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附方一——续命汤

 铁毛l 2023-04-01 发布于四川

附方一:续命汤

========================================================================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续命汤主之。

麻黄、桂心、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古今录验方》

1   治中风,此“风”,还是中风总纲一:“风之为病”与“中风使然”。本气里虚,木陷风动,而又伤外寒之义。

风痱:就是中风病的意思。中风,包括偏枯、痹证、也包括口眼斜,偏枯痿(萎)废不用。痱,就是后边提纲证中的总称。身体不能自收,舌强口不能言,或口眼歪斜,冒昧不知痛处,就是游走性,或寒盛阴凝而筋脉拘急,或湿盛身重疼痛不得转侧。其中还要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紫癜一类的皮肤病。这此症着都加起来,统称之中风痱。

痱:音fei,同音字“废”,所以也是废的意思,如肢体萎废,如提纲身体不能自收等。

:痱的现代解释,就是痱子,属皮肤类病。俗称为汗疹、热疹、粟粒疹,是夏季或湿热环境中常见的一种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的小水疱、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可有瘙痒、疼痛或灼痛。在环境通风降温后,痱子一般会自然消退。

所以痱,即是肢体痿废的意思,也是皮肤病的意思。

2   这条提纲,是不用注解的,因为迷底就在迷面上。什么是中风痱,后面的症状,都是中风痱。所以有是证,用是方,还是方证辨证,不要过于迷信或依赖注解,而自困于此。前提与重点是要理解“风之为病”与“中风使然”的意思。

    麻黄、桂枝、杏仁、石膏,发表寒而泄卫气,此是调经阳也(中风使然)。人参、干姜、甘草,温里寒而培中气,此是调里阴也(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当归、川芎、桂枝,疏木而息风,调和阴阳也(风之为病)。

3   古今录验续命汤大风经脏,奄然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知。若初病即大汗,减麻黄;上气加吴茱萸二两,厚朴一两;干呕加附子一两;啘者加橘皮一两;胸中吸吸少气,加大枣十二枚;心下惊悸,加茯苓一两;热者,加葛根,去生姜。但多用于产后及老幼患者。《金匮方歌括》载加减法,另外剂量也不同

大续命汤主治大风经脏、奄然不能言、四肢垂曳等,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麻黄八两,石膏四两,桂心、干姜、川芎各二两,当归、黄芩各一两,杏仁七十枚,荆沥一升为粗末,先水煮麻黄去上沫,再入诸药同煎去滓,后下荆沥煮数沸,分四次服。

主治:及五脏偏枯贼风。(《千金翼方》亦有本方,但多甘草一两。

小续命汤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痰诞壅盛,筋脉拘挛,屈伸转侧不便,涕唾不收。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麻黄(去根节)一两(气实者全用,气虚者一半,以威灵仙代一半)木香一两(不见火),缩砂仁一两,人参(去芦)一两,川芎、甘草()一两,杏仁(去皮尖,炒)一两,汉防己一两,桂心(去粗皮)一两,北防风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三分,白芍药一两,黄芩七钱,独活一两。上锉。每服三钱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去掉,食前温服。

4  简介:《古今录验方》是一部成书于唐初的由甄立言编著的方剂学著作由于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再加之印刷术尚未发明书籍全赖手抄汉字书写的不易古代手抄本的难得致使医学著作因战乱而大散失。至唐初仅有《灵枢》之残卷、《素问》之部分篇章及从医必读而得以保存之《伤寒论》这三部书即为隋唐医学理论之基础而《伤寒论》又因其为一部含有初步辩证论治思想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方书,故对隋唐医家影响更深《古今录验方》正是在此条件下成书的,因而本书受《伤寒蜜》影响较深但作者没有一味的继承,而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发展,使其更适应临床的需要.仲景在《伤寒论》的太阳篇中详细记述了治疗外感风寒的病因所致的外感热病的治疗大法—辛温解表法。仲景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时,以麻黄汤的发表散邪之峻剂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时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壤外安内;治疗表郁不解时又以枝麻黄各半汤、枝二麻黄一汤微发其汗。这一在治疗大法指导下随证施治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