  招熟  懂劲  神明

形意拳  明劲  暗劲  化劲

任何武术都是如此,技击是中途,最终点一定是修行悟道。如果没有一些技击的能力就直接悟道,还是不要练武术了,每天打坐就行了。

武术必定是疾风骤雨一般的东西,神意之下笼罩对方,遇力就走,不丢不顶才能做到真正的太极无手,浑身都是手。

远拳近肘贴身靠,

上有头顶力无穷,

下面常备刮地风,

中间膝撞破坚城。

五、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大概意思是:虚虚领住对方的劲,又不能塌陷必须顶的住,气不要提起来,身形端正,在接触点上若有似无。左边有力就放空左边,右边有力就放空右边。对方向上引进拔根的时候,务必做到可以更高的位置还有余劲,对方向下捋采的时候,务必在最低点的时候还保持绵绵不断,如此才可以破坏对方的势。进退也是如此,必须上动下随,时机把握到位。轻到即便是羽毛落身也会走化,蚊子落下都有感觉,也就是一挨就走。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只有我化打对方,而对方没本事去化我的力。英勇盖世的功夫,都是这么练出来的了。

许多人解释“虚领顶劲”都会想起一句话“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当然了这是非常重要的,顶劲有了就有了落地松沉,才有八面支撑,这是前提。

此外,还可以有另外一层意思,虚虚领住对方的劲,又不能塌陷必须顶的住。尤其活步推手的时候,得意体现,还有对剑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接触点,但是听劲好的师傅,无论对方如何进退都逃不掉,这才是高深的功夫。对方进来就领着走,对方想退必须顶上去,跟拉风箱是一个道理,风箱板和空气总是共同进退的。

气沉丹田的作用是要整合全身上下,实际上能体会到到丹田的人少之又少,除非有静功修炼的人。无奈,大家每天都喜欢挂嘴上,好像你不说丹田的话人家就以为你没有丹田是的,体会到丹田再来说也不迟。

许多人都知道打坐的好处,也知道站桩的好处,但是你有你的理由,你说坚持不了,一分钟都难,两分钟就想死了,三五分钟感觉永远也达不到。我只能呵呵了,练功夫最直接的方法是要找个老师,而不是终日苦读,学文可以,学武是技术活,好比你孩子练钢筋,你去买了一架钢琴之后,去图书馆找一堆书给他,如此就可以了吗?

后面讲的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大体内容就是一个字——松,松后才可以空,真空了,才是妙有,空的是对方力,让这个力没有作用点,有就是自己的劲道时时刻刻都在,各个角度都在,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实击虚。

古人用字很关键,松的意思绝对不是松垮,松表达的是一种十分柔韧的状态,就是个弹簧劲,人已经不是平常人一样,无论伸缩都是想弹簧一样,周身筋骨和谐运作,才可以粘黏连随不丢顶,处处棚圆,圆非圆的外形,前提是饱满的劲道。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并不是太极拳独有的,偶尔你接触一下咏春,大成拳,其实大家玩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拳无好坏,艺有高低。但是据我所知,各门各派都在看王宗岳拳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无论任何门派都喜欢在太极拳的群里。

可见太极拳的魅力,绝对不是一般武术可以相媲美的。只有真正玩太极拳的人才知道太极拳的乐趣,我说的是真正按照太极拳训练体系玩的人才算练太极拳的人,叶公好龙的不算,你只能看着人家乐,但是体会不到那种乐趣。

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的体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明师,或者老师功夫好但是表达不到位,老师没有好的功法,老师没有明明白白的物理学原理,即便你再用功也是徒劳,学东西无非就是咬碎嚼烂再给学生,否则没有办法在理法分明的情况下愉快学习的。很多人都是如此,到头来一场空,不是自己不努力。

练功,练来练去是个松,是藏,把劲藏到脊椎上,肢体貌似没有了什么动作,任何一动都是脊椎在动,24截脊椎统领全身才行,有没有试过侧身躺下了,头尾都没有动,甚至腰都没有动,但是胸椎在蠕动。外观还是普通人,内里早已经和普通人有了巨大差异,招熟,懂劲,神明,每一层次都是一个分水岭,正确的训练方法下,还需要不断的悟,不断的练,那些秉承拳打万遍其理自现的人,你都不知道人家老师傅说这句话的意思,人家意思也是训练要系统化,正确的方法才造就一个好的结果。功夫=正确的方法+时间,而不是功夫=时间。

推手推来推去是让人家推不着,接触点上无论对方的劲怎么走你都走在了对方的前面,如此才可以舍己从人,力从人借。散手更加是,任何一个举动都是虚虚实实,真正有了,才知道有了。

今天这一段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核心,在推手或者散手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绝对不是写点东西就能全部表达清楚的,许多都要摸手讲手才能窥探一二,如此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有了方向。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想教人的时候就先要搭手来讲,讲劲的走化,讲手法的运用,讲身法步法的起落进退,如此才可以快速让人家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后面有个链接,大家可以看看老人家练20天拍的推手视频,推手不是为推而推,一定是有走化的意思,一路追着对方跑上去像撞城门一样的那不是太极拳推手,有些人一个劲冲过去居然被对方弹回来也是硬推,还有一些像小猫斗来斗去,不搭手,找机会突然推一下就跑,再找机会再突然推一下又跑。之前也说过那些使劲拉扯的,伸脚丫子的推手,跟摔跤还有区别吗?各种各样的所谓推手是让人哭笑不得的。

练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方向,你稀罕竞技推手就使劲干,当然了一般都是先画个圈,出圈就丢分数给对方了,于是乎你抓我我抓你,倒下或者弄你出圈就是本事了,三丰祖师知道了会不会笑?

还有在公园,很多人在推手的时候根本没有守中,任对方进入在要害处摸来摸去,杨无敌的东西都是出手见红,现在虽然不见红,遇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给你个冷脆劲也许你有苦说不出,六个后遗症,一辈子难受去吧。

所以,练功这东西就是这样,各取所需吧。但是,武术就是武术,必须守中,进退神速,我守我疆土,任你来去,留力不留手,这是基本的含义,要保留这个含义,虽然现在是苟延残喘,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否则传统武术就真消亡了。

六、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大概意思是:太极拳技术很多练偏了的,虽然架势略有不同,基本上都是靠力打欺负弱小,快欺负慢。太极拳的奥妙在于用力打击对方没有力的那个方向,对方手快就让对方过去不可顶抗,这都是先天无意识状态身体自然完成的东西,和后天玩力气两码事。四两拨千斤,明显不是力气大就神勇;八九十岁的老人可以抵御众人的场面,单凭快又怎么能做得到?

这一段主要解释的是太极拳独有的特点,纠正人们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首先太极拳不是玩力气,也不是单纯的快,单纯玩力气就不用练武术了,尤其太极拳是的训练方法是和其他武术不同的,很多武术一定要练各种器械来增强力气,比如石锁,水缸,坛子等,然而太极拳的力不是通过练力气的来的,而且太极拳的快也是通过慢慢练习得来的。

在很多人听起来这都是天方夜谭,然后你就一路喷,于是乎你是无缘的人。要证明一个事情是不是真的需要验证,没有验证就马上喷,一定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古人,尤其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是十分智慧的,智慧和聪明是两码事,而且有时候聪明是智慧的天敌,放下聪明才有智慧。

比如你现在马上做一个实验,让你家人顶住你的胸口,而你保持这个整体,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僵住,同时慢慢向前倒,对方慢慢收缩的同时保持住他的结构,这个结构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力量和你给他的压力等同。

你会发现在你倾倒20度的时候,对方根本就维持不住了,手已经开始发抖,甚至乎你早就把对方压瘫掉了,这就是整体力,太极拳无时无刻不在应用这个整体力。

这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而已,人生在天地间,我们时刻都在背着一个人行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你在推手的时候,如果能把自己的身体扔给对方,让对方背着你,那会是什么结果?相信机智如我的您已经猜到了,对方很快就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这仅仅是一个小实验,其中就包含了借天地之力的重大意义,只要我们随时可以力从人借,力从天地借,力从筋骨借,你就可以所向无敌。

想做到,就要从最基本的功夫练起来,基本功是让人体会自然之力的最好办法,这自然之力都是人借天地的力,借人的力,以及自己身体内部筋骨蓄势待发的力,合理运用这些力,对方的力再怎么大,再怎么快也是无能为力的。

太极拳就是自然之理,功夫人皆有之,太极拳功夫就在每个人身上,老师是从学生身上找出来给学生而已,窗户纸捅破了就行,做不到这点事情,用任何方法去教人都是糊涂虫一个,而且本来好好的学生给老师弄成了糊涂虫,情可以堪。

至于快慢这个问题,手法快不如身法快,身法快不不如步法快。

身躯如娇娘,

运手如撑伞,

轻轻凌波步,

腾挪中定在,

乱花丛中过,

片叶不沾身。

对方怎样打过来都不怕,只要一转身都没了。好比打靶的时候,因为打的是平面,所以子弹才有落点,如果子弹出膛后在滑行的过程中,靶子突然了90度,会如何?

所以说身法,步法,才是高层次的东西,浑圆一气之整体是做好这些的前提,对方手臂和你一接触就会给你一个力,这个力会迫使你身体产生旋转,也可以产生侧向上步,随便哪一种选择的结果都是你是占尽先机,而对方已经十分被动。

说再说也是说说而已,无论讲不讲出来,理就在自然中,自然之力的运用就是武术,运用的越巧妙,越是接近艺术,所以我们和高手过招的时候,总是感觉对方快我们一步,其实不然,太极拳确实是后发制人,即便告诉了你一个招式怎么用,你也用不出来,即便告诉你一个招式的几种解法,在人家用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解不了,这才是功夫。

立身中正最重要,再讲个故事,有一次在书房,有个小阁楼(宽度80厘米左右,用来放杂物的),用梯子爬上去找东西,瓷砖和梯子接触点突然滑动起来,最后梯子离开了阁楼掉到了地上,一般人一定是随着梯子的后撤人也会随着梯子趴下,但是我当时是竖直着脚落地的就。

瞬间发生的事情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武术也是如此,你根本就不会知道对方对你做出什么动作。太极拳是可以练出自然而然的东西的,身体放松还不行,意识也一定要放松,只有真正的内外放松之后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没有经过脑子的,也来不及经过脑子,一走脑子就是后天所谓,必定慢!

说出来的招式或者解法都是技巧层面的,而功夫就是基本功的练习,各种千锤百炼才可以强壮脏腑,增强内气,强筋壮骨,达到上通下达,周身一气动,才可以无有凹凸,劲道连绵不断,身体上动下随,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乐趣所在。

七、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剥茧抽丝,给您一个简单直接形象化的太极拳,让太极拳不再神秘。太极拳本是一个无比简单的东西,而且其乐无穷,娱乐,祛病,养生,技击,四合一,这乐趣期待您的开发,凡是大智慧的你都不会错过。

细说王宗岳拳论是系列论文,每篇文章讲解一两句,主要细细品味经典拳论,今天我们来说: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大概意思是:

立在地上如同天平一样,对方来多少力都必须时刻调节好自己的力量与之平衡,身形转动要像车轮一样灵活。哪边受力大,哪边就可以随着走化,否则两边都受力就不能走化。一旦看到练了几年功夫,被人推的时候还不能运化的,都是因为自己被人控制了,主要是因为双重这个事情还没有悟到解除的方法。

想解决双重这个问题的话,左右必须分清阴阳,粘就是走化,走化就是粘,阴阳不离,阴阳相济,才是懂劲。懂劲之后才会越练越进步,慢慢琢磨,提高认知,逐渐达到至高境界。

太极拳的技术多是放空自己,顺遂别人的功夫,很多人犯毛病——不是守住自己这里,而只想把对方远远推出去。就这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学的人务必要仔细分辨清楚这个问题!论述就这样结束吧。

这三段内容是可以分别写一篇来阐述其中奥妙的,但是这三段实在是紧密相关,一旦分开写就有些不够完整。

先阐述了练功后的巧妙状态,又马上指出了双重这个大问题,然后紧接着说如何解决双重,分清楚阴阳才能入门懂劲,才能更上一层楼,最后从理念上告诉世人,一念之差,就会与真正的太极拳功夫失之交臂。三段内容本应该是一段!

这里再次强调了立身中正,如同把车轴竖起来一样,人如同车轮,可以随时左右转动,十分灵活,车轮一侧受力的时候,转起来就十分容易,但是两面都受力的时候是转不动的。转动的前提是因为轴心灵活,同时轴心稳固方能转动,如果两边同时用力就可能把轴心推倒,这就是双重的情况。

双重,其实是在说我们的左右胯,左右胯不能同时受力同样方向或者大小,否则身体会十分僵直,根本转不动。力量大多数是手臂接过来的,对方给力到你手臂的时候,手臂会把力量传导到脊椎,脊椎再把力量送到两个胯。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有讨论过:

1.“功”字里面有乾坤

2.太极拳的核心——腰髋运用

人体的结构最重要的就是身躯这个“工”字,上面是肩,肩通两臂,下面是胯,胯通两腿,中间是脊椎,弄明白这个力学结构之后,再练功那就容易多了。任何手臂接触的力必须能触点成圆来走化,成圆的前提是腰胯的灵活转动。

事实上无论你左手受力还是右手受力,还是同时受力,是根本不妨碍抬腿的,抬左腿可以,抬右腿也可以,这就是太极拳的奥妙了,归根到底是腰胯的奥妙,也就是人家说的丹田。(之前有讲解丹田这个事情,本质上丹田是静下来才能体会的,动的时候都是肢体外形动作,确切说不是丹田。)而且无论你抬哪条腿,手上的力还不能有变化,这才是真正的绵绵不绝。否则你在推手的时候只要你任何一个举动,人家都能听到劲的断点,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坏你的平衡。

问题所在就是双重这个大问题,拳论第一句话就已经说了,无极而生太极,无极是“阴阳之母”,动则必定分阴阳,分阴阳必定可以用,任何一动都是腰胯的提纵,这里至关重要,这里是控制着全身运动的关键位置,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举动都是腰提胯转完成的。对于身法的功法,腰胯至关重要,步法更加是如此,每个功法都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可见文章后面的功法列表)

每种功法都是可以快速提高人的功夫的,因为全身上下之核心部位,凌厉的身法,快速的步法,加上巧妙的手法,才能让人像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描述杨露禅的状态:身似猿猴,进退神速,手如运球。所有这些,双胯受力的人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

文中刻意强调了懂劲的关键,而且也告诉了我们怎样才是懂劲,必须懂粘人,会走化,要触点成圆,周身上下无处不分阴阳。懂劲之前,学习粘就绝对不能用手抓人,否则一辈子不懂“粘”为何物。记得学拳的时候,老师总是说一句“不要抓人,抓人练不出功夫”,甚至推手的时候要双手松松握拳来推,为的就是要练出周身都是手的功夫,手臂甚至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在手里的第一时间做到不丢不顶,顺势而为,这就是走化,也就是粘。

入门之前,太极拳的粘胜过一切,只有做到粘,才可以练出纯正的太极拳功夫,会粘了,就可以随意控制快速的近攻。记得之前也提起过,一个篮球教练在篮球场这头,人家在那头扔给他一个篮球,28米的篮球场,球的速度可想而知,他手接触到篮球之后,身子顺势转了一圈,球稳稳停在手上,这就是高级的听劲,化劲,接劲,粘的功夫。

推手的时候很多人是在看输赢,其实作为训练的话推手根本没有所谓输赢,一个心态就决定了你的进步速度,舍己从人的东西就绝对不是你扑出去,用力推那不是太极拳功夫,尤其在没有入门的情况下,对粘没有体会的人,都是在模仿人家推手,真给你个视频,你也看不懂谁功夫更高些。

到门外比较那又不同,比如说对方一个擒拿过来,你可以轻松化解又可以制人而不伤人,这就是赢,制人而伤人,就是输了,被人伤那就说明自己没走化好,功夫需要继续练。

推手是必须要训练的内容,许多人拳论看了很顺了,反正意思也不难懂,字面意思还是可以猜一猜的。没有推过手,你一辈子也不会懂劲!更不用想学到炉火纯青,那都是妄想。

之前的文章里也已经对招熟,懂劲,神明做了阐述,其实招熟对许多人都是难以逾越的。没有相应的功法训练,只靠二人瞎推是不靠谱的,推来推去练出来的是技巧。太极拳练到什么境界了,一看拳架,一览无余,即便你穿再多衣服,只要你动起来,你的骨头架子就好比照CT一样,比没有穿衣服还看得清楚。

人的身体如同葡萄架,练功就是在加固葡萄架,推手的意思就等同于你去检验一个葡萄架结实与否。如果结实,说明功夫练对了,如果不行说明方法不对,或者火候没到。

多数人推手的时候争强好胜的心太强,根本不等对方来力,一搭手就乱推,那种身心俱净,神意笼罩的体会是一点也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对错一念之间而已!

太极拳论是学习太极拳的至高经典,亘古及今没有人能超越,通过详细剖析其中一些内容,我们大体可以展示出一个轮廓给大家,这轮廓已经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大概的教学体系,训练的理念,推手的理念,散手的理念。实际上太极拳的入门是最难的,入门之后剩下的事情虽然奥妙无穷,但是一览无余,所以务必按照古人总结的方法来练,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被老师们忽悠着盘架子就好。

天道内劲太极拳靠拳友口碑已经红火了四周年,2020年开始我们全面铺开服务全人类,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学习六大功法,即便任何东西不学,任何拳架不练,一辈子只练习天道六大功法都可以全面锻炼时身体,感受天道内劲太极拳的祛病强身,强筋壮骨之效果,不打针不吃药锻炼身体病消掉 。天道内劲太极拳是任何人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的功夫。

欢迎您的加入,欢迎拉亲朋好友加入学习,心动不如行动,加刘师傅微信,微信号:83522127。

刘师傅的后背展示

松开肩后可以让手臂、膀子(肩胛骨)、后背、腰部全体合一,躯干带领四肢浑圆一体,松紧开合力大无穷,松中有紧,紧中带松,欢迎各路好汉来广州切磋技艺,为往圣续绝学,感谢各路武林人士。


刘师傅的内劲太极拳功夫架

点击量全网第一,直冲两百万

(截止2020.03.10的点击量:168.5万

天道内劲太极拳行拳心诀

(刘师傅  著)

腰胯带全身,上下分两层,

胯走三个圆,手上必成环,

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

搭手黏得牢,全靠松得妙,

形本无其形,意本无其意,

练收不练放,炼炁不练力,

我已没有力,唯借人之力,

我已舍去力,天地无穷力,

我已没有根,处处都是根,

我已没有身,处处都是身,

我已没有我,处处都是我,

万物合太极,一切归无极。

刘师傅讲解太极散手

勿使前辈之遗真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祛病强身、贯通内劲,易如反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刘师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