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木香

 世界因利而精彩 2020-03-14

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御览》引云,主气不足,《大观本》,作黑字)。久服,不梦寤魇寐(《御览》引云,一名密青,又云轻身,致神仙,《大观本》,俱作黑字)。生山谷

木香分广木香与青木香。广木香气温,而青木香气寒。我们说痢疾是湿热所致,青木香性寒用来去热,比广木香好,但是青木香过于耗气,虽然治痢疾好,但是毕竟损气,广木香就不一样啦它性温而不寒,能降气而不散气,且香先入脾,脾得广木香运化自如自然脾气的到理,秽物自去,是不是有点像孙武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啊,大多数医家只提广木香

广木香,味甘、苦,气温,降也,阴中阳也。无毒。能通神气,和胃气,行肝气,散滞气,破结气,止心疼,逐冷气,安霍乱吐泻,呕逆翻胃,除痞癖症块、脐腹胀痛,安胎散毒,治痢必需,且辟疫气瘴 。但此物虽所必需,亦止可少用之为佐使,使气行即止。

黄帝内经*兰灵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的主要表现之一,大肠的生理功能与脏腑关系非常密切大肠的运动功能依赖气的推动,如肺宣发肃降,脾升清胃气降浊,肝的疏泄等各种气机的运动形式来协同大肠的传输功能。当然,脏腑的情志内伤如忧愁思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致脏腑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

当然浊气上浮,亦可导致胸膈痞塞,心腹胀满诸症,这是清阳之地被浊阴所干扰。
  我们曾比喻,人体胸腹可分上、中、下三焦。心肺在胸部为上焦,清气所居,脾胃在腹部为中焦,脾胃为身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以懂得升清降浊,是治疗胸腹疾患的基础。
  那么如果一派浊阴上逆,胀满痞塞之感,该怎么办呢?《黄帝内经*阴阳印象大论》讲:“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这很简单,降浊气就行。所以六磨汤里头,用木香、沉香、大黄、乌药配枳实和槟榔。
  沉香能降气,木香乃下气快气之要药,槟榔能行气消积,大黄攻积导滞、通腑泻泄,使身体浊气不会泛溢上窜,乌药疏肝行气、理气导滞,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而这几味药带有一股香气,本身香又能够辟浊,能够消胀除满,行气化滞。故对于胸腹滞气,不管是郁怒伤肝,还是饱食伤脾,只要浊气不下,便可用之。
   有个病人饱食过后,撑胀,大便不通,胸膈痞塞,难耐,他就去买含有木香的中成药,即六磨汤,吃完后很快放屁连连,胸腹胀满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松通开来了。

我们把身体比作车,汽油就好比人体气血,车在路上行驶,要是车跑得不快,踩一下油门就能让车跑得更快,人体若是虚弱,补点气血就能更精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有时候单纯补气血容易滋腻碍胃,加入木香,可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创立归脾汤的先贤就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彻。

禁忌;肺虚有热,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均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