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消渴

 自在飞花1967 2020-03-14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一、概念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该病属常见病。

二、病因病机

1.饮食失节

中医内科学——消渴

2.情志不调

中医内科学——消渴

3.劳欲过度

中医内科学——消渴

4.禀赋虚弱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三、诊断要点

1.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原因不明之消瘦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2.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以肺痨、眩晕、胸痹心痛、水肿、中风、眼疾、疮痈等病症,或因烦渴、烦躁、神昏等病就诊,或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本病者。

3.血糖测定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尿比重及相关理化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

1.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外感热病之实热证为多见,与本病的口渴有相似之处。但此类口渴多随所患疾病而出现相应症状,无多尿、多食、消瘦及血糖高等临床表现,一般可以区别。

2.瘿病:证属气郁痰结,阴虚火旺者,常见多食易饥、消瘦等症。与消渴之多食、消瘦相似。但瘿病还有心悸、多汗、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无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及血糖偏高。二者一般不难区别。

五、辨证要点

1.辨病位

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病位以肺胃肾为主。根据证候不同,其肺燥、胃热、脾虚、肾亏的程度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津伤燥热多是肺胃的病变,阴精亏虚多责于肾,气阴两虚常是脾肾不足,阴阳两虚则更以脾肾衰惫为主。

2.辨标本

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因病程的长短以及病情程度的不同,阴虚和燥热的表现又有侧重。一般病初以燥热多见;病程迁延者,则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兼有燥热;或日久病重阴损及阳,则可见阴阳两虚之证。瘀血作为标证之一,常兼夹于消渴的病程中。

3.辨本症与并发症

多饮、多食、多尿及消渴为消渴病的基本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其并发症就逐渐显现,常见的并发症有眼疾、痈疽、肺痨、心脑疾病、水肿、肢体麻木等。少数病久或老年患者可以本症不明显,而以并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须认真辨别。

六、治疗原则

消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治疗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基本原则。治疗应在此基础上,根据肺、胃、脾、肾病位的偏重不同,阴虚燥热,阴精亏损,气阴两虚证候的情况,配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及润肺、养胃、健脾、滋肾等法为治。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者,则应阴阳俱补。夹瘀者则宜活血化瘀、合并心脑疾病、水肿、眼疾、痈疽、肺痨、肢体麻木等病证者,又当视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补肺健脾、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通络祛风、清热解毒、化瘀除湿等治法。

七、分证论治

1.津伤燥热

主症:烦躁引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消谷善饥,身体渐瘦。兼见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舌质红而干,苔薄黄或苔少。

治法:清热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合玉液汤;

石膏——清肺胃之烦热;

知母——苦寒质润,清泄肺胃燥热;

人参、甘草、粳米——益津护胃,使大寒之剂无碍胃损脾之忧;

黄芪、葛根——升元气;

知母、山药、天花粉——养阴生津;

五味子——封固肾关;

鸡内金——养护胃气。

2.阴精亏虚

主症: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口干欲饮,形体消瘦。兼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遗精失眠盗汗,皮肤干燥,瘙痒。舌质红,舌体瘦而干,苔少或薄白,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滋养肾阴,填精补髓;

山茱萸——养肝肾而益精固肾,收敛虚火;

山药——补脾阴而摄精微,使脾气健运而肾精有源;

茯苓——渗利脾湿;

泽泻——通利水道;

丹皮——清泻虚火,以助山萸肉之功。

3.气阴两虚

主症: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兼见面色不华,或口干而不欲饮,或头晕多梦,手足心热,或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腰酸膝软,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舌质红或淡红,苔白。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

麦冬——益津滋阴;

五味子——收敛耗散之气;

六味地黄丸——益肾精以固真阴。

4.阴阳两虚

主症:多饮多尿,尿液混如脂膏,甚则饮一溲一,畏寒,四肢欠温,面色黧黑,耳轮干枯。兼见乏力自汗,或五更泄泻,或水肿尿少,或阳痿早泄。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益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

附子、肉桂——温补阳气;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5.瘀血阻滞

主症: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兼见肢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舌质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紫暗怒张,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或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活血化瘀;

枳壳、柴胡、桔梗、甘草——调气疏肝,使瘀去郁舒而血脉通;

当归、地黄——养血调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