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3-14

本期「款款说」,介绍云南通海兴蒙

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


很多人不知道,在云南的通海,有这样一个“蒙古部落”,云南蒙古人是以喀卓人又译卡卓人,即中国云南玉溪通海县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和分布云南其他地区的蒙古族的统称,人口主要集中在兴蒙蒙古族乡。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云南蒙古族历史展览馆

喀卓人先人即为13世纪蒙古军队征战至云南时所留下的基层官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卡卓人识别认定为蒙古族,人口约13000多人。云南多年的生活使得这支蒙古族的文化风俗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独特的卡卓文化。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文化融合的痕迹,墙头八卦

元朝灭亡后的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30万大军征云南,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 留在云南的蒙古人政治、经济上失去了依靠,为了生存,一部分原驻军,屯田于滇中通海、河西及曲陀关一带的蒙古族将士,逐渐向凤山脚下、杞麓湖畔聚集。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蒙古语对联

通用卡卓语,一种蒙语与白语和彝语的混合语言。但无文字,现在多引用了北方游牧蒙古的文字。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门当

文化的融合,游牧民族变成渔民再到农耕文化,在这里也能看到传统文化的门当。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拴马的拴马石

很多当时的建筑及小心思的设计,即使现在也能看到他们的痕迹。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村内理发

聚集地里该有的生活设施都有,仍有这样的传统理发,老手艺,服务老伙伴。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兴蒙甜瓜节

当地以特色作为甜瓜为主题举办的节日——兴蒙甜瓜节,兴蒙蒙古族乡是远近闻名的甜瓜之乡,甜瓜已成为该乡继烤烟生产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蒙古族与彝族欢度节日

民族的交融在这十分融洽,兴蒙蒙古族邀请其他地区的民族来参加节日。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融入现代生活的蒙古男士们

兴蒙蒙古族男士着装无太多考究。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兴蒙三圣宫

镇中心有一座“三圣宫”,内供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缩象,并有元、明、清时期碑刻10块。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兴蒙三圣宫

三圣宫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成吉思汗像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蒙哥像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忽必烈像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三叠水服饰

当地民族的服饰“三叠水”,有三层,故名三叠水,每层意义不同。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服饰展示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服饰展示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服饰展示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大妈展示服饰

这种服饰据说具有某种蒙古服饰特征,实际上,它更与云南部分地区的彝族服饰基本一致(尤其与云南巍山东山彝族服饰相似)。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参加节日盛装的老奶奶

多数年轻人已不太习惯穿着传统服饰,中老年人日常及节日都穿着。

在云南,这里有中国最南方的蒙古部落,它是通海兴蒙参加节日盛装的老奶奶

“通海蒙古族现有人口5631人(2013年数据),全部聚居于兴蒙乡。兴蒙乡原为新蒙大队,实际上位于接近杞麓湖的盆地中央,与当年的都元帅府颇有距离。这是生存需要的结果。”

“历史上,通海蒙古人从马背上来到云南,从军人落籍为民,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于是,游牧民族变为渔民成了早晚的事情。当杞麓湖逐渐消退之后,随之又变为农民。轨迹清晰。”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