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章:日本“汉方”占据了世界中药市场的90%,且很多中药在日本包装了一遍,再被国人买回来。韩国的中药事业发展的也是顺风顺水,让人艳羡。但是,一场瘟疫,让日韩彻底暴露了,虽然中药产业在这两个国家蓬勃发展,可他们在面对新冠病毒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曾经吹水日本如何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做强中药产业链,现在回头看,只是借助现代手段对中药组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临床检验,对应相关的适应症。说白了,这种思路和现代医学的思路实际上是一致的,虽然打着中药的大旗,实际上和中国传统医学没有太大的关系。曾经有人高呼,废医存药,试看日韩今日的境况,有中药却不会用,现实版打脸那些对中国传统医学一无所知,却总喜欢指手画脚的一群人。  中国传统医学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承载着数千年来,智慧而勤劳的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它从儒入道,即唯物又辨证,是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发展而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即便你的治理能力很强,足以治理一方,但是如果不能制定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政策,所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治疗疾病,只能够治疗好某一个部位,却无法让身体摆脱疾病的困扰,即便手段再高,技术再好,所做的事也是徒劳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目标并不是治病,而是帮助人类达到一种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因为具有更高的境界,所以才有运用自如的法,才有不竭如天地的术,才有无穷如江河的中药组方。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试问谁能跳脱出宇宙的大环境?哪一种物质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我们研究的东西哪一天不在变化?很多时候,环境变了,一切法术都要随之改变,中国传统医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根基之上。 中国传统医学关注的是道,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中医传的是道,没有道,只有药,试问这药怎么发挥效用!当然,这并不是反对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药进行研究,但是要有的放矢。比如青蒿素的提取,这确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这里要澄清一点,青蒿素本身是存在于青蒿之中的,所以青蒿素是被屠呦呦从青蒿中发现的,但是她通过发明一种提取方法,才使得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被成功提取,因此用在颂扬她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时,用了“发明”一词。所以,中医药这个宝库如何挖掘,并不是简单的针对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因为这些中药的组方汗牛充栋,浩若烟海,在中医人的眼中,这些方药更多的是推动中医理论不断完善,而并不是用来进行提纯萃取的。这些方子只是术,但却成为一些人最为关心和研究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