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认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于长时间的“不注意”而引起的。 《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以看出“五劳”的产生是某种活动过“久”。 所谓五劳,即以下五点: 久视伤血:长时间使用眼睛容易使人近视或某些眼病。中医认为行诸外必本于心,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疾病,还会导致肝血亏虚,双眼得不到营养的供给,就会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等症状。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饮食与文艺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一些血虚表现,甚至面白无华萎黄或自觉头晕目眩等。 久卧伤气:长时间没事儿躺着也会闹病。唯是闲人多生此病,这是因为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意思是闲散之人,吃饱了就坐着,躺着,经脉难以疏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关窍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萎靡,神倦乏力,或食少纳呆,饮食不振,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久坐伤肉: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胃纳欠佳,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从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于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带倦,机体软弱无力。久坐不动,气机运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痤疮等疾病。从伏案而书的作者到飞针走线的裁缝,久坐都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民间有谚语说:“裁缝拿银针,累得血喷心”。不是真的分量重,而是长期坐着对人体健康有害。 久行伤筋:即,适当的走动或跑动有利于肢体筋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若长途跋涉,或短距离奔跑用力过猛,超过应有的负荷,都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筋腱组织受到扭伤或劳伤。若活动量过大或活动过猛,更可能出现筋肉,关节的扭伤、挫伤,导致运动障碍。 久立伤骨:适当、适时的站立,可以锻炼骨骼与关节,促进其正常的功能活动,尤其是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更应重视这一点。长时间的站立,又会导致骨骼与关节过劳,下半身气血运行迟滞,出现腰酸背痛,腿软足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使骨骼与关节发生病变,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畸形。老年人因肾精亏虚,体力不支,更不应久站久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