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7:秩序的扩展!

 晓峰2kvnxj11zo 2020-03-14

人在自己的世界中能够活得惬意且自由。这个“自己的世界”其实就是抽象的自我在主观世界中拥有主导性和支配权的区域。其安全边界取决于自我所能控制并建立秩序的区域,如果把整个国家看作一个生命体,这个安全边界就是它的势力范围——秩序的稳定性和支配权从中心到边缘逐渐递减。对个体而言,通常用更通俗的名字去描述这个辐射区域及其秩序。那就是:气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气场大,某某人气场小。气场大的人很容易让自己成为焦点,并会由近及远形成一种秩序感,正因为存在这种秩序感,越是处于末端的节点,就越容易被向心力所吸引——即会表现出一种敬仰、羡慕和顺从。

从《结构学》的《精神结构》上来说,是他的抽象自我对自己所感知的主观世界拥有支配权。因此,他的精神结构在对自我做出确定性的判断。这种确定性的判断会让其自动忽略掉外部干扰,表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自信。继而呈现出一种力量感,因为力量的核心是秩序,而人类唯一真正崇拜的只有力量。所以,周围缺乏力量感的人就会自然而然被这种自信所呈现出来的从容和笃定所吸引,继而被无形中延伸的秩序裹挟着融入其中。这个时候,处于这种秩序中心的那个人说什么或做什么都不重要了,那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挟着融入其中的人,都会自觉的顺应着某种节奏,并潜移默化的在这种秩序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我们经常在觉悟社中说:如果你不能做自己的主,别人就会做你的主——这个现象的底层逻辑就是上面阐述的原理。

绝大多数人在与人相处之时都存在心理安全距离。只需要观察彼此在本能状态下保持的距离就能洞察彼此关系的远近和信任的程度。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主动靠近另一个人,一旦突破日常的安全距离,对方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自己的安全空间被入侵。所以会本能的用言语、动作、表情、神态去阻止这种靠近——甚至会下意识的挪动自己的位置去拉开距离,直到重新回到心中的安全距离。如果自己所置身的环境中不断出现打破心理安全距离的冒犯者,整个空间都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使之无所适从只想尽快逃离。这不仅是许多人的社交障碍的底层逻辑,也是强权势力之间需要建立战略缓冲区的原因所在。

冲突和融合

两个气场都大的人,如置身于同一空间或做同一件事,势必引发冲突。这种冲突的根本,源于彼此对秩序的争夺——争夺以自己为中心且逐渐递减的支配权——周围气场不足者,往往不可避免的被动卷入其中。一味讨好的和事佬为什么不受人待见?因为至始至终都处于两种秩序的冲突之中,自己就如同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无法建立揽括冲突双方的新秩序,也无法拆解秩序冲突造成的不稳定,顾此失彼又费力不讨好。

气场所守住的边界是精神结构中抽象自我拥有支配权的有序区域——在主观世界的这个区域中,抽象自我对一切都拥有支配权。这种拥有绝对支配权所建立的秩序感会让一切井然有序。确定性是安全感的源头。任何能将未知理出头绪,将不确定限定在确定的边界之内的指引,都特能让人感到安心。

自我功能及属性的增强将扩宽自身能量所能辐射的范围,并在这个范围之内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逐级递减的秩序。这种建立和维系秩序的支配权会在精神结构的同步机制作用下让其它个体感知。接收者会根据博弈的结果做出以下抉择:逃离、顺从、融合。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两个文明之间都是如此!

融合发生在冲突之后。势均力敌的双方经过充分博弈后达成一种平衡的稳定状态。博弈的结果会通过精神结构的调度对自我属性进行修正并重新确定抽象自我所能支配的范围和边界。与之同时,博弈所形成的边界会在平衡状态下对内部形成约束力。

总遭受打击的人会不断的剔除抽象自我的功能并弱化与之相关的属性。抽象自我所能支配的有序范围越来越小,直到退无可退。在秩序的争夺中处于下风的一方,会不断的否认自身,并衍生出以下三种求存策略:1. 逃避:试图通过极端的对外仇视将自身与外部隔绝,在内部维系住原有的秩序。2. 顺从:彻底的否认自身的一切,全盘吸收,打碎重造。3. 融合:在维系自身秩序的情况下,有步骤的吸收并改造,融合成一种新秩序,会重新解释原点,但不放弃以自己为中心的支配权。


反向控制

如果不断的剔除属性并弱化自我,恶性循环的结果必然让自己陷入一种退无可退的绝境之中——只有生存策略能作用于现实并获得预期反馈才能进入正向循环的快车道。增强自我的功能和属性,不仅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还必须在与外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完成。

生命体时常处于两难的悖论之中。比如说弱小的个体,本身就缺乏气场,但求存的本能又需要自己对周围的资源拥有支配权。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婴幼儿:事实上,婴幼儿对自己的身体都缺乏支配权。然而,却能有效的调动周边的人满足自己的诉求!为何会如此?

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指责的方式去迫使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指责的内容会随需要而改变,因此,摆事实和讲道理都对弱者的指责毫无作用。其目的只有一个:既然在秩序中处于末端,干脆直接掀翻,在另一个维度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秩序,从而获取资源以满足自我的诉求!比如说,当你拒绝一个亲戚借钱的时候,他会立刻数落你的无情无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挥舞着大棒,其目的还是为了拿到钱。

通常情况下,指责的步骤如下:
一、你的观念和行为不合时宜:以自己为参照物,做出是非判断——我从小生长的环境反复证明豆腐应该是甜的,所以你认为豆腐是咸的这很可笑;
二、你应该了解我且和我保持一致,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三、不和我一样就是存心针对我;比如,不顺从就是对我有敌意,所以要指责你,批判你,甚至毁了你,迫使你顺从我的意志,满足我的需求!

秩序的延展

生命体都处于以自己为中心且支配权次第衰减的秩序之中。当顺从者放弃自我的主导性和支配权之后,其行为的适宜性就不再取决于自己的判断,而取决于所顺从的秩序给与的评判——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两个文明或宗教之间都是如此。归根结底,都是能形成原点是非判断和价值取舍的共识所衍生出来的秩序体系。这种秩序也存在巨大的天然漏洞,那就是容易形成自我遮蔽性。所以,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人比较容易变得刚愎自用。取得阶段性成就的文明或宗教也会变得越来越固步自封。

无论是个体的气场,还是一个宗教或者文明所衍生出来的秩序体系。像原子弹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逐级扩展一样,推进的深远和辐射的面积取决于原子弹的当量。原子弹的单量无论爆炸与否都是存在的。是其自身的一种固有属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气场和秩序的延展就如同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属性决定了能释放多大当量的能量,以及能燃烧多久,覆盖多远。生命体的一切行为皆为获取存续的资源,无赏亦无罚!

更底层的机制在《结构学》的《C7:理性的缺陷》中阐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