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命汤小议(2)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0-03-13

 病案三  急性脑梗死

    第三个病例是急性脑梗死,就是我们说的中风。中风到底能不能用续命汤是历代医家争论的一个焦点。痱证用好像没问题,但是中风,血压又高,血管硬化,能不能用续命汤呢?续命汤在《金匮》中不是治中风的,是治风痱的,而风痱是中风的一种,因此,我特意把这个中风的病例放进来说明续命汤可以治疗中风。其实续命汤治中风比刚才那两个疾病应用的更多,因为中风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这个病人是我们越秀区的一个领导干部,63岁,跟我一起退休的,我在政协,他在人大。一退休就得病了,中风。在医院住了1个星期,没什么好转,我去看他时,他左上肢瘫痪,左下肢不能举步,特别是舌苔厚白如积粉,这说明中风不是肝阳上亢,因此,大胆地用续命汤就不怕了。黄芪120g,麻黄15g(先煎),桂枝15g,干姜10g,白芍15g,川芎10g,当归24g,党参30,炙甘草12,附子15。结果用了续命汤3剂以后,他左上肢就能抬起来了,也可以走路了;1个星期行动就恢复了,多快啊,后来他还拿着我的方3天吃1剂,吃了1年多。在这1年多时间里,方中的麻黄是15g,都没减。后来我碰到他的时候,他看上去比退休之前还年轻。原来他比我老的,现在我比他老;原来他有很多老人斑,现在我的老人斑比他多,他老人斑都退了。我觉得奇怪,可能吃续命汤真有保健作用,不知道有没有普遍的意义,但是这个病人很典型。他现在碰到我就说:“你那剂药真是救命的药。”

    这几个病例说明续命汤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子,也是奇方,然而,对这个方怎么解释呢?恐怕很难。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这是“不可理喻”的经方。经方有时候真的“不可理喻”,所谓“理”,就是“常理”,经方背后有很深奥的道理,我们应更多地应用它。

二、中风证治小议

    续命汤是不是一个千古的冤案,或者是不是一个千古的奇方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中风的沿革。

    唐宋以前的中风,多是以“内虚邪中”来立论。《内经》和《金匮》都是这么说。所以唐宋以前《金匮》、《千金方》、《外台秘要》都以续命汤为主治疗中风,包括风痱。

    但是到金元以后,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出现以后,医家中风的认识改变了。至近代,治疗中风用凉药不用温药几乎已成了定理。所以“金元四大家”觉得古方不能今用。续命汤就成为我们治疗中风的大忌。因此,《伤寒论》、《金匮》的经方受到冷落是跟他们有关的。古方不能治今病,其实这是不成立的。古代的头痛现在也是头痛,古代的瘫痪现在也是瘫痪,从来没有变。病可以变,证是不变的。比如非典型肺炎,古代没有这个病,但是它表现的发热、咳嗽的症状是有的,我们依证而辨,这个证不仅现在不会变,我看再过几千年还是不会变。陈修园说:“火气痰,三子备,……合而言,小家伎。”“金元四大家”认为火、气、痰是中风的主因,所以清热、祛痰、补气就可以了。但是这就把中风从外因转到内因去了,大家都转向了内因的治疗。

    中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从来没有人反对《伤寒论》,包括反对中医的人也不反对《伤寒论》。反对中医的余云岫,民国时候就提出要“废除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提出要消灭中医。他写的那本书是《灵素商兑》,他批评《灵枢》、《素问》,但是从来没有批评《伤寒论》,也不敢批评《伤寒论》。 

   “金元四大家”也是,王履也是。王履提出了“真中”跟“类中”的说法,说“类中”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风,跟“真中”不一样,“真中”是外风,我们现在“类中”不是外风。明代张景岳说中风、类风都有“风”字,不应该叫“类”,应该叫“非”,这个病名应该改作“非风”和“中风”,“非风”就不是风了。我觉得病名改来改去不如从治疗方面去探讨,从临床上面探讨才是我们研究中医的方向。到了清代的叶天士就更加明确了“内风”的概念,内风就是肝肾不足,肝风内动。到清末的时候有西医进来,西医的观点本病与血压高、脑出血有关。

      民国的“三张”,张锡纯、张伯龙、张山雷,其中张山雷,他写了一本叫《中风斠诠》,这本书把中风都归纳得很好。但他是根据《内经》的“三厥”归纳的,因此,治疗的重点都在肝阳上亢上面,所以提出不能用续命汤治。所谓“三厥”是指煎厥、大厥、薄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这个“厥”跟我们现在中风、脑血管意外相吻合,烦劳则张,阳气暴张。薄厥的“薄”也是逼的意思,这些都跟阳气暴张、跟情绪有关,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脑血管意外几乎一致。

    所以肝阳暴张就已然成为中风的主要病因或者病理因素了,则治疗当以平肝潜阳法。张锡纯提出治中风所有的温药都不能用了,治偏枯也不能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只能用镇肝息风汤、建瓴汤。所以续命汤几乎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以至建国初期中医研究院的四大名医之一冉雪峰先生说:“数千年来治疗中风,数千年来暗如长夜,不知枉杀多人。”

    我们学经方的时候应该保留续命汤的一席之地。但是我们现在的教材,《方剂学》也好,《中医内科学》也好,都没有续命汤了。有些书就把续命汤放到中经络那一段里面,大概的观点是中经络有些轻的或者不是脑血管病的,可以用续命汤,比如颜面神经麻痹,也是中风,就用续命汤吧,但是脑血管病就绝对不能用了。所以中风用凉药已经成了中医界的“定论”。

    (《名师经方讲录第四辑》李赛美主编,中国中医药版,p153-1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