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悲痛悱恻纳兰词

 李姿 2020-03-12

本文参加了【个图“好书”用心读】有奖征文活动

读纳兰的诗词,总有透骨的悲凉充盈心间,让我们看透社会,看透人生,看透爱情,看透功业。看透一切只是虚空,面对的不过是迟早出现的悲剧。

因为纳兰本身就是一出悲剧。他天资聪明,出身高贵,但真能欣赏他的总在底层,总是后人。悲痛淤积,一方面使他而立之年夭折,留下了最英迈多情的背影;一方面付诸文字,感动了生活中永远大痛小悲的文人。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纳兰的悲剧在于他深厚的儒家思想。他胸怀大志,学识渊博,有着上致君于尧舜、下救民于水火的抱负。

刚刚六岁父亲明珠就为他请来了满腹经纶的开蒙教师查嗣琏(后改名查慎行)。他读书勤奋,过目不忘,到十岁就能填词,到了十四岁,已经满怀锦绣。为了安邦治国,他研究兵书,跟随以重金从少林寺请来的武僧禅真整整练了三年武功。

考中进士后,他被选授三等侍卫,不久晋为一等。本以为身为皇帝近臣,参与机密,就可以大展宏图。实际上朝中辅政重臣妒贤忌能、箝制言路,诸臣结党营私、尸位素餐。而自己位卑言轻,所能做的只能是随同皇帝或者行围打猎,或者出巡四方,不论钱塘、曲阜还是黑龙江,都是观风光,备诗词,粉饰太平而已。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的悲剧还在于他只能与那些落魄才子为伍却无力相助。这些人,如陈维崧、朱彝尊、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等,都才华横溢却不容于朝廷,甚至遭到政治倾轧,生活窘迫,前途暗淡。眼见他们光明磊落、才华富赡,身居下僚,自己却无能为力。面对他们的求助,自己只能陷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痛苦夹缝之中。虽然也营救了“科场案”名人吴兆骞,并生馆而死恤之,虽然重金周济回归故里生计困窘、老母病亡无钱发丧的姜宸英,但更多的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而已。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的悲剧还在于母亲扼杀了自己的初恋,父亲留给自己的是一生的心惊胆颤。十四岁的表妹舒穆禄雪梅父母双亡被接到舅父家,从此二人一同读书,一同相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表妹美貌聪颖,知书达理,很快二人就私下密约,设誓订盟。可是母亲觉罗氏却要以婚姻换取资本,嫌弃表妹,阴险地把舒穆禄雪梅骗进皇宫。面对皇帝的威胁,忠于爱情的表妹最终吞定情物金鸡心而亡 !

他的父亲明珠历任弘文院学士、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还升任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可是明珠是一个极其贪婪的官员,他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广置田产,日进斗金,使人瞠目结舌。当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民谣:“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老明就是明珠。纳兰深知“喝凉酒,使赃钱,终为祸患”的道理,对父亲的做法深感不安,可又不敢反对,胸中常憋着不满的情绪。他努力救助那些陷入险境的文人墨客,可他的父亲却每每生事陷害,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的悲剧还在于婚姻的悲凉结局。表妹去世,父母替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小姐定亲,于是他娶卢紫薇为妻。卢紫薇性格温柔,疼爱丈夫。婚后二人情笃意切,极尽缠绵。在这个家中,妻子成了他痛苦中的安慰,唯一可以倾心相谈的知己。谁知与爱妻伉俪生活不足五个春秋,她身患肺痨而仙逝。在这短短的五年里,纳兰更多的是陪伴康熙出游巡视,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虽说二人相爱情深,可是大多数时间天各一方,只说来日方长,却原来他们没有未来。这个打击连同十余年来的寒疾一起,彻底摧毁了纳兰,一年之后,他也重病身亡。

纳兰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诗词都是从他心中汩汩流出的苦水,读到它们,我们看到的是最美好事物——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的毁灭,尘俗中的人们有谁能不抛洒下伤心的眼泪?这就是纳兰词的魅力,它剥开了我们一生幻想的浮华,它道出了我们只能面对的生活的真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